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开放“车险分”助保险公司解决定价难题

蚂蚁金服开放“车险分”助保险公司解决定价难题
2017年05月28日 12:25 央行观察

在本次发布会开始之时,笔者就注意到这次会议,坐在主席台的两位东道主分别坐在桌子的两头,而其余九家保险公司的相关领导却坐在桌子的中间。这样的安排或许是不是偶然,而是“别有用心”,体现了蚂蚁战略调整后的技术服务者姿态。

文 \ Tim,央观智库研究员,金融行业观察者,城市口水战系列文章作者

“我开车很稳,技术娴熟,一年都没有什么事故,为什么还和别人交一样的保费?”估计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保险公司何尝不是如此。

传统的保险行业无法解决用户风险的准确识别,因此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统一定价。这样低效的定价行为可能“吓退”最守规矩,风险发生概率最低的“好客户”,而留下那些高风险的“坏客户”,进而导致一些车险公司不论降不降保费都会面临亏损的尴尬境地。

相信,这对于许多“好客户”和保险公司双方都是一件十分不愿意看到的事。因此,让客户交的保费跟他的风险状况相匹配,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服务和价格,是所有保险公司追求的目标,也是投保人的愿望。

那么,如何判断谁才是“好客户”,谁又是“坏客户”呢?这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准确判断风险,但在传统的手段下,“此情无计可消除”。

不过福音来了,5月25日,蚂蚁金服宣布向保险行业开放首个“车险分”正是为了帮助保险公司准确判断风险应运而生的。“车险分”,以蚂蚁金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建模等方面的技术,为保险公司更准确识别客户风险、更合理定价、更高效服务消费者提供依据。简单来说,让靠谱的人买车险更便宜,同时让保险公司还能赚钱,鱼与熊掌有望兼得。

一、车险市场庞大,但如何“识人”是一大难题

据参与本次发布会的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副总裁尹铭(花名团长)介绍,截止2016年,全国有1.5亿私家车主,覆盖全国54%的家庭。2016年,车险的保费有6800亿元,占保险公司的保费数额达到75%;2016年车险的车均保费3290元,相当于全国2016年城乡的收入人均3万多元的10%。车险是保险业的刚需产品,也是与消费者最密切相关的险种之一,是财险公司的主要业务,对保险公司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保险业有这样一句话,得车险者得天下。

但尴尬的是,在车险行业中,只有14家公司车险承保盈利,41家亏损的公司亏损总额达到63亿元,行业亏损比例达到75%。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风险进行精准定价能力的缺失,是这些车险公司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

究其原因,可用太平财险副总经理戴曙燕的看法概括:一般而言,车险的风险定价因素由“从车”(与车相关)信息与“从人”(与人相关)信息两部分组成。目前国内车险定价更多考虑“从车”信息,比如车型、车龄、配置、车辆是否有“出险”等。但真正是否发生风险,起决定因素的往往是车主本人的具体情况。

研究发现,广泛引入和挖掘“从人”信息,确实可以帮助车主识别潜在的风险水平。举个简单的例子,已婚已育人群的风险往往要比单身人士低;长期在两个地点之间往来的人群,风险往往比没有固定出行线路的人群要低;甚至人群的收货地址是否稳定都跟出险的概率呈现出相关性。

但是长期以来保险公司恰恰缺乏挖掘“从人”信息的数据。

二、蚂蚁车险分争做车险界的FICO分,大数据助力保险公司精准识人

正如上述戴曙燕的看法,如何精准识人成为保险公司精准定价的关键。

在美国,解决这类问题靠的是车险分。美国保险市场,有FICO、律商这样两个车险分。美国的保险公司向你报出车险的价格,一定会事先去到律商、到FICO的平台上查询下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车险分。这个过程就像银行放贷之前,查贷款人的信用分一样,如此,保险公司卖车险也能高效、准确、便捷的报出另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蚂蚁车险分是什么?没错,它就是希望成为中国的FICO、律商,蚂蚁车险分的目标就是帮助保险公司进行精准的核保、定价,使每一个驾驶员的驾驶风险看得精准。

那么如何成为中国的FICO和律商?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副总裁李冠如介绍,为了研究如何以科技手段助力保险公司,产出用户需要的好产品,蚂蚁金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数据科技实验室。实验室分布在美国的硅谷、中的上海和杭州,团队全部来自全国、全球知名的学府,既有保险界的,也有人工智能界的,但人工智能是主导。其中数据科学家83%以上都是做数据科学的AI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发布了62项专利,主要是涉及人工智能的保险应用,以及数据建模的保险应用,整个团队十分强大。而蚂蚁车险分就是这个保险数据科技实验室的产品。

如前所述,有很多变量影响人的驾驶行为,即人的行为本身。那么什么东西跟用户的驾驶行为相关呢?李冠如介绍了蚂蚁车险分采用的六大类标签,具体包括他的职业特征、他的身份特征、他的信用历史、他的消费习惯、驾驶习惯、稳定水平等等。这一些大类标签,都跟用户的驾驶风险密切相关。在这六大标签下面,蚂蚁挖掘了海量的数据标签,达到的能力是可以挖掘千亿级样本和百亿级特征,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寻找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研究,蚂蚁金服将海量“从人”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挖掘,对车主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分析,量化为车险标准分,输出给保险公司使用,并且通过特定的技术,保证双方在不进行如何数据交换的情况下使用对方数据。这样既能为保险公司提供帮助,又能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

三、保险公司可以像芝麻分一样用蚂蚁车险分

车险分长啥样,又怎么用?

李冠如介绍,蚂蚁车险分的分值区间为300分—700分,每一个车辆的驾驶者,都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评分。每一个保险公司都可以对投保的用户,在我们的平台上来查询这个分数。分值越高,风险越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这个分数,来决定他的车险承保的价格到底是多少。

而芝麻分对于几乎所有开通芝麻分服务的支付宝用户而言,也都是人手一个,分值区间为350分-950分,同样也是分值越高,风险越低。因此,使用蚂蚁车险分的保险公司可以像查芝麻分一样方便的使用车险分,通过分数高低来判断一个司机的出险概率,进而定价。

但是事实上蚂蚁车险分跟芝麻分形似但不神似。据尹铭(团长)介绍,蚂蚁车险分是一个基于车险的出险频率的算法,而芝麻分是一个信用算法。另外,蚂蚁车险分主要面向保险公司,暂时不会面向消费者,消费者虽然可以提交自己的车险分给保险公司,但暂时不知分值多少。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保险公司可以使用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分值,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用蚂蚁提供的多种服务。保险公司在入驻蚂蚁的保险数据实验室后,结合公司自己的数据,选择性的使用这些标签(职业特征、身份特征、信用历史、消费习惯、驾驶习惯、稳定水平),甚至在必要时,蚂蚁还可以和保险公司探索出,跟业务模式、业务结构、户群体更吻合的专有分,做出对自己风险筛选更有价值的东西。与此同时,蚂蚁金服和保险公司双方值只进行数据使用,不进行数据交换,“可用不可见,相逢不相识”,尹铭(团长)和敬智如是说。

为此,李冠如打了一个比方,将蚂蚁金服的数据科技实验室比作酒店,保险公司比作住户,住户申请入住后会有一张房卡,拿到房卡之后进入到这个实验室当中,就像相当于进入了一个酒店,里面有些东西是必然有的,包括空调、浴缸、电视、洗护用品、床上用品,住户(保险公司)来的时候带着行李箱来,里面是自己的数据,住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使用酒店(蚂蚁金服)的各种产品,但是里面的东西不能带走。

四、从techfin延伸至techinsur,蚂蚁这次还是技术服务者

就如同,之前蚂蚁金服强调自己是techfin公司而不是fintech公司一样,这一次蚂蚁定位是techinsur,做好tech,服务好insur,与fintech的定位一脉相承。发布车险分的目的并不是打算自己做保险产品,而是通过给保险公司提供数据、人工智能、建模等技术服务的方式助力保险公司做好产品。

在本次发布会开始之时,笔者就注意到这次会议,坐在主席台的两位东道主分别坐在桌子的两头,而其余九家保险公司的相关领导却坐在桌子的中间。这样的安排或许是不是偶然,而是“别有用心”,体现了蚂蚁战略调整后的技术服务者姿态。

目前人保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太平产险、大地保险、阳光产险、华安产险、安盛天平车险等9家保险公司已经与蚂蚁车险分达成了合作,其中有7家保险公司位居中国财险行业的前十强。虽然参与本次发布会的保险公司都是行业龙头,但是小型保险公司在蚂蚁的帮助下,或许有了同台竞争的资本。一直以来,小型保险公司核保、定价能力有限,业务经常在生存边缘针扎,有了蚂蚁车险分之后,这些购买蚂蚁车险分服务的中小型公司至少在信息获取上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不仅为中小保险公司缩小差距,也为整个车险行业增加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公平、合理的保险产品提供了可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蚂蚁车险分又是在践行自己服务“小微”的企业价值理念。

Tim Dai 央观智库研究员 金融科技观察人士

他之前的文章

城市口水战之南京与杭州,谁才是华东老二?

城市口水战之为什么广州是实至名归的中国第三城?

城市口水战之三:苏锡常,一场天生就不公平的城市之战

城市口水战之四:台州,一座没有中心的地市之殇—反思浙江 “省直管县”与强县经济利弊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