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产面临分化危机

香港中产面临分化危机
2017年11月28日 00:25 秦朔朋友圈

作者:舒时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665篇原创首发文章

香港是一座中产城市,得中产者得民心。

11月11日,新任特首林郑月娥的首份施政报告在立法会的致谢动议获得通过,扭转了2008年以来,特首施政报告一直遭否决的情况。这次施政报告获得议员致谢,一方面固然有泛民议员人数不足的因素,另一方面,对于中产阶级的“痛点”着墨良多,也是这份施政报告获得民心的主要原因。

林郑为中产提出的优惠措施包括交通补贴、重推政府资助旧楼维修,以及官商首置盘计划等。基本上招招瞄准了当下中产的痛点,也令这份施政报告获得香港回归以来第三高的民意支持度。

三招击中中产痛点

近年来,香港经济保持较低的失业水平,但中产的人工增幅普遍上并没有完全追上通胀水平。以交通费为例,港府作为大股东的港铁公司几乎年年加价,令许多天天坐地铁上班的上班族觉得苦不堪言,认为港府“很不地道”。

这次林郑推交通补贴,只要每月车船费超出400元以上,多出的费用可获25%补贴,平均每人每年可获补贴1000元。有关补贴不需要申请,只需透过八达通拍卡,补贴金额就会自动增值打入卡内。估算来看,打工仔每月上班22天,平均每天交通费超过18港元,就可以获得补贴。按这个标准,大部份跨区及过海上班的打工仔都可以受惠。

坦率地说,中产真正能受惠的金额并不多,只是措施给人观感不错,令社会看到特首对此事的上心。

再看重新推30亿元旧楼维修。这一招表面上似乎和中产无关,实际上关联度蛮大。

香港的私人楼宇有强制维修规定,即到了一定年限的旧楼,必须对外墙、结构、消防、水渠等进行全面的检修,以维持楼宇的安全和外观。如果业主不维修,最严重时整个屋苑的所有楼盘都会被政府“钉契”(即禁止买卖交易)。而如果业主自己掏钱维修,费用又不菲,对于不少业主来说都是不小的开支。

这些旧楼的业主,都是当年标准的中产。他们其中一部分早年买了不止一套私楼,到现在基本上已完成按揭还款,靠收租过得不错的生活。但如果要再投入一大笔资金做大维修,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租金回报率,因此这部分业主未必愿意做大维修。

但另一部分人可能只有一套房子,现在只想改善住房条件。这部分人有买新私楼的愿望,也有较强烈的维修需求。因为目前市场上的新盘价格普遍涨不止2倍以上,如果旧楼的业主想买新楼,就得卖掉旧楼,才能“再上车”。而旧楼的价格,与其外观、内部结构以及维修程序等息息相关。通常经过大维修之后,旧楼的价格都会出现较高的溢价,部分涨幅较高的,甚至能触及新盘的价格,方便旧业主换楼之用。

从上面的分析看得出来,要维修一个楼宇,最难的是统一业主意见。而政府资助维修,无疑是一个很窝心的举措,对不同的业主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再看官商首置上车盘。这招直接给当下年轻中产提供了买楼上车的机会。香港目前对市民有公屋和居室两种住房补贴措施。公屋针对的是草根阶层,居室针对的是较富有的中产。而在上述两者之间的较年轻中产人士,则两边不受惠!

比如月入3万多港元,在香港貌似可以过得不错,但根本就不符合“居屋”资格,想买私楼,又只能望楼兴叹。到头来只能租房子住,每个月得贡献近万元给业主(部分中产较青睐的一居室租金已普遍超过1.5万港元),再扣除交通、饮食、置装、社交活动费用等,其实所剩无几。

这次林郑推首置盘,针对的是在香港从来没有置业过的永久居民,只要单人收入不超过3.4万港元,二人或以上家庭收入不高于6.8万港元(介乎居屋收入限额和居屋限额上浮约30%之间),便可以参与这个计划。政府会提供约1000个“首置”单位供抽签,由于项目位处市区,位置算得上理想,因此令不少人有所期待。

香港中产:面临两极化的夹心层

林郑的施政报告,因为给了中产一些甜头,便获得不少民意支持。但如果细思一下,政府的措施其实只是治标,并没有治本。

香港中产阶层的本质问题在于,这个阶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分化,越来越多的人跌入所谓的“夹心阶层”,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有加速之势。而过往数届的港府和立法会,均未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

迄今为止,笔者还没有看到港府在防止中产分化方面采取任何有效举措,社会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乏善可陈。香港社会对“中产”的政策举措讨论甚多,但是不论是建制派,还是泛民议员,对于什么是中产,这个阶层究竟应该如何来划分,都没有清晰的界定。每个人都只是按自己对于中产的理解来提供政策建议。

在不少内地同胞的头脑概念中,香港是一个中产阶级城市。但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会刻骨铭心地理解到,最难界定的也是中产人。

在内地,“中产”很大程度上可以用金钱值来衡量,尽管各界没有具体的明码实价,但是拥有雪亮眼睛的群众,会在心里有一个大概的金额。比如,虽然每个城市发展不同,但是要说某个人工资月入3万或是5万人民币,大概大家不会反对把他归入中产一族。

在香港,情况就有些复杂。仅用金钱作为标准会显得落伍。比如根据长和(0001.HK)的年报,李嘉诚这两年的董事薪酬是1万港元(2013年以前每年只领5000港元)。显然,“诚哥”的收入不应该是中产水平,因为他每年从股票派息获得的收入就数以亿计。

又比如上届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自称是中产,所以理解香港中产的切肤之痛。但这番言论在香港引起猛烈批评,因为他的月薪高达30万港元,批评者称之为“不食人间烟火”、“精英意识太浓”,若这样都只算中产,大部分港人都需要政府“扶贫”。后来曾俊华辩解称,中产也可以指一种生活方式,未必只由薪酬定义,还引述部分文章说“喝咖啡的人是中产,或喜欢看法国电影的人是中产,我喜欢看电影或饮茶,与一般中产阶级的生活没有大分别。”这番解读当然又被人揶揄了一番。

其实在香港民间,最广泛的中产定义应该是买得起太古城的住宅。这个楼龄已经近40年的大型屋苑,迄今为止都是香港的蓝畴屋苑,其二手交易的价格和数量,一直是港岛楼市的冷暖指标。如果按能否买得起太古城的“心理标准”,最起码要月薪10万港元以上,才能算得上是香港中产。

近年来,随着私楼价格的暴升,香港市民逐渐有另一种共识:拥有一套价值500万港元的物业(相当于高档屋苑的一居室或普通屋苑的两居室),另外有100万至200万港元的流动资产,以及月薪在五六万港元,才能达到中产保障——请留意,这里只是一种保障。也就是说,如果无法维持上述标准,则处于中产下游,面临跌出中产之列的现实困境。而如果工资或是财务收入的增长,能超过上述共识标准,则属于高端中产,不仅有可能摆脱中产困境,更有可能向更高的富人阶层迈进。

从香港过去几年情况来看,仅靠工薪收入的中产,由于难有工资决策权,很难迈过上述中产困境。而且时间对这一群体越来越不利,一旦达到退休年龄而失去生活来源,这一群体的命运堪忧。

而早年买入较多物业收租,现在拥有较多被动收入的中产阶级,随着时间推移,则有望继续上移。此外,有较好商业基础的个体户,或是拥有一定资源的医生和律师,在香港社会也会有定价自主权,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向上游攀升。

从香港统计处的数据来看,这几年来,新楼价格不断攀升(换房成本将上升),子女教育费用和名目也不断增加,个人社交圈成本也在上升。100-200万港元的流动资产随时会被耗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香港车位价格急剧攀升,从几年前的数十万,急涨至过百万甚至大几百万;停车月租费用也从过往的一两千港元,急升至时下的近五六千港元。

在资本价格上扬,生活成本节节攀升的趋势之下,即便是月入十万的家庭,在扣除基本生活支出、房贷、物业管理、保险、强积金、税费后,如果再扣除父母赡养费和聘请外佣支出,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

林郑提出的首置盘计划,其标准是个人收入3.4万港元,家庭收入6.8万元便可申请。从这个标准亦不难看出,家庭收入6.8万港元在港府标准中已属于中产下限——实际上,林郑在今年竞选之初,曾经更明确地指出,“月入8万港元的中产,也买不起首置房……”。

施政报告提出的“首置盘”计划无疑会被港人争破头,但其实质意义和政府提供六合彩奖品差不多。即便如此,香港中产都收货,对该政策感觉有暖意,可想而知,香港的中产是有多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

只是中产阶层对这种甜头的满意度能维持多久?尚不知道。如果港府未能未雨绸缪,未能利用获取的时间窗口尽快解决中产的阶层分化问题,未来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