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基本面无法解释的品种:国债期货八连跌

又一个基本面无法解释的品种:国债期货八连跌
2017年05月10日 22:34 对冲研投

近日在强监管背景下债市情绪也异常的脆弱,受CPI上行、流动性收敛、国债招标不理想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债期货出现连续下挫,五年、十年国债期货更是实现八连跌。截至5月10日,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收盘跌0.43%,盘中最大跌幅0.58%;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收盘跌0.45%,盘中最大跌幅0.54%。

与此同时,由于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债调整幅度比国开明显,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10收益率上行6.75bp触及3.70%关口,10年期国开活跃券170210收益率上行4bp报4.3950%。市场的交易员表示,现在债市感觉是情绪很弱地等待冲击,要没冲击就慢慢磨底。

债券现货全景:银行同业监管趋严,回购利率持续上行

资金面方面,5月10日银行间资金面较上日有所收敛,主要回购利率多数上行,利率互换全线上行。Shibor再现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涨0.71bp报2.8270%;7天期Shibor涨0.67bp报2.9300%;14天期涨0.53bp报3.3805%;1个月期涨0.22bp报4.0463%。

交易员表示,央行早先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并开展抵押补充贷款(PSL)操作投放流动性,但单日来看仍为净回笼彰显央行中性态度,5月中下旬流动性料仍趋于收敛,资金价格大幅走低概率不大。据了解,在连续三天暂停逆回购之后,央行今日再度恢复公开市场操作。

5月10日,在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476亿元的基础上,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14天和28天品种的交易量分别为900亿元、100亿元和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和2.75%,与前期持平。

鉴于今日有1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公开市场单日实际净回笼资金800亿元。此前,央行已经连续三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今日公开市场到期量增加,故央行动态调节,通过PSL和逆回购双管齐下注入流动性,且第一时间在早间公告启用PSL,显示出央行维稳资金面的意图。

华创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表示,今日逆回购到期1900亿,央行有部分资金回笼,市场对监管和资金面的担忧依然主导着债券市场的调整。预计随着银行同业业务监管趋严,监管会逐渐做到穿透管理,消化存量风险,外加银行负债端成本利率的提升,银行资金赎回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建议投资者继续谨慎操作。

一级市场方面,财政部5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高于二级市场水平,需求不足。财政部5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3.6602%,边际中标收益率3.6961%,投标倍数1.83。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中,5月9日5年期国债最新收益率为3.5921%。当市场都聚焦国内监管之际,天风固收却认为,美债已悄然再破2.4%,综合各驱动因素及前期走势来看,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压力。

回到国内,中债收益率已预先经历一轮调整,因而受美债牵引角度的压力并不突出;但需注意,随着6月加息确定,央行可能再度上调政策利率以引导中美利差稳定,则短端利率仍将上行。

国债期货实现八连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3.70%关口

受强监管背景下,流动性收敛以及国债招标不理想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债期货合约出现八连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收盘跌0.43%,盘中最大跌幅0.58%;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收盘跌0.45%,盘中最大跌幅0.54%;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债调整幅度比国开明显,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10收益率上行6.75bp触及3.70%关口;10年期国开活跃券170210收益率上行4bp报4.3950%。

对于近期国债期货大幅回落,新湖期货分析师李明玉表示,最近的行情是监管趋严所主导的,再叠加联储加息概率增加推动国内央行变相加息预期同样利空债市。当前,政策监管风险的演绎仍将会延续,目前还看不到放松或者说暂缓的迹象,加上未来资金面偏紧的预期和偏悲观的交易情绪,国债期货弱势仍将延续。

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近期的行情无法用基本面因素来解释,虽然基本面有转弱的迹象但是仍处于不断验证的阶段,整体看短期基本面对债市的支撑有限。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表示,由于5年国债中标利率3.6602%,较昨日市场价上行近4BP,显示配置机构对于后期债市的谨慎,10债收益率达3.69%,达到我们年初3.6%目标。

5月10日,十年期国债期货T1709一度下探到93.56。当前市场已非基本面因素可以解释,预计政策风险演绎还将持续,加上偏紧的资金和交易情绪,不排除收益率会继续上行10-20BP。但当前机构仍处于自查阶段,监管实际落地或有缓和空间,危中有机。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CPI同比涨1.2%重回“1时代”,预期涨1.1%,前值涨0.9%;PPI增速降至6.4%,连续两个月下滑,前值7.6%。

九州证券邓海清分析称,4月CPI的温和回升、以及PPI的高位回落,都将赋予政策层更强的信心去杠杆,投资者应该警惕激进化去杠杆导致实体经济回落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叠加风险。

邓海清表示,年初提出的“股市健康牛、债券震荡市、人民币逆袭”的逻辑遭遇不确定冲击,警惕金融市场下跌与经济数据回调的叠加投资风险,这是日趋逼近的隐忧。短期仍是监管去杠杆压力和货币资金稳健略偏紧的格局冲击债市,但利率债特别是长端和政金债的调整带来的配置盘介入机会也逐步显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