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关键词、对标谷歌的中搜网络,又送别了一家做市商

贩卖关键词、对标谷歌的中搜网络,又送别了一家做市商
2016年09月09日 13:19 金融街侦探

作者:缪凌云

野马财经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9月8日,中信建投发布公告称,自2016年9月9日起,公司将退出为北京中搜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搜网络,430339.OC)提供做市报价服务,作为中搜网络的主办券商,中信建投最终也选择了离开。

而就在不久前,中信证券、恒泰证券、东方证券已经分别发布公告,称退出中搜网络做市。

去搜索化

2013年10月29日,中搜网络的挂牌申请获得通过,成功登陆新三板。财务数据显示,中搜网络2012年营业收入32428.39万元,同比增长28.4%,净利润4121.26万元,财务状况良好。然而,其接下来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2013年亏损1.42亿元,2014年亏损1.29亿元,2015年亏损1.22亿元,2016年上半年亏损0.99亿元……

其实,为了解决这一局面,中搜网络也作出了许多努力,一方面,分别于2014年7月,2015年1月完成两次定向增发,共计筹集资金2.998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2012年,中搜网络将PC业务砍掉,试图推动“第三代搜索”。

(中搜网络对“第三代搜索”的概念是:以本公司第三代搜索引擎为代表的知识图谱化的新一代搜索模式。与之相对,第一代搜索指上世纪90年代以Yahoo为代表的目录式搜索模式;第二代搜索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以链接列表模式显示搜索结果的关键字搜索模式。)

上图为中搜网络CEO陈沛

不过“第三代搜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效果,亏损也在继续。直至2016年5月20日,中搜网络董事长兼总裁陈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承认,中搜的第三代搜索在搜索市场已经失败,现在正在“去搜索化”。

而且,野马财经新三板研究中心注意到,早在2004年,陈沛就曾提出过“第三代搜索引擎”的概念,称百度、谷歌都属于二代产品,同时,那时的中搜网络已经推出了产品“网络猪”,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去搜索化”却成了这家公司的最新动作,令人唏嘘。

曲折资本路

中搜网络一开始并没有选择新三板,最初的目的是海外,为实现境外上市,甚至涉及了红筹架构。

据新三板挂牌时公开转让书介绍,陈沛、陈波以及相应投资机构为实现搜索业务境外上市,在开曼群岛设立了特殊目的公司China Search Inc.(“CSI”)。CSI的境外红筹架构主要是以CSI控股国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搜软件,并通过中搜软件协议控制中搜有限和中搜信息(目前为中搜网络的全资子公司)以实现境外上市的目的;其中,中国网2009年时持有中搜软件7.53%的股权。

2009年下半年,陈沛、陈波与CSI的其他股东以及中国网协商一致,决定放弃境外上市计划并回归国内A股创业板上市,并将中搜有限确定为国内A股上市主体。

不过最终,中搜网络挂牌新三板。

而且,登陆新三板后的中搜网络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新三板挂牌一周年之际,中搜网络创始人兼CEO陈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希望创业板能够尽快地欢迎互联网公司,也希望中搜尽快成为从新三板转板到创业板的第一股。

不过,2015年6月,在采访陈沛后,创业邦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中搜网络:上新三板是一个最对的决定》。

上图为中搜网络股价走势

当然,中搜网络在创业板也有过春天,例如上文提及的数次成功定增,已经足以让诸多新三板企业眼红,又例如2015年3月,其股价一度达到49元。

贩卖关键词

2016年8月13日,中搜网络发布停牌公告,停牌前,股价为2.12元,较49元的高点暴跌95.6%。此外,在短短数月时间内,做市商也纷纷弃之而去。

2015年11月,中搜网络还曾推出一份5亿元额度的定增预案,只不过至今尚未完成,且15元每股的价格,已经不现实。

更加重要的是,中搜网络要面对的,远不止财务与资本的麻烦。

6月,本该落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创新层挂牌公司最终名单中的中搜却并未出现。此次公告显示,北京中搜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客户和投资者举报反映其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内控不合规等问题,根据《分层管理办法》规定,将其调整出创新层挂牌公司名单。

对于公司被调整出创新层,陈沛在接受金融界网站采访时表示:“尊重监管机构,公司会自觉接受和提升治理”。

而中国网报道,在举报背后,是关于“贩卖关键词”的109条诉讼。

中国网引用相关人士话语称,大约在2011年,中搜网络开始用“关键词”盈利的初期,曾在宣传上下足功夫。“页面需要人工制作,中搜则将此分包给其他公司,一共人工制作了约20万个页面,并四处路演。”他回忆说,“一个页面卖八千元一年,三年起售,在路演中他们承诺可以提高客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据他所述,彼时一场路演,最多销售了两千万元的‘关键词’。

然而,为销售“关键词”,中搜使用了各种手段,比如在客户回去几天后,或许会接到中搜员工伪装成其他客户电话说,“听说你们买了中搜的某个词,转让吗?我们愿意花五万一年买,急需。”在他看来,中搜网络正是利用客户急于获利的心态,“诱使”其签署合同。

该人士告诉中国网,由于中搜网自身访问量不佳等原因,“关键词”的效果其实并不尽人意,路演中所承诺会达到的收益实质上无法实现。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输入中搜网络全称共搜到109条记录;其中包含“关键词”字样的,共63个结果……

8月13日停牌公告中,中搜网络称原因为筹划重大事项,这会成为其翻身的契机吗?

野马财经是专注于金融创新报道的新媒体,涉及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等领域,致力于成为财经金融领域领先的新媒体机构。(微信搜索:野马财经,或者ID:ymcj8686 添加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