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农民工占50% 真要让他们做“接盘侠”?

去库存农民工占50% 真要让他们做“接盘侠”?
2017年03月16日 11:36 石头侃房

“两会”期间,李克强在总理政府报告中指出,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18亿平方米,2016年末为6.95亿平方米,下降了3.2%。同时,商品住宅库存下降得比较快,下降了11%。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确指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如今来看,农民工和农民在去库存的进程中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数据显示,去年有的城市农民工和农民买房占整个买房量的50%,有的县城达到70%。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2017年,要继续鼓励、引导农民工和农民进城安居,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继续推进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安置,解决三四线城市库存过多的问题。

那一年开始让“农民工去库存”

201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到,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会议通稿中,以下两段话值得高度关注:

1、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2、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从上述两段话来看,国家把“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作为了房地产去库存的着力点。具体做法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工进城落户更容易;通过改革公积金制度,把农民工、个体户纳入其中;通过财政补贴、退税或者税收减免方式,帮助农民工在城市里购房。

让农民工做“接盘侠”吗?

房价之于农民工,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价格鸿沟的难以逾越,相对高房价来说,农民工的收入不高而且波动性较强;二是价格之外还有很多歧视性的政策门槛。

比如,市民常见的公积金贷款对农民工来讲就是奢求,再有户籍限制影响信贷的投放,严苛的收入证明又是一道关卡。如果说价格隔阂主要靠发展的办法来弥补,卸下歧视的门槛就得靠改革的壮士断腕,来不得半点迟疑。

房子不是“为买而买”,而一定是“为住而买”,农民工买完房子之后怎么住,是能否安心、能否消除“无力感”和增进“获得感”的关键所在。

长期的安居乐业,与住房相配套的教育、医疗要跟得上,尤其是幼儿园、养老院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活的品质高下。医保、社保都跟得上,才能成为新市民,否则单纯的“洗脚上楼”,收入波动,没准还月供都会成问题。

当然,农民工不是“接盘侠”,鼓励他们住有所居,绝不是鼓励他们参与非理性的炒作。划定金融的安全线,设定政策的边界线,在去库存的同时,把握“去杠杆”的平衡性,广大农民工才能买得安心、住得放心、生活得舒心。

应当看到“去库存”的更广阔需求集中在农村,那里不仅聚集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蕴藏着中国经济巨大的回旋空间。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能动性,让他们分享到城镇化的幸福点滴,缩小城乡差距,事关经济全局与人的发展权利,改革者应当有所作为。

继续鼓励农民工进城去库存

目前来看,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仍以去库存为主。目前各地各部门应着力控制过热城市炒房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人口的持续流入是房地产市场的支撑,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需要加强城市的吸引力。可以加强卫星城市的建设,通过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小城市去库存。

另外,破解三四线城市楼市去库存难题,应改变思路,着力将已经由开发商加杠杆可能形成的风险分散化,由购房人、银行与开发商共同分担,使几近停滞的现金流激活,从而取得三赢的好结果。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则指出,房地产去库存要和城镇化相结合,支持、引导农民工和农民进城买房,新型城镇化是去库存根本途径、重要途径。

房价过快增长难逃被问责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60多座城市中有23个城市的商品房成交同比增加5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其中江苏扬州等一批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则在近几个月内保持上涨态势。

尽管“去库存”仍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主基调,然而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主题思路下,江苏的城市房价如果过快上涨,仍难逃被问责的境地。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省城市工作推进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针对苏南和苏北的两个三线设区市房价涨幅较大的情况,相关人士在会场便展开“就地约谈”,江苏有的城市已出现人才净流出现象,留不住人就留不住产业,房价如果居高不下,将对地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另外,江苏还将加强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监管,指导各城市因地精准综合施策,坚持去库存和稳市场、控房价、防风险并重,积极扶持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防止出现楼市的大起大落。

与此同时,江苏省将探索建立符合省情实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楼市的健康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