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薪92块,到如今的身价780亿!他如何逆袭成功?

从年薪92块,到如今的身价780亿!他如何逆袭成功?
2017年06月27日 09:55 新兴产业投资联盟

牛人总是悄悄地就把钱赚了,低调且努力!

有个来自中国山村的穷小子,16岁初中毕业打工,一年才挣92元。为了挣钱养家,他曾孤身前往泰国,没钱吃饭,靠着卖血度日。而如今,他以身家780亿排名中国富豪榜第十位,比刘强东、王石等富豪还有钱。

提起他的名字,很少有人知晓。不过,提起他创立的“红牛”饮料、北京华彬国际大厦、北京沃德兰乐园等,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这些项目的持有者。

他就是红牛创始人——严彬。

从一个落魄异邦靠卖血求生的青年,到富甲一方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从一个下乡插队的知青,到游走于中泰高层的巨贾;这个当初贫困潦倒的穷小子,是如何一步步修炼成身家百亿的“红牛之父”的?

穷到靠卖血度日

1954年,严彬出生于山东的一个贫穷家庭。在这种环境下,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严彬就注定了要过艰苦的日子。

1970年,16岁的严彬初中毕业。作为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他来到河南省林县插队。

在这个与山西交界的极贫困地区,他干了整整一年,但最后只得到了92元钱。这一年他天天吃的是红薯,没见过几眼白面。“太害怕贫困了”,严彬说。于是,他选转而去泰国寻找新的生路。

然而,初到泰国,现实也一样残酷。

刚到泰国,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严彬就在曼谷的街头流浪,一个星期就把从家里带的干粮吃没了。第八天,他饿迷糊了,恍惚中被人拉到一个隐秘的诊所去卖血,“报酬是100泰铢,外加一盘炒猪肝。”

所以,当找到一个肯收他打工的老板时,老板问他要多少工钱,他的回答很简单:管饭。

当时,与严彬一起在唐人街打工的学徒中,还有两个来自昆明的大陆人,他们三人都吃得特别多,而身为北方人的严彬比那两个南方人更能吃。老板娘不高兴了,说:北方佬吃得真多!

见老板娘这样说,严彬只好每顿就吃一碗,然后自己拿工资去买米,煮熟后用酱油拌着吃。

虽然在异国他乡很辛苦,但严彬深知“穷人孩子早当家”的道理。打工期间,严彬手快、眼快,有眼力见儿,特勤奋。别的学徒都是睡到8点钟才磨磨蹭蹭起床,而他5点钟就起来打扫院子,做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结果,不到两个月,他就被老板任命为经理。

正是因为严彬身上这种常人没有的毅力和坚持,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30而立之时,严彬于泰国创办了华彬集团,主要经营物业、旅游、国际贸易等业务。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华侨中非常有实力的企业。

然而,严彬的第一桶金却不是来自于华彬,而是来自于1989年的房地产。

20世纪80末至90年代初,泰国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很多投资客纷纷涌入曼谷,试图在这片流金土地上捞上一把。

当时在1989年,严彬看中了曼谷的一栋楼,于是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而在这场“淘金大战”中,严彬赚了整整一栋楼,这也就是现在曼谷市中心的华彬大厦。

严彬说:“每个成功人士的第一桶金都是最艰苦的,我真正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1989年的房地产,那一次的房地产赚了那一栋楼,现在这个大楼还在曼谷的市中心,虽然装修老一点,但是历史的见证。”

“冒险家”的投资之路

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往往骨子里都有着冒险精神,严彬虽然低调,然而他的每一次投资,都是一场豪赌,虽然这赌局经过了缜密规划。

1995年,严彬开始回国投资。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在北京买下了一座烂尾楼,这座楼的建设拖了12年之久,是当时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

为了建好这座楼,严彬找到一位商业银行行长贷款。

只是,这位行长不无揶揄的说:“这楼在长安街旁立了12年了,谁要是还能把它建起来,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加之当时中国还未实行房改,房地产市场还无从说市场化、商品化,其运作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但严彬不信邪,靠着坚持与毅力,最后还是赌赢了。

在建这座楼时,华彬一天上下往返20次,检查每一层,看为什么出问题。也正是这份勤奋和认真让成功之母眷顾了严彬。

现如今,这座楼是北京CBD的顶级商务楼,名叫华彬国际大厦,门口常年摆放着宾利和劳斯莱斯,常见各国政要、公司董事长、名人出入,泰国驻华使馆也曾设在大厦内。

1995年,除了投资烂尾楼后,严彬回国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把“红牛”带入了中国市场。有人认为他就是红牛的创始人,其实,他只是将红牛进入中国的牵牛人。

严彬结缘红牛,可以说是纯属偶然。

1995年3月,严彬从北京飞回曼谷,一下飞机就赶往公司开会。助理递上一瓶金罐饮料,喝了几口后,严彬当真一个下午都精神抖擞。后来他得知这是出自华裔商人许书标的“红牛”,号称运动功能饮料,有提神醒脑、补充体力之功效。

严彬马上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早在1982年,奥地利第一富翁迪特里希去曼谷时就发现了红牛,震惊于红牛的威力,随后跟许书标签订了战略协议,“创建奥地利红牛”。此后15年,红牛在欧洲卖得非常火。

“既然红牛在东南亚、欧洲和澳洲那么火,为什么不进入中国市场呢?”严彬当即决定吃下这块大肥肉。

恰好许书标正计划进军大陆市场。相差30多岁的两个人一见如故,当即达成了合作共识。

于是,1995年,严彬在深圳成立中外合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

“红牛”功能饮料诞生在泰国,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发明这种饮料之初,正是泰国经济开始起步的阶段,这种以各种营养成分巧妙配合,能够提神醒脑、补充体力、口感好的饮料,很快就博得了当地人们的喜爱。

在世界功能饮料行业中,“红牛”以销售总量和进入国家(地区)最多而闻名。先后在东南亚、中欧、澳大利亚等地逐步扎根。其中,仅仅在泰国一地,年销售量就达到了10亿罐。

当年“红牛”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还没有能量饮料的概念,因此有关部门将“红牛”饮料定义为“特殊用途饮料”。

但凭着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全球战略眼光,严彬毫不犹豫的耗费两亿人民币用于市场推广!初期可以说走的很艰难,随着“困了,累了,喝红牛”,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让红牛一火火了十几年。直到今天,红牛依然是功能饮料界的泰山北斗。

严彬说:“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是第一位的。你不会做市场,不会看到你自己的消费人群,不会找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什么都是假的。”

而后,红牛经常出现在各种体育盛事中,极大的提高了曝光率,这才真正红遍中国大江南北。如今,红牛已成为中国最大、实力最强的功能性饮料品牌,囊括了中国功能性饮料80%的市场份额。

当然,严彬的投资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曾遭过重大挫折。1994年的时候,华彬集团向昌平南口镇承租1000多亩土地,兴建沃德兰乐园,该乐园建成将成亚洲第一大的乐园。然而该项目最终却因未曾公开的原因而夭折,成为亚洲最大烂尾楼,随着2013年开始拆除,曾经的童话也终于梦碎,也成为严彬永远的痛。

坚持不上市

经过20多年的时间,在严彬的带领下,华彬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集体育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度假、功能饮料、国际贸易、房地产及物业经营管理、矿产资源等多种产业的跨国投资集团公司,并在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国都设立了分支机构。

把一个公司做到那么大,按理说都会谋求上市,但严彬却坚持不上市。

“企业责任更多,有些人辛辛苦苦攒了一点钱,别去玩股票,好好干点实业的事都好。”严彬如是说。

即便拥有巨大的财富,严彬仍然低调。其实只要他想,一个电话就可以去美国打高尔夫,法国农庄品红酒,韩国济州岛垂钓。

但在严彬眼里,坐奢华的宾利、高档的私人飞机,和坐70年代的自行车无异,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严彬也有自身的遗憾,正如他自己所说“最不成功的是我自己的个人问题,人家说我是金牌王老五,钻石王老五。我也想通了,有取有舍,不能什么事的光环都在你严彬头上,老天爷是公平的,失去家庭我承受得了。”

站着睡觉的工作狂

牛人总是悄悄地就把钱赚了,低调且努力。

● 勤奋!站着睡觉的工作狂

严彬曾说过,“我5点就起来,早起脑子才清楚,我属马的,马睡觉是站着睡”。对严彬来说“1分钟的成本是人民币40万”,每秒甚至比黄金还贵,因此,生活中,一分一秒他都不愿意浪费,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是站立着的。

● 把握消费人群

严彬对市场敏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市场敏感书里是没有的,关键是你是不是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很冷静地去看待市场,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是第一位的。你不会做市场,不会看到你自己的消费人群,不会找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什么都是假的。”

● 用人不拘一格

严彬认为“年轻经理人有朝气、视野广泛、善于学习,观察敏锐透彻、想象丰富新奇、勇于弃旧图新、善于随机应变”。

因此,严彬喜欢启用年轻人,并且往往能收到奇效。

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招兵买马。1200多人中选10个人,方伟忠成为了10人中的一人。在严彬的培养下,从士兵到元帅,方伟忠仅花了8年。2003年,严彬决定任用当时年方33岁的方伟忠接任红牛中国区执行总裁,事实证明,严彬的而选择是对的。在方伟忠刚刚接任的短短3个月内,“红牛”的销售量便奇迹般冲到历史最高峰。

在成功企业家的背后,往往都是不为人知的勤奋刻苦。他们的历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他们能成功的原因有时候仅仅只是那在常人看来的所谓的“固执”,但殊不知“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注:本文内容整理自华夏收藏网、荔枝网、科技创业内参、摩登先生、正和岛、齐鲁财富网、大河网等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