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融科技的盛会上,大佬们发表了以下重要观点

在这个金融科技的盛会上,大佬们发表了以下重要观点
2017年09月18日 09:25 央行观察

9月17日,在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诸多中国科技金融界的大佬纷纷登台,发表了对Fintech的发展与监管、现状与未来的探讨,我们仔细阅读了大佬们的讲话稿,特意总结了四个关键的判断,以飨读者。

今天的监管是对于未来及其敏感和重要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未来我们一定会看到在金融科技企业之间极其激烈和动态的迅速竞争,不断地变化市场,因为这一块是完全科技主导的,会走得很快。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台和传统金融企业的竞争,这是一场精彩的大仗,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明确。但是未来方向的指引,监管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监管是朝哪个方向走,在哪一个方向指引,会对未来市场的形成和方向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今天的监管对未来极其敏感和重要,竞争和监管是会决定未来金融生态的格局,但是金融科技冲击、再塑未来的金融生态,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事情。

所有的金融业务都需要接受条件一致的监管

李东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按照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所以,无论何种类型的从业机构,只要是从事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就必须接受基本一致的市场准入政策和监管要求,要完善金融科技的统计监测和风险监测体系,持续地、动态地跟踪金融科技的发展、演进和风险变化。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技术\密码学,这些领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知识,突然在金融科技领域可以释放出来,这会对生态有很大的改变

姚期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所以我现在剩下的时间里面,要提到的是三个大的方向的技术:

方向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向二: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技术;方向三:密码学。

这三个领域都是非常大的领域,尤其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其他的两个也都是一些自己独立的领域,在这里面有非常长的历史。过去的三四十年做了很多的事情,有了非常多的了解。

但是很多的都是在一个理论的程度。现在金融科技的产生,产生一个生态的冲击,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发现,这些积累下来非常多的一些知识,它突然之间有一个地方能够造成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所以这些能量从这些领域放射出来的话,所以使得这个生态会发生改变。

科技将给金融领域带来重大的变化,巨头们已经基于数据和技术提供了很多种类的金融服务,并且正在和金融机构展开广泛的协作

井贤栋,蚂蚁金服CEO

我们国家时刻强调把金融作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刚才我们看到了实体经济中这些非常碎片化的金融需求,我觉得我们怎么去规模性地解决它?我们是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单个用户的需求,怎么规模性地解决这么多碎片化的、小微的难以满足的需求?科技是最佳的方案。

陈生强,京东金融CEO

京东金融现有的30多个数据源,2.58亿的活跃用户,3万个用户标签,每天增加的数据量实际上是在200TB,海量用户标签我们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进行洞察,准确地去描述用户的偏好,再加上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京东金融为客户量身定制精准的营销运营的方案和用户运营的方案。实际数据表明整个精准营销能够让点击率提升25%以上,精准投放能够让获客成本降低20%以上,当然这一系列都是在隐私保护的范畴之内的。

朱光,百度高级副总裁

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百度我们能找到一群高优的客户,他的信用分很高,同时他的借款响应率也很高,在某一个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很大。其实农行这样的国家银行是不缺客户的,有5亿客户,但是需要知道这5亿客户在什么时间点需要触发一个什么样的服务。百度的优势结合农行的优势,再结合每天有几亿的用户到百度来寻找知识、服务、信息,就可以帮他触达这些高响应率的人群,把产品推出去。这是我们马上要推出的一个产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