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辉煌一时 如今屈尊到新三板想再活五百年……

他们曾辉煌一时 如今屈尊到新三板想再活五百年……
2016年09月07日 11:12 新三板资本圈

 说起新三板,现在全中国估计还有13亿9900万人没听过。但是,说起人人游戏、天涯社区、瑞星杀毒、中搜网络、小灵通这几个名词,许多人不会陌生。

这些“老炮儿”都曾在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发展大潮中盛极一时,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身退的原因,大家莫衷一是,说不清道不明。直到他们挂牌新三板,人们才从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读到了第一手资料,窥探到他们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

 今天,圈主就带诸位一起追忆这些年来新三板安居的昔日大佬们,一起缅怀下青春啊!

 人人游戏:曾掌控中国手游半壁江山

 

 2016年8月31日,上海人人游戏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人游戏”)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拟挂牌新三板,让不少吃瓜小伙伴吓了一跳。

依稀记得,2011年人人游戏还斗志昂扬地赴纽交所上市,可到2015年却选择海外退市,再到如今谋求挂牌新三板,人人游戏这几年经历大起大落。

 人人游戏成立于2006年,在母公司人人网的光环照耀下,彼时人人游戏被寄予厚望。

背靠人人网,人人游戏一开始走得顺风顺水。2008年推出的《天书奇谈》网页游戏,是人人游戏的第一个爆款。2010年后,乘着国内智能手机风潮,人人游戏推出的《乱世天下》、《钢铁元帅》等数款跨屏游戏(同时支持PC和移动终端的游戏),也开启了霸屏模式,受到不少用户喜爱。

 作为早早嗅到手游市场商机的游戏商,乘胜追击是人人游戏的战略方针,但在战术上,他却“误入歧途”:利用苹果手机App Store早期的监管漏洞,人人游戏通过刷榜让自家的游戏产品长期大面积地占据App的榜单,并在2012年实现了游戏业务收入翻一番的骄人成绩。

 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反应过来的苹果公司封杀了人人游戏的开发者账号,人人游戏全线下架,再加上其他游戏商的夹击,人人游戏开始走下坡路。

 2014年度、201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7亿元、1.07亿元,公司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8.26%,老游戏运行周期较长,新游戏青黄不接,导致游戏用户数量的减少是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

在巅峰时期,人人游戏的员工曾多达1600余,到2015年末只剩下76人。

天涯社区:曾是初代网红全民话题聚集地

 

 2015年8月26日,天涯社区(833359)在全国中小板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正式挂牌。

 人们的焦点重新落在这一久未想起的“老男孩”上。这个“全球华人网上家园”曾风光无限,捧红了当年明月、十年砍柴、芙蓉姐姐、宁财神等初代网红,引领发酵山西黑砖窑、方韩大战等社会热点事件……是中国互联网web 2.0时代当之无愧的舆论发酵地。

 关于天涯衰落的原因,外界普遍总结为两大方面:竞争掉队与资本受阻

 2010年兴起的微博被认为是天涯的最大克星,大V转战微博和微信、用户水平下滑,天涯社区在产品和商业模式方面却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在16年的发展过程中,天涯做过分类信息,做过SNS、博客、微博、网页游戏,也做过旅游和社交,但始终没能把早期大量的用户变现,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产品与资本唇齿相依。在转型上错失良机,天涯社区的资本市场之路也走得颇为坎坷,两度折戟上市。2010年,天涯通过回购等动作拆除VIE架构,放弃海外上市的计划谋求创业板上市,但到 2011年1月天涯社区才完成股改,而此时由于创业板颁布的盈利新标准,天涯只能望洋兴叹。

 2016年上半年,天涯社区司实现营业收入 5522.69万元,同比减少 9.73%。净利润为-2420.40万元, 而此前3年天涯社区已经亏掉了近亿元。

瑞星信息:曾占领中国70%个人电脑

 作为曾经的杀毒软件大佬,在最辉煌的时期,瑞星信息(836598)仅靠销售软件一年就可收入约7亿元,其中个人级产品占比7-8成。在那段巅峰时期,瑞星的标志“小狮子”几乎家喻户晓。

成败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决定的。2009年,360推出免费杀毒,以风驰电掣之势迅速收割了大批用户。紧接着金山(猎豹移动前身)于2010年宣布永久免费,但反应慢半拍的瑞星,虽然在4个月后宣布个人安全软件产品全面免费,但大势已去。

 如果说360的免费“奇招”是外患,那王莘和刘旭两位创始人的恩怨纠缠就让瑞星受了严重内伤,刘旭出走创办了东方微点。

 2005年7月,瑞星通过贿赂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于兵420万元,制造竞争对手东方微点“制造病毒”假案,致使东方微点主动防御软件被封杀两年半。

这场被称为“中国计算机杀毒业界最大的丑闻”的事件真相大白后,瑞星成为众矢之的,信誉与口碑遭遇滑铁卢。

 时移世易,今年2月,瑞星低调挂牌新三板。去年1-7月营收为8265.26万元,净亏损1717.31万元,2014年瑞星营收仅为1.65亿元,净利润411.91万元,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同行业的后来者奇虎360早在2011年就在纽交所上市,市值近百亿美元,目前虽已退市,但用户数已达8亿。

中搜网络:曾与百度搜索掰过手腕

 百度一家独大,导致现在一说搜索,大家就说百度一下。但曾几何时,一款名为“中搜”的搜索引擎曾与百度分庭抗衡。

 “2000年开始做搜索,从2003年到2006年之间中搜在搜狐和网易替代了百度,在新浪替代了谷歌。但是我们后来确实在市场上输给了百度,导致大家一说搜索都是百度。”中搜网络(430339)总裁陈沛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样感慨地回忆。

 错失与百度竞争机会的中搜,一度又把精力放在做浏览器上。2004年,中搜开始进入客户端做浏览器,虽然定位清晰时机准确,但遗憾的是中搜没有坚持下去。

 到2013年,仍在迷茫期的中搜网络,以“新三板互联网第一股”挂牌新三板。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同样体现中搜的眼光独到,在此后的3年内,中搜总计从新三板融资高达2.99亿。

 中搜将自己定位为中国领先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服务商,主要通过其运营的“中搜网”和“中搜搜悦”APP提供通用搜索服务。但是,要在百度、360等巨头嘴里抢吃的,着实不易,这两款产品在市场上掀起的涟漪似乎与中搜的巨额投入不成比。

 从2013年起,中搜由于持续地投入和调整,导致由盈转亏,此后一发不可收拾。2013、2014年与2015年中搜分别亏损1.42亿、1.29亿与1.22亿元,三年时间亏损高达3.93亿元。

 8月26日,中搜发布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356.5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5.7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07万元,仍然陷在亏损的泥沼当中啊。同时,公司净资产仅剩250.36万元,2015年年底的净资产数据还有6905万元,今年就锐减96.37%!

UT斯达康:曾靠小灵通红遍中国

 提起小灵通,现在的00后小朋友估计一脸懵圈,但对其他人而言,这个可是10余年前与家人、朋友无压力通话的“超级大礼包”。

 上世纪末,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每分钟通话要4毛钱、6毛钱的局面下,小灵通作为一类无线市话产品,以每分钟两毛钱的实惠资费迅速收获了大批粉丝,风靡全国。

 事实上,小灵通一开始是由UT斯达康创始人之一吴鹰与薛蛮子等人一起创立的,也是日本首富孙正义在中国最早的投资项目。借势小灵通,2000年母公司UT斯达康控股在全球电信业低潮时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此后股价最高曾达到91.88美元,形势一片大好。

 2004年3月底,小灵通用户总数突破4700万,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55个城市。全国小灵通网络容量达到6700万;2006年8月底,国内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海外小灵通用户超过700万,全球范围内的小灵通用户突破一亿。

 但是,事物总有由盛转衰的生命周期,而日新月异的通讯技术则加速了小灵通的没落。由于过于依赖小灵通业务,UT斯达康控股曾一度出现巨额亏损,业务也进入漫长的转型期。

 在痛定思痛的情况下,UT斯达康控股逐渐剥离小灵通业务,而承接业务的UT斯达康中国也没打算再复活小灵通,2011年,小灵通正式退市为3G让路;2014年,小灵通基站被关闭,宣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6年8月31日, UT斯达康中国的公开转让说明书出现在股转公司待审信息中,冲击新三板。现在,该公司已是三网融合领域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技术服务商,已经承建了央视及23个省份的“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拥有近八成的市场份额。

结语

 这些诞生在10余年前的老前辈们,都曾在商业竞争中搏击长空,创造令人称道的突出成绩。但又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错失发展良机,几乎在一夜间将打下的疆土拱手让人。商场如战场,回顾他们的荣辱兴衰,有心人能总结出唯有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才是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紧接着总难免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虽然情况大多不容乐观,但是作为各自行业的先行者,早期积攒的经验与资源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他们选择在低谷时期、转型关键期登陆新三板,走入资本运作道路正是按下重启键的美好开始。借助资本的力量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谁说王者归来就一定没可能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