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动手:9万人被问责,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来了

银监会动手:9万人被问责,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来了
2017年04月09日 12:45 郎club

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可点击标题下方的“郎club”关注我们

导读:从2月28日郭树清回到银监会任主席1个月有余,银监会就开始重拳出击整治金融乱象。一日内17家银行业机构遭惩处。4月7日,银监会公布对违规金融机构的处罚情况,2017年的处罚力度大大超过了2016年!银监会还将推动建立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严重违规违纪、被机构开除的责任人员,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行业禁入,防止高管带病流动、提拔。2017年,毫无疑问将是一个“强监管”年!

一、银监会严打银行违规:罚款数亿元,问责达9万人!

4月7日,银监会公布对违规金融机构的处罚情况,2017年的处罚力度大大超过了2016年!2017年,毫无疑问将是一个“强监管”年!

其中,2016年处罚银行业机构631家,罚没金额2.7亿元,处罚422名金融从业者,取消88名高管任职资格,42名从业者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务。此外,据媒体报道,2016年责令机构内部问责的人员达到9万人。

相比之下,2017年第一季度,银监会处罚案件485件,罚没金额达到了1.9亿元,超过了2016年前全年的70%。同时,处罚责任人197 人,取消19人高管任职资格。

银监会还同时公布,3月29号,银监会针对票据违规操作、掩盖不良、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理了25起案件,罚没金额4290万元,处罚了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信达资产、平安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以及作为信达机构的交易对手方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同时,对8名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警告和罚款,其中含2名机构高管。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银监会共处罚银行业机构631家,罚没金额2.7亿元,处罚422名金融从业者,取消88名高管任职资格,42名从业者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务。责令机构内部问责的人员达到9万人。

这只是2017年银监会严监管和处罚的序幕!

二、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来了!将禁止“黑名单”人员进入银行业工作

银监会2017年上半年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进行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防范风险为目标,重点对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廉政风险、监管行为、内外勾结违法、非法金融活动等十大方面进行整治。

银监会还将推动建立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严重违规违纪、被机构开除的责任人员,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行业禁入,防止高管带病流动、提拔。

事实上,据公开报道,2005年上海银监局就宣布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人员信息资料库和银行业禁入人员信息库。有违规定行为的银行业从业者将被列入“黑名单”。

当时上海可谓领全国同行之先。不久,四川银监局宣布也将建立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并定期在银行业内进行通报。

2014年,为全面掌握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受处罚(分)的信息,上海银监局出台了《上海银行业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管理办法》,升级“上海银行业从业人员不良信息库” 并更名为“上海银行业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系统”。

《办法》还首次对信息保存的有效期做出规定,即除刑事处罚和上海银监局做出的取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终身任职资格、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外,其他处罚信息保存的有效期为处罚终止日期后5年。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4月7日,银监会召开了近期监管重点工作通报会。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会上表示,当前银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防范金融风险,银监会将于近期下发《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指导意见》。他强调,防范风险是永恒的主题,但要做得有针对性 。针对当前重点关注的十个方面的风险,一险一策进行化解。

杨家才说,今年是“强监管”的一年,也是强化监管问责的一年。银监会将通过“一案三问”、“一险三问”、“一损三问”及“三并追责”等方式严肃处理违规机构及个人。“一案三问”指出现一个案件要问责三种人,即当事人、知情人及机构负责人。“一险三问”指出现一个风险要问责三种人,即业务发起人、业务审批人及机构负责人。“一损三问”指出现损害金融消费者事件要问责三种人,即销售人、核准人和机构负责人。“三并追责”指一是纠罚并重,既要纠正,又要处罚;二是罚没并重,既要没收违法所得,还要追究罚款;三是双罚并重,既要处理机构,也要处理相关责任人。

同时,中国银行业协会对被处罚人员建立了两个名单——黑名单和灰名单,将禁止“黑名单”人员进入银行业工作;对做轻处理的,列为关注类“灰名单”人员,并告诫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任用,后果自负。

三、基层员工日子才是真的不好过啊

降薪+减员,这两年银行员工日子不太好过的说法似乎越来越多,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能用“降薪+减员”来概括?真实情况大大出人意料!

据券商中国公号报道,除工行、平安、光大3家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整体薪酬均较2015年有所增长,少数银行增幅高于10%,甚至2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上去并不合理的计算结果?

一方面,从运算逻辑来说很好理解,当低薪酬员工减少,本科及硕博学历员工增加,结果不言而喻:银行用工成本、薪酬包增加,员工人均薪酬也呈现上涨态势。

另一方面,从运算口径来说,2016年的总薪酬包体现的是当年的工资奖金以及2015年年终奖,2015年的总薪酬包体现的是2015年的工资奖金和2014年年终奖。而从大致的调查来看,不少银行人2015年年终奖是要持平甚至高于2014年,但2016年却整体出现萎缩,有银行甚至少了三成。

再看上市银行员工人数变动情况,总体的变化情况是:6家银行增员,7家银行减员,全部13家银行员工数量整体减少1.34万人。

▲注:集团口径

以工行为例,从年初、年末员工专业构成变化来看,该行减少的主要是零售条线和管理层员工; 减员较多的农行,减少的则主要是柜面、技能等人员。

更能看出银行减员结构的是员工学历分布:农行减少的员工学历全部为专科、技校、专科以下学历;建行母行、中国银行集团减少的员工学历也几乎全部为专科及以下学历;招行、平安减员中的六成、八成也是专科及以下学历。

都说银行在减员,那减少的是什么人?从前述银行情况来看,恐怕大部分还是大堂经理、柜员、保安、现金清收、电话客服、信用卡销售等岗位,这些岗位对员工学历的要求并不高,薪资水平也不高。

马上黑名单又要来了,号称“我们是分母”、用来“被平均”的基层员工日子才是真的不好过啊。

附件:如下为银监会官网公布的监管处罚原文:

银监会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行政处罚是法律赋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一项重要监管权力和职责,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召开以来,银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的战略部署,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勇于“揭盖子”、“打板子”,坚持严罚重处,始终保持整治金融乱象高压态势,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

| 一、监管处罚机制改革建设情况

2015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推进依法监管的重大决策和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银监会对监管处罚工作组织架构进行重大改革。同时,修订了《中国银监会行政处罚办法》,对行政处罚流程进行调整,形成调查、审理、决定相分离的行政处罚机制。

此次监管处罚机制改革举措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设立审理机构,完善查处分离机制,提升处罚专业性;二是设立行政处罚委员会,委员一人一票,体现决策民主性;三是建立“双罚制”,加大责任人员惩处力度,杜绝侥幸心理;四是推行处罚信息公开,提高监管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实行罚管挂钩,将处罚结果与市场准入、履职评价、监管评级相结合,强化处罚震慑效应。

在现行行政处罚机制下,银监会机关、各银监局及各银监分局都具有处罚权,可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由各自的行政处罚委员会作出处罚决定。同时,银监会机关对于统一组织的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银行业机构、包括分支机构作出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可一并立案处罚,从而避免“同事不同罚”,保证处罚公平性。

| 二、2017年监管处罚工作开展情况

监管处罚机制改革以来,银监会注重发挥监管威慑力,持续加大检查处罚力度,集中精力查错纠弊,严格实施行政处罚。

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

2017年3月29日,银监会机关针对票据违规操作、掩盖不良、规避监管、乱收费用、滥用通道、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市场乱象,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本次处罚共惩处了17家银行业机构,包括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平安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以及作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对手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机构;同时,对8名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警告和罚款,其中含2名机构高管。

目前,又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已经立案,正处于行政处罚调查审理程序中。针对屡查屡犯、案件频发、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乱象,银监会将继续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进一步严厉打击、严肃处理。

|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银监会将继续弘扬银行业的“三铁”传统,深入开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专项治理,充分发挥监管处罚的震慑作用,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整治市场乱象。银监会2017年上半年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进行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防范风险为目标,重点对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廉政风险、监管行为、内外勾结违法、非法金融活动等十大方面进行整治。排查突出问题,压实“三个责任”,筑牢“三道防线”,真正使机构形成“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愿违规”的合规文化。

二是弥补监管短板,扎紧制度笼子。银监会将针对各项薄弱环节,根据银行业务和风险的新变化、新现象和新特征,及时更新监管规制,填补法规空白,推进法规文件的“立改废”进程,杜绝“牛栏关猫”。

三是严格处罚标准,加大罚没力度。对于各类银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既要处以罚款,也要没收违法所得。落实“穿透原则”,坚持“过罚相当”,坚决避免监管套利,杜绝金融机构从违规行为中获利。

四是坚持双线问责,强化高管责任。坚持“一案三问”,发生案件的,坚决问责经办人、相关人和负责人;贯彻“一险三问”,造成风险的,严格惩处业务发起人、业务审批人和机构负责人。同时,坚持“上追两级”,推行“双线问责”,情节严重的,坚决顶格处罚。推动建立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严重违规违纪、被机构开除的责任人员,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行业禁入,防止高管带病流动、提拔。

五是重视长效监管,实现以罚促改。本次行政处罚决定下发时,银监会一并下达了整改问责通知,要求被处罚机构根据处罚决定书反映的违规事实,逐一整改、问责到人。

下一步,银监会将持续跟踪整改进度,对于屡查屡犯的机构,从严从重处罚,督促银行业机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框架,切实履行好风险防控第一责任。

来源:金融行业网综合整理自银监会、券商中国(quanshangcn)、轻金融(Qjinrong)、信托圈(xintuoquan)、解局北京(zhongnanhai1921)、

金融街15号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郎CLUB微信加为好友,及时了解最新点评,点击分享,让更多朋友关注。

广告合作、版权请联系微信号:jishi070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