力争正回报 基金看好四季度

力争正回报 基金看好四季度
2016年10月19日 14:03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徐唯佳 时光飞逝,被基金经理定义为最不确定的2016年已然过去三个季度,从年初的熔断到此后围绕3000点的拉锯战,如此震荡的市场环境无疑最考验基金经理的择时和选股能力。

三季度已经收官,主动型股票型基金业绩差距被大幅拉开,跑在最前面的绩优基金收益超过20%,而垫底的基金净亏损近40%。而对于已经到来的四季度行情,大部分绩优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表示在吃饭行情下力争为投资者获取正回报。

择时能力凸显

1月份的熔断行情使得大部分股票型基金在年初净值就损失超过20%,而在之后缓慢复苏的市场背景下,部分基金表现出了极强的择时和选股能力。数据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10%,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2.5%。有85%的主动股票型基金亏损,亏损超20%的基金也接近20只,其中表现最差的主动股票基金前三季度亏损达31.12%。

主动股票型基金中有24只获得正收益,其中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工银瑞信文体产业、嘉实环保低碳分别以19.32%、19.22%和18.4%的收益率囊括冠亚季军。这三只基金均成立于2015年四季度,基金经理在基金成立后大多并未急于大幅建仓,轻仓上阵使得上述基金成功规避了1月初的市场大幅下跌。同时踏准了市场节奏,准确把握年内的主题投资机会也是成功的关键。

或面临较多风险因素

过去业绩已成历史,展望四季度,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持谨慎乐观的看法。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基金经理胡文彪表达了短期看多,中期看空,长期看好的市场观点,他认为短期市场在经历了系列利空后,仍然向上,显示微观结构上市场有做多的动力和热情。

其分析称,当然,A股没有进入MSCI指数、英国脱欧等利空都是中期影响,所以也给了市场短期利空出尽的由头。核心重仓的阿尔法配置不会有太多的换手,在组合弹性上,比较看好大宗,各国进一步货币宽松,叠加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大宗价格的上涨可以持续,而股价是滞后的。中期不破不立,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风险暴露和阵痛,如银行坏账,债券违约等,这个过程市场会比较惊恐。全球都需要去杠杆,这个过程不完成,实体经济很难起来。长期看,全球的几大经济体中,中国的可改善空间是最大的,中国的高素质人才过去十年快速积累,这些都是后工业化时代改革转型的核心要素,期待改革红利的释放。嘉实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邵秋涛告诉经济观察报,未来的投资会发生三大变化:向虚拟世界的转变、向微观的迁移 (原子、纳米、基因等)、向太空的拓展。“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我们要抓住它生命周期中增速最快的时候,收益率会非常可观。”邵秋涛称。

在四季度选股上,邵秋涛看好几大方向,一是新科技。新科技里有很多正处在萌芽、成长阶段的行业需要重点关注,比如无人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未来可能需要等待两三年的培育期。此外,诸如光通信、信息安全产业,目前正处在快速成长期,有一些很好的投资标的适合当前买入;二是新消费。其认为,在新消费领域,未来主要关注两方面:一,中国老龄化越来越突出,花在医疗、健康上面的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投资机会。其二,理解90后的消费偏好,能够开发出让他们喜欢的消费品,会带来惊人的回报,这个回报率不会低于科技股。而在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董承非看来,四季度A股市场大概率呈现牛皮市行情态势,指数性行情机会不大。操作策略上仍然建议加强选股,寻找有业绩支撑的优质投资标的。其表示,四季度A股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面临的风险因素相比前几个季度更多。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加速的担忧、美联储12月份大概率加息以及国际市场宽松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延续等等,都让四季度A股市场难以呈现出较大的指数性行情机会,更大的可能性是维持一种震荡的行情态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