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出必行?“特朗普新政”春节搅动全球市场

言出必行?“特朗普新政”春节搅动全球市场
2017年02月07日 07:55 秦朔朋友圈

周艾琳/文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但谁也没料到,正式就任后的10天内,特朗普不断祭出总统行政令(executive order),誓将竞选时的“口号”一一实现。在中国的春节期间,全球金融市场也因此而波动不断。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之初,特朗普便宣布美国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1月31日更发函通知11个参与国退出TPP; 1月27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移民行政令”,称今后90天内禁止向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七国人士发放签证,原因是“阻止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入境美国”,该事件引发美国各城市抗议游行不断;1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去监管”行政令,大幅削减联邦法规数量、放慢新法规批准节奏,这一举动被认为可能加速企业和经济增长。

也正因为各界对于其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尤其是“移民行政令”,美国股市一度普跌——截至1月31日收盘,美国三大股指创2017年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跌幅0.60%,报2280.90点;恐慌指数VIX收涨12.29%,创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报11.88。不过,受到科技股财报亮眼的推动(以苹果和脸书为主),2月2日美股扭跌为涨,标普500指数报2279.55;恐慌指数VIX收跌1.5%,报11.81。

笔者从各华尔街人士处了解到,尽管不确定性引人担忧,但美国强劲的基本面和未来特朗普财政刺激的预期,美股牛市估计仍将持续。有华尔街投行人士反馈道: “如果特朗普能够平衡各种争论、抗议,不让政策反对方失控、打击企业和经济,并如期推行其政策,那么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2017年可能会录得20%的涨幅。经济基本面强劲、去监管、扩基建、减税等都将助力美股。”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雷·达利奥(Ray Dalio)则是这样评价的——特朗普究竟是一个激进(aggressive)但深思熟虑(thoughtful)的总统,还是一个激进但无节制(reckless)的总统,一切都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何为“行政令”?

之所以特朗普如此迅速地签署行政令、祭出新政,原因并不难解释。从历史上来看,新政窗口期很重要。一般而言,总统上任的前两年比较容易实施,因为参议院每两年更换1/3议员,而众议院每两年改选所有会员,因此前两年是最佳推动期。当前,参众两院都是共和党占据多数。

特朗普近期的几道行政令掀起千层浪,那么行政令究竟又是什么?它又是否受到法律的约束?

众所周知,在美国“制约与平衡”(check and balance)的思想下,政府需要通过任何立法都必须通过国会审议。然而,一个特权便是总统行政令,美国总统也可由此来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这是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的行政特权,也是总统手里的一枚关键武器。

具体来说,这是一份总统签字、下达给联邦政府的命令。这类白宫的"红头文件"不需经国会批准。新总统上任伊始,要推行自己的政策,或推翻现有政策、机制、规则,等等,签署行政令是最方便的施政手段之一,比耗时费劲却未必成功的立法程序更立竿见影。

当然,行政令的覆盖范围广泛,可以是最剧烈的政策改变,也可以针对政府机构日常运作。前者就比如特朗普总统下令给两个极具争议的输油管项目开绿灯;后者的一个例子是奥巴马总统下令2015年圣诞节的平安夜政府机构关门半天。

不过,总统行政令不能超越法律允许范围。一般而言,每一份行政令都得经过法律顾问办公室评估,以免触犯法规。如果律师们认为一项行政令跟相关法律有出入,或者超出了法律许可范围,就可能展开司法评估。同时,国会也可以通过立法来推翻总统行政令,但总统仍然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推翻其行政令的法律。

去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保护数百万非法移民的行政令,就因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僵局裁决(tie vote)而遭驳回。当时,奥巴马这项行政令保护400多万非法移民免被遣返,且准许发给他们工作许可。但纽奥良联邦上诉,认为奥巴马未经国会授权所签署的这项行政令,属于越权。

不过,早年的一些行政令的确积极地改变了历史。最著名的当属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在1863年1月1日签署的《解放奴隶宣言》。它使内战时期联邦政府控制区的黑奴获得人身自由;此外,在“大萧条”时期,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很多行政令。1933年冬,他成立的市政工程署创造了四百万政府工作。他还行使总统权力成立了美国进出口银行,并且在1943年成立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使偏远地区通了电。

“移民行政令”引发抗议

然而,此次特朗普祭出的多项行政令叫人喜忧参半。其中,受到抗议声最大的无疑就是移民政策。

1月27日的这份“移民行政令”直接把矛头对准了7个主要穆斯林国家的公民,规定即日起120天内所有来自这些地区的难民将被禁止入境美国,90天内来自这7个国家的普通公民将被禁止入境美国,美国国务院还将无限期对叙利亚公民停发签证并停止处理所有叙利亚难民的庇护申请。另外,该政策还延伸到上述国家中持美国绿卡的公民、留学生、寻医者、游客和其他人员。

在美国,移民问题本就敏感,往届美国政府处理起来通常显得小心翼翼,相比之下,此番行政令一出,立刻给美国社会带来了自上而下的混乱局面:来自上述7个国家的难民和移民在美国各地机场被拘留;同时,美国政府内部出现不少反对声音,驳斥该行政令为“种族歧视”;企业高管欲通过雇用难民等实际行动表达反对立场……但是,特朗普并没有选择软化自己的立场。

主流的抗议声中,由技术移民员工占主导的科技巨头企业高管则占了多数,包括脸书、微软、伯克希尔、甲骨文等。由于此事件持续发酵,1月31日的美股也出现普跌,尤其是科技、航空和金融业股价大幅下挫。

脸书CEO扎克伯格周五在Facebook个人页面发长文,称美国“应该接纳难民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称自己的曾祖父母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波兰,太太(Priscilla)的父母是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难民。“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他写道,“如果几十年前我们采取这样的政策,那么我太太的家庭今天就不会在这里。”

扎克伯格认为,我们需要确保这个国家的安全,但我们应当只针对那些真正带来威胁的人。过于扩大司法机构的关注范围将分散资源,导致所有美国人的安全系数下降,而数百万并无威胁的非法移民将生活在被驱逐的恐惧中。

谷歌新任CEO Sundar Pichai在给雇员的备忘录中提到,“对特朗普最新签署的行政令及相关提案感到不安,这将使谷歌员工和他们的家庭受到限制,这也为人才入美制造障碍。看到这样的行政令给我们的同事增加成本,感到非常痛心。”

财政刺激政策仍值得期待

当然,特朗普为市场带来的并不是只有惊吓,各界对其财政刺激、去监管、减税等政策仍满怀期待,并认为这将大大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1月31日,特朗布宣布,最新行政令将精简联邦法规、放慢新法规的批准节奏。其中的亮点是,如果要创造一条新的监管法规,就需要去除两条旧法规,这被认为是里根政府以来的最大监管变化。一直以来,各界都认为,繁复的行政法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疑就是“隐形税负”(hidden tax)。 

他当日也提及,将会致力于改变经济监管政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推出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但其尚未明确提及要如何改变。早在去年当选后,特朗普过渡团队就承诺将废除,甚至取消禁止银行从事自营交易业务的“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银行业人士认为金融危机后的监管尽管抑制了风险,但也大大打击了银行做市(market-making)的积极性,不利于市场流动性。

而备受期待的财政刺激政策当前尚未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两大核心主张是减税和基建。减税主要包括下调个人所得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投资税率。市场憧憬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使得美国经济增长加速,并且拉动消费、投资和商品价格,实现“再通胀”,进而迫使美联储加息提速。

根据特朗普此前的设想,个人所得税方面,将现行的8级税率简化为4级税率;企业方面,大幅下调所得税税率至15%,下调投资边际税率。此外,减税法案的通过需要经过国会的立法程序,若通过众议院表决,但被参议院否决,则可能陷入两院漫长的拉锯。

| 特朗普减税计划。来源:兴业研究

就历史而言,二战后,美国共通过了6个减税法案,分别由共和党总统里根、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提出。兴业研究指出,其中1981年和2001年这2次减税处于经济衰退期,而另外4次均在经济复苏期;从配套货币政策而言,除 1981年和1986年2次减税发生在加息周期,其余4次均处于降息周期或是维持低利率。

| 历史减税背景。来自兴业研究

其实,最为成功的减税案例是在1986年的里根时代。特朗普减税的背景与当年背景有颇多相似——经济处于复苏周期,货币政策处于加息周期,两人均为共和党人。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紧缩的货币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政策可能有所冲突,但1986年减税后的4年内,美国的消费、投资、就业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提振。因此,当前市场也普遍憧憬特朗普能够复制里根的成功,兑现其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

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相比里根时期,当前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经急剧膨胀,联邦债务/GDP 比值从 1986年的不足50%飞升到了当前的 103% 。特朗普的减税激进程度也远超里根。在沉重的债务负担下,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能否承受如此激进的减税仍然存疑。

当然,每当说到美国的高负债问题,总不乏声音调侃——原本就没打算还的东西,又怎么能算是债务?

美股牛市未灭

在政策不确定性激增,以及部分行政令引发抗议的背景下,美股一度重挫。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当选后,标普500指数已经暴涨近6%,其中如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等金融板块甚至一度暴涨逾30%。

走向未来,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特朗普政策的落实度将是主宰美股的关键。

就企业盈利而言,金融机构在1月中旬率先拉开财报季,摩根大通等投行盈利都较为喜人;科技企业更是涨势如虹。2月1日和2日,苹果和Facebook的四季度财报亮眼,股价创历史新高。

苹果股价在周二财报公布后暴涨6.1%,顺势推升了道指和纳斯达克指数。iPhone7的抢眼销售量贡献不小,使得苹果四季度收入创下784亿美元新高,逆转了此前连续三季度下跌的态势。不过,其在中国销售的下滑仍然引人担忧。

Facebook的股价自今年年初以来已上涨了16%,周二收涨近1%。去年四季度,Facebook每股收益为1.41美元,大超分析师1.31美元的预期

有华尔街人士也对笔者解释了其乐观情绪的来源——对于股市和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来自多个方面,例如通过扩大基建投资来进行财政扩张、通过减税鼓励企业将海外营收带回美国、金融去监管等。如果这些都如期实现,那么美国经济增速可能会重回3%的区间。

至于特朗普的“赤字经济”是否会使得美国高企的赤字率再度失控,上述人士似乎并不以为意——不需要担心美国财政赤字扩张,原因有两个:美元享受了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债的发行无异于为美国提供持续的低成本融资,帮助提升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此外,特朗普的基建项目如果能够成功刺激经济,这些都会推动经济更高速发展,最终会带来更多税收收入。

目前,特朗普上任才刚刚两周,正如达里奥所说的,未来他究竟是一个激进但深思熟虑的总统,还是一个无节制的总统,一切都拭目以待。但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全球经济数据不断好转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