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丰专题】债转股方案即将发布 关注概念股

【巨丰专题】债转股方案即将发布 关注概念股
2016年08月29日 13:53 巨丰投顾

据权威人士透露,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债转股方案有望近期出台,最快可能在9月中下旬。方案将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商业银行或是主导方之一,首批试点银行可能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专家认为,债转股和国企改革推进的节奏和力度可能会超市场预期,“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和市场化定价等将成为最大看点。下面巨丰带领投资者认识债转股提前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一、债转股什么意思?

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

二、为什么要实施债转股?

在经济下行期,债转股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二是帮助企业去杠杆,减轻经营压力。

三、债转股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债转股的模式大致分为:

1、直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券转变为对企业的股权。

2、银行将企业债券卖给第三方,第三方再将这笔债权变为股权。

3、银行将股权交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银行再从资产管理公司处获得股息和分红。

四、债转股有过先例吗?

我国债转股历史始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1999年,为处理国有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我国政府相继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下文简称AMC)分别对口建行、中行、农行和工行四大国有银行,将四大行1.4万亿坏账剥离。财政部作为唯一股东向四大AMC各注资100亿元,并担保四大AMC向央行再贷款融资5700亿元,四大AMC再向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发行8200亿金融债券,以此作为全部资金按照面值购买四大行的不良资产。

五、本次债转股有什么特点?

1、坚持市场化原则

多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不同,本轮债转股体现出市场化原则指导下债权人的选择能动性上升;与彼时面值划拨不同,本轮则体现出定价的谈判与自主协商让债权人公平受偿的可能性上升。

实际上,“债转股”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上世纪90年代,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并接收相应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对其中约4000亿元不良资产实施了债转股,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企业负债率显著下降,利息负担大大减轻,经营尚可的企业直接扭亏为盈。

2、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

商业银行将在本轮债转股中担任“重要角色”。农业银行行长赵欢近日在该行中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支持“债转股”政策,并称此举将带来新的资金渠道。

华泰证券分析人士认为推动市场化债转股,需要使流动性维持相对宽松状态,避免债务价格、股权价格以及资产价格显著下跌,影响债转股方案落地。另一方面,市场化债转股方案启动,银行及其他债权人很可能成为主导方。由于债转股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产生压力,央行可能会采取措施缓解银行业资本补充压力。

3、企业将来自产能过剩行业

市场人士预计,债转股企业将会从煤炭、钢铁等领域中选择。中投证券认为,截至目前,煤炭、钢铁、有色等三大产能过剩行业中,东北特钢、中钢集团、渤钢集团、广西有色、云煤化集团等企业的债务问题仍悬而未决。整体来看,上述企业对债务问题均暂未推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中钢集团、渤钢集团能推出债转股方案,过剩产能债务问题有望破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现阶段钢铁行业具备推进债转股的条件,目前钢铁行业负债率超过70%,虽然负债水平略高于1998年水平,但政策性的限制贷款投向自2013年便已启动,商业银行风险预期已较充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选择以试点形式推行债转股,很大部分原因是要避免风险传导,本轮债转股不会大面积铺开。在推进债转股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逃废债情况的发生,且不应将债转股作为化解不良资产的主要渠道。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本轮债转股政策主要处置银行贷款、排除僵尸企业。面对债务风险积累、产能过剩行业运营困难的环境,对有后续发展潜力企业(国企为主)实施债转股,僵尸企业不予救助;即使涉及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的债务处置,也应以骨干企业为主;债权以银行贷款为主。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债转股的成功实施需要一系列条件配合:第一,需要专业化的资本进行运作和对接;第二,退出需要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好转的配合;第三,需要对转股的目标债权进行严格甄别。乐观的情形是经济环境配合,专业化的资本对于有前景企业的关注类或正常类贷款进行转股,成功运作之后顺利退出。

六、债转股有哪些利弊?

(一)、利好

1.对银行的意义

而言万亿规模远远超过市场之前预期,3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银行潜在不良。不良的生成率将持续下行,下降幅度达到8%。虽然利息收入可能减少600亿,但是拨备节约1500亿,增加净利润900亿,相对1.3万亿净利润而言,增厚净利润7%左右。另外与其将这笔资产转给AMC,银行自己做可以避免大幅折价转让。等待经营改善、时机成熟,银行再择机抛出,收回资金,甚至还有可能盈利。而当前不良资产处置是买方市场,资产包出售价格低至三折左右。

2.对经济的意义

按照我国的债务周期,目前处于违约多发期,企业偿债率高于121%(偿债率=当期本息支出/当期新增收入),企业违约,银行体系不良持续攀升,恶性循环,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滋生。而今,借助持续的债转股后,国企杠杆率将明显下降,企业财务负担减轻,经营效应必然好转。企业本息支出减少,企业违约概率下降,银行不良生成率下降,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出现。

此外,债转股为企业改革提供了契机,可借此推进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上一轮的经验,AMC并未实质参与企业经营,其实是“被动等待”策略,如果由银行(或其指定实体)真实拿到股东权利,然后大刀阔斧“修理”企业,弥补其公司治理方面的重大缺陷,那么企业公司治理可以得到改善。

3.对市场的意义

在企业去杠杆、银行不良上升、注册制等股权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债转股在推出时点和政策支持力度上均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债转股的逐步落地将形成一箭三雕之效,给周期性行业龙头、AMC、银行等带来新契机。但在不良贷款损失全面明朗化且解决方案到位之前,银行板块难以出现可持续的估值重估

(二)、债转股的风险

1.如果债转股仅仅只是针对“非不良正常贷款”,银行连由于债转股所带来的会计处理获得报表粉饰的好处都丧失了。正常类贷款在债转股的过程中,由于债权转股后原债权不再产生利息收入,因此会造成银行利息收入的减少,从而影响当期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及总资产収生相应减少,同时会由于对于股权资产400%的风险权重使得资本充足率受到影响。此外,银行直接进行债转股受限于过高的股权风险权重比,会增加银行资本金占用。债转股后,不良资产回收周期拉长,降低银行的资本周转率,未来退出机制仍不明朗等都会使银行慎重对待债转股。

2.若政府注资,货币超发风险或随之而来,如99年我国剥离不良资产时,央行再贷款投放量超过6000亿元,而当年基础货币仅3.3万亿,占比约达18%。若政府不注资,信用风险或转化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而增加金融系统性风险。债转股过程还涉及到银行、企业、实施机构,这三方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企业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银行或许心存侥幸,等待政府伸出援手。三方合谋也可能令财政最终不得不兜底。

七、有哪些相关个股?

在A股市场中目前而言有实施意义的行业预计应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投资者可以关注:

A股市场中建议关注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招商银行(600036)等已入选第一批试点.

煤炭行业可以关注:山西焦化(600740)、大同煤业(601001)、中煤能源(601898)、西山煤电(000983)。

钢铁行业可以关注:首钢股份(000959)、沙钢股份(002075)、方大特钢(600507)、三钢闽光(002110)。

水泥行业可以关注:上峰水泥(000672)、同力水泥(000885)、冀东水泥(000401)、中材国际(600970)、福建水泥(600802)、万里石(002785)。等相关产业的龙头个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