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再登全球百强创新榜单

中国企业再登全球百强创新榜单
2017年02月06日 22:25 每日经济新闻

不久前,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连续第六次发布了“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系列榜单。本土企业华为时隔两年后再次登上此榜单,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长期以来,Clarivate Analytics关注全球技术创新,并连续五年发布了“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其榜单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权重的重要依据,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力。

此次的榜单揭示了全球顶尖创新机构在2016年正经历着战略的重大调整。其中,专利申请总量下行与专利授权率上升这一趋势尤为显著。这个趋势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国外机构在发明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质量。这些上榜机构在2015年的总利润达到了4万亿美元,并斥资逾2270亿美元用于研究与开发。同时,它们在研发投入方面要高出标普100指数的企业9.1%。

去年12月,科睿唯安基于自身权威性及相同的评选机制,首次发布了“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观察该榜单可以发现,虽然以阿里巴巴、北汽、美的为代表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近年来一直位居增长区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屡居世界首位,但是其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略逊一筹。同时,尽管华为时隔两年重返“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但在39家美国企业与34家日本企业的反衬下,仅有独秀一支的中国大陆企业在榜单上仍略显尴尬。

电力行业:加快海外布局期待颠覆性变革

在“2016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中,能源电力企业共有5家上榜,其中LSIS(韩国)更是连续6次登上“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

而在“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中,电力行业(包括电力技术与设备及电力生产与供应)亦产生了12家中国创新百强,其中8家电力生产与供应企业,4家电力技术与设备企业。

在8家电力生产与供应企业中,6家为国有企业,2家为民营企业。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中国大陆电力企业多为国家重点投入的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和人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企业建设创新能力无疑大有裨益。而天合光能、汉能控股集团两家民营企业上榜,则代表了来自市场的新生力量。

值得庆贺的是,中国电力行业的创新产出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2016年9月30日,英国政府与中广核及法国电力集团签订了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而天合光能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两年保持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电力的革命是能源利用形态的革命,从以火电为主的神华集团,到中广核、国核、国家电投这样代表高能源利用率、高科技的核电集团,再到瞄准清洁能源的天合光能和汉能控股集团,这既是电力技术发展的路线,也是中国电力行业产业生态的体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的电力行业与国外能源电力企业相比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以上海电气为例,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是上海电气集团的核心业务,能源装备占销售收入70%左右。近十年来,上海电气公开的专利数量持续攀升,显现出其对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在火电、风电以及核电方面有着大量的技术储备以及研发投入。

▲2006年—2015年上海电器专利发明量(以DWPI专利家族为单位)

在经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合资经营和消化、吸收、科研攻关、自主开发后,上集团生产的汽轮机、发电机、电站锅炉、电站辅机等产品,取得了突破性飞跃,电站设备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尽管如此,GE、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外企业依然牢牢把持着世界燃气轮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市场。

与此同时,上海电气的绝大多数专利都集中在中国本土,海外专利布局有限。2014年上海电气出资4亿欧元以40%的股份入股安萨尔多,为中国燃气轮机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国内电力行业企业要走向海外,还需要更多更好的海外专利布局相配合。

如今,曾经支撑起全球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化石能源日渐式微,清洁能源被寄予厚望。而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对于电力的储存和输送等相关技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期待这一行业迎来更颠覆性的变革。

中国创新厚积薄发

当前,无论从个体、企业还是全球经济层面,创新都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研发支出总额就达到1.4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相当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一数字占世界各国研发总支出的20%,位居全球第二。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达到11万亿美元,中国已经从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强调需要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毫无疑问,“创新”已然成为中国谋变世界的关键,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依赖自主技术的创新。

与此同时,从Clarivate Analytics过去五年发布的多个创新报告来看,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正在展现厚积薄发的蓬勃发展迹象:2014年华为首次入榜“全球创新百强机构”引发了世界关注;去年五月《2016全球创新报告》中,中国企业呈现出集体优势,在报告涉及的十二大领域上榜企业中,以华为、北汽福田、中芯国际、美的等行业龙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多达十个,更有企业在榜单中荣膺榜首。

Clarivate Analytics中国区总裁郭利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正在完成从世界加工厂到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这一重要角色的转变。无论是外国企业走进来,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都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中,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将是决定市场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对比两份榜单,尽管大多数中国创新企业并未入选此次的全球榜单,但可以欣喜的看到,已有很多中国企业孜孜不倦地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保护发明创意、并成功将创新商业化。着眼未来,中国必将出现更多重视研发与创新、掌握突破性创新技术、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其发明成果、在国内国际市场做好专利布局的公司,并早日跻身全球创新百强。

欲知“2016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详情并下载报告,请访问:http://top100innovators.stateofinnovation.com/

预览“2016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图片请访问:http://top100innovators.stateofinnovation.com/content/top-100-global-innovators-infographic

浏览“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并下载报告,请访问:

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top100chineseinnovators/top100.html

如果您想了解报告更多内容,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注册并下载全文报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