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命的部门出炉,证监会创新部正式解散!

最短命的部门出炉,证监会创新部正式解散!
2016年08月17日 17:42 一条财经

【“一条财经”(微信ID:ytcj123)提要】

撰文:五月流星

►据报道,成立仅两年多的原证监会创新部正式解散,编制归内审部,成为证监会内最“短命”的部门。

►此前,互联网金融的众筹被正式划到证监会的监管范畴,归创新部监管,但是随着创新部解散,在当前还未出台相应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的情况下,众筹是否会再次陷入无人监管的状态,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正文】

据报道,成立仅两年多的原证监会创新部正式解散,编制归内审部,成为证监会内最“短命”的部门。

众筹又将成为“没人管的孩子”?

此前,互联网金融的众筹被正式划到证监会的监管范畴,归创新部监管,但是随着创新部解散,在当前还未出台相应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的情况下,众筹是否会再次陷入无人监管的状态,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最短命”部门遭解散

创新部是在2014年2月证监会机构大调整时与债券部、私募部和打非局一起新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金融监管形势,解决监管真空等问题。

按照证监会公布的情况,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承担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政策研究、实施协调等工作;研究证券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推动证券期货市场业务创新试点,拟订相关工作指引;研究资本市场互联网创新活动;协调制定证券期货市场中跨市场创新业务和产品的监管规则;牵头会内各部门支持各地重大经济金融改革和试点工作;承担金融创新领域的部际协调工作。

创新部成立仅两年多就遭到解散,编制归内审部,成为证监会内最短命的部门。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届监管层的监管思路的转变。

无视市场规律 专家一样被打脸

说起创新部,就不由得让人想起去年股灾期间,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事。

去年9月16日下午,A股市场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中莫名出现了千股涨停。收市之后三个小时,中纪委官网发出消息,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说来也奇怪,一个专家级的领导落马如何成了利好的理由?

作为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曾不断督促券商关注创新业务,推动基金业务创新,多次召集券商高管学习互联网企业。张育军被外界冠以“创新型官员”称号。此后在A股巨幅震荡的救市行动中,张育军频频露面,也曾被称为“救市队长”。

不过这个“救市队长”称号却是有些讽刺的意味。有关人士分析,在去年的股灾中,张育军在监管层面存在一定的责任。在牛市启动之初,张育军主抓的创新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包括券商两融以及场外配资,但从4月以来,张育军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开始出现明显转变,随后暴力去杠杆开始引发A股巨幅震动。

张育军可以算是证券行业的权威,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执掌过上海和深圳两大交易所帅印的官员。同时,他还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学位,硕士则毕业于被称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五道口金融学院。但是,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无视市场规律一样会被反复扇脸。去年,监管层暴力清理场外配资,结果不仅让资本市场损失了数十多万亿元的财富,还使A股市场从有利于改革的牛市变成了奄奄一息的熊市。

监管趋向稳健 思路转向“从严”

这一届的监管层更加稳健,不冒进更不搞单兵突进,但是监管力度却是日趋严格

上月,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谈到,过去是以呵护为主,监管环境以松、宽、软为主,现在要回归监管本位,从严治理。从中可知,证监会的监管思路已经转向从严监管。

李超指出,近期要抓的主要工作有三方面:

一、尽快完成证券经营机构业务和组织架构体系,形成行业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哪些业务要放弃,哪些要继续扩张或收缩,证券公司都应以自觉地方式完成。机构子公司数目众多的,管不了、管不好的,都可以进行整合。确保2016年底前,合规、风控全覆盖。尽快建立机构层面的异常交易监控机制。

二、全面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运作、强化投行业务管控。现阶段给予一定的缓冲期,不是要将通道业务全停掉, 要逐步压缩通道业务规模,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要强化投行业务的内部管控。

三、依法从严监管,加大违法问题的打击力度。要适应监管新常态,在加强监管的环境下,对仍然不收手的机构采取严厉的措施; 特别是欺诈、严重不履职、不尽责,要严肃处理;对表现恶劣、问题严重、履犯的机构投行业务牌照可考虑收回牌照的措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