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影响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SMM 影响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2017年03月28日 09:25 上海有色网

随着中、美、欧经济加速复苏,部分商品进行了供给侧改革,资金的活水也流向了大宗商品市场,2016年诸多商品价格上演了一场“牛气冲天”,2017年商品市场能否续演牛市行情,影响商品的因素又有哪些?看看3月23日的上海有色网铜铝峰会的访谈环节中,五位大咖是怎么说的。

主持人:

香港朗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人/付鹏

访谈嘉宾:

市场资深分析人士/谢美荣

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董浩

Citi Research Commodities Strategy/ Ms. Tracy Liao

Bloomberg Intelligence彭博行业研究 亚洲金属与矿业主管/朱轶

朱轶:

2017年价格应该看供应,看所谓的供应侧改革是否能否真正实行,随着价格反弹后减产能否执行到位。从去年到现在生产商自愿减产较少,因为企业都是赚钱的。

需求端,去年是需求复苏,看今年特别是下半年需求复苏能否持续。去年到现在基建很好,看房地产放缓会否对商品构成压制。

资金面,去年商品反弹很大程度上因资金的流入,看今年这个趋势是否还会持续。上半年我们还比较看好。下半年,因为产量还在增加,还有房地产放缓和资金的流出可能会对价格有压制。

Tracy Liao:

关注中国政策面后期的进展,环保和供给侧改革对商品市场影响的发酵。政策面对商品的影响有分化,商品间分化会教严重。如果前10年有一个大的周期,商品有趋同性的话,以后商品不同品种间可能会有分化。

另外的一些超预期的事件,如特朗普基建措施及进口关税的调整、英国退欧后的汇率走动、欧洲、法国、荷兰大选等黑天鹅事件的不确定性,会让市场的波动性继续存在。

金融资本对商品的供求关系放大,表现的特别明显。

去年经历了两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3-4月份是第一次,还有是11月11日,系统性风险在2017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变量。

董浩:

需求的不确定性会是商品波动的根源,供给的差异是交易的主要机会。去年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在复苏的状态,今年面对的是全球央行是主动加息还是被动加息,是市场在大环境下的宏观及需求面存在的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会造成今年商品比较动荡并且没有趋势性行情。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供给的探索可能是造成交易的主要机会。

谢美荣:

今年的供应全部开足马力,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统计的产能远小于实际的产能,很大程度是国家统计之外的,国家的供给侧打掉的是这部分。

看真正需求应该看纸浆,从纸的角度来说是最能反应国家的需求。国内的工业品原材料是从2015年11月开始涨价的,但纸浆是2016年开始涨的,而且是两个大厂拉涨的,3月一两周就跌回去了,所以需求是有问题的。

整个来看,商品价格的最高位已经出现了,基本上2月价格就是最高价,然后逐步往阶段性的下跌。

付鹏: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商品的影响因素是供给端,需求端,去年四季度的预期太高,一季度需求被证伪,前面预期太高之后回落。

近几年全球商品定价权向中国转移。

供给干扰为主导,包括铜铝铅锌,首先他有其自身的主导因素。其次各品种之间有关联,如黑色一涨,有色会被带动,显示资本的流动。

去年金融资本对商品的供求关系矛盾在放大特别明显,尤其在国内,这在2017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

(上海有色网 沈秀娟 报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