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了!民生假理财忽悠的16.5亿资金流向了……

终于知道了!民生假理财忽悠的16.5亿资金流向了……
2017年04月27日 22:50 投资观察网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投资观察网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投资家

investjia

民生银行,又出事了,这回“讨债的”上门了!

4月27日上午10点,百余名维权客户来到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示威,要求民生银行赔偿被骗取的资金。

维权客户表示,民生银行原定今日与受害维权客户们签订对付赔偿合同。

但前天民生银行忽然告知维权客户,合同签订要推迟至下周再议,经昨天维权客户再次商议,民生银行通知周五再签订合同,由此引发维权客户今日活动。

这次行动距离4月20日民生银行同意7月底前兑付本金刚刚过去了一周。

真相:巨额资金流入房产

在今日(4月27日)召开的民生银行2017年一季度投资者交流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介绍了该行北京航天桥支行案件相关情况。

据其披露,截至目前,经民生银行工作组逐笔与客户登记核实,涉案金额约16.5亿元,初步估计涉案金额不会超过媒体所报道的数字,涉及客户约150余人。

除张颖外,另有个别支行员工正在接受公安调查。此前媒体报道涉案金额达到30亿。

据民生银行披露,依据目前初步掌握的线索,此案系张颖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作为资金归集账户,编造虚假投资理财产品和理财转让产品。

其本人或指使支行个别员工寻找目标客户,非法募集客户资金用于个人支配,有一部分用于投资房产、文物、珠宝等领域,所募集资金未进入民生银行账务体系。

目前民生银行配合公安部门对涉案账户予以冻结控制,查封了犯罪嫌疑人部分现金、财产及物品,初步判断未来产生的损失在可控范围之内。

民生银行还特别说明,航天桥支行案件与票据业务无关。

事件的起始是:

近日在贯彻银监会“三违反”检查中,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根据客户反映的信息排查发现,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使用伪造的理财合同和银行印章,骗取客户的理财资金。

民生银行明确这是一起由个人道德风险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涉嫌违法犯罪,并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于4月13日将张颖带走调查取证。

4月14日公安部门对张颖执行拘留,予以立案调查。

通过此案件,民生银行也进行自查和深刻的反思,认为造成此案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个别基层单位内控机制和内控管理存在漏洞,合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合规体系建设和合规文化培育也有待持续强化。

 

二、个别人违反制度,违规操作是此案件的主因,也反映出分行日常业务检查的力度和频率不够,检查的及时性不强,对风险隐患缺乏必要的敏感度。

 

三、分行对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防范和制约作用,特别是对关键岗位和人员的道德风险管理有所缺失。

中央定调重拳连击, 一场金融监管风暴正在袭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在会上的最新表态。

事实上,2016年7月份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多次强调防风险的重要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央态度明确,而作为金融领域的主要监管者——一行三会,最近连续重拳出击,落实中央部署,严防加杠杆炒作和交叉性风险,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套利。

中央定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把住了发展大势。

习近平同时指出,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

中央反复强调防控金融风险,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监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兴业研究的分析师孔祥认为:

金融机构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天然有扩充杠杆、配置高风险资产的冲动,这将显著增加银行机构风险。

监管部门应该通过设置各种监管指标,制约金融机构上述行为,维持整体风险水平的稳定。

还有专家表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挑战不小。

过去几年,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但金融机构仍在快速扩张的现象,银行之间的同业行为变得频繁,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下,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情况,出现了一些监管盲区。

一行三会齐出手,瞄准“去杠杆”

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是常态,但像近期这样,一行三会同时“重拳出击”的情况却较为少见,这显示出了金融领域去杠杆的决心。

一季度,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评估(MPA)正式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银监会近期连续发文警示风险、强化监管,提出要严防“三套利”、整治“四不当”、防范“十风险”,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严控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

证监会4月21日宣布,修订现行期货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将期货公司最低净资本要求提高至3000万元,并对一例违法买卖股票行为开出近5亿元的罚单。

保监会网站4月23日公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了当前保险业风险较为突出的九个重点领域,并对保险公司提出了39条风险防控措施要求。

此外,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抬升,也被认为体现了温和去杠杆的意图。一季度,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等先后上调。

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近期“锁短放长”的做法能够抬升银行负债成本,压缩同业套利空间,进而有助于金融去杠杆。

总体来看,在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变化,保持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同时,三会则针对各个行业、各个市场挤泡沫、降杠杆。

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推动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去杠杆”引发阵痛?引导市场预期很重要

“去杠杆”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毋庸置疑。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相关调整也会伴随着压力和阵痛。部分金融机构对形势变化存在一定的不适,有的产生了一些担忧。

在当前各市场交叉风险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一点风吹草动所引发的市场预期一致转向,就很容易导致市场出现混乱,甚至“踩踏”。

最近几日债市和股市出现的波动就是值得关注的苗头。因此,金融去杠杆若想持续推进并取得实效,就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握好节奏,实现“在线修复”。

这其中,引导市场预期尤为关键,而货币又是引导预期的总闸门。

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变化相机而动、张弛有度,就能有效对冲压力。

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大局,为进一步推动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

金融监管大方向已定,

不要因为一时的寒风,

而忘记春天正在前方!

来源:中国证券网、北京时间、腾讯财经(financeapp)

平台测评,实地走访,CEO分享,福利发放,关注海椒妞的网贷日记,带你一起近距离接触网贷平台,投资理财安心又开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