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国外芯片大鳄提款机,中国为何难造“芯”?

沦为国外芯片大鳄提款机,中国为何难造“芯”?
2017年04月28日 20:06 产业最前线

一直以来 “中国制造”名头享誉世界,但我国制造业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境。表面轰轰烈烈的“中国制造”其实获利微博,尤其是在以芯片为主导的产业上,不少中国厂商都沦为国外芯片大鳄的提款机。一起来了解!

▎缺“芯”沦为国外大鳄提款机

说起缺“芯”,可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数据显示,我国芯片进口的花费已经连续两年超过原油,过去十年,累计耗资高达1.8万亿美元

一直以来,我国的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都高居世界榜首,“中国制造”名头享誉世界。但我国制造业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境。一颗小小的芯片,让国外厂商紧紧掐住中国企业的咽喉。表面轰轰烈烈的“中国制造”其实获利微博,不少中国厂商都在艰难前行,充当着国外芯片大鳄的“提款机”。据了解,美国芯片巨头——高通有近六成的收入都来自中国。

芯片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它即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也是智能手机的指挥中枢,某种程度而言,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芯片产业的竞争。据了解,目前芯片行业年规模增长已经到了3520亿美元。

对于中国来说,芯片产业的竞争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数据显示,我国芯片需求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比重的四成,但有九成需要依靠进口。如何摆脱困局,掌握产业主导权成为当下芯片企业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内忧外患”共致造“芯”难

芯片产业前景广阔是业界共同承认的,但为何中国不大力发展呢?这不得不从历史和现实原因来分析,中国为何造“芯”难?

1、起步较晚难追赶

国内芯片行业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落后很多年的。据了解,国际巨头英特尔、AMD等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启研发进程,经过多年发展后,他们的产品早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稳定的的供应链,这让后来者进入变得异常艰难。

2、芯片研发周期长、难度大

芯片产业属高新技术产业,其研发往往门槛高、周期长、投入大、回本慢。这让不少基础不好、没有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投资者会“望而却步”。与此同时,进口芯片技术产业链成熟完整,对于企业来说,购买现成的芯片显然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3、一拥而上,遍地开花

在看到国内芯片需求大但产出不足,技术落后的现状后,国家也在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中国芯片产业出现建厂热潮。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相伴而生,在各地大兴土木大张旗鼓发展芯片产业时,我国半导体产业出现投资过热。业内人士曾披露,我国多家12英寸芯片厂建设项目已被暂时搁置。

– END –

微信搜索关注“ 华夏幸福产业园 ” 公众号,获取更多行业前沿信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