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用航空轮胎制造实现“零”突破 打破国外垄断

我国民用航空轮胎制造实现“零”突破 打破国外垄断
2017年08月15日 17:34 产业最前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产航空事业飞速发展,国产大飞机等项目推动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的到来。然而繁华背后,还有一块巨大的短板不容忽视,那就是,民用航空轮胎市场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品牌把持。航空轮胎这个不被人注意的零件,它的重要性其实可以与航空发动机相比。详情一起来了解。

国产航空轮胎正式下线

一直以来,在国外品牌的挤压之下,国产航空轮胎制造业发展相对迟缓。如果遭遇经济环境变化、战争等极端条件,依赖国外品牌的市场现状无疑会造成极大不利影响。因此,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发展自主品牌航空轮胎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如今这一情况终于得到改变。7月19日,首批由中国企业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航空轮胎正式下线。这是继国产大飞机之后航空史上的又一壮举。

至此,国内民用飞机轮胎生产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的局面将由此宣告终结,也直接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

掌握了航空轮胎核心技术

作为轮胎领域的一颗明珠,民用航空轮胎专业技术指标要求极高,载荷能力要能达到普通卡车轮胎的10倍以上,变形率要达到普通车用轮胎的3-4倍、转动速度要能达到每小时450公里以上,超过F1方程式赛车。

事实上,航空轮胎必须能够承受高速和巨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它需要在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形成一个空气垫,以帮助吸收撞击能量或摩擦产生的热能,而且在地面上它支持飞机的重量,并产生必要的刹车结合力以便在着陆时使飞机停住。

因此,航空轮胎还必须特别耐冲击、耐刺扎、耐高温,能够经受住高速起飞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和着陆接地瞬间的巨大冲击力。

探索航空轮胎领域发展新道路

据悉,此次首批国产航空轮胎,主要为4种型号的斜交航空胎,适用于波音737NG、波音737CLASSIC两种机型。生产的每一条航空轮胎都经过了最严格的测试,除了物理性能试验、气密性能、水压爆破实验等静态测试项目外,还有模拟飞机最极限使用条件下的61次动态模拟试验,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而国产航空轮胎的问世,不仅意味着我国终于实现了航空轮胎领域市场“零”突破,还意味着该领域存在的条件苛刻、安全性要求高、进入门槛高、轮胎研制技术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等多项难题已被完美解决。

事实上,国产航空轮胎的下线不仅为中国轮胎产业向航空领域的发展摸索了道路,还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为主线的创新驱动战略迅速展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轮胎航空工业所取得的突破,更在于它对国际轮胎制造业水平的拉动作用。

– END –

微信搜索关注“ 华夏幸福产业园 ” 公众号,获取更多行业前沿信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