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客专栏 | 豆粕继续下跌,天气炒作是否结束?

研客专栏 | 豆粕继续下跌,天气炒作是否结束?
2024年06月13日 20:03 对冲研投

文 | 刘慧华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核心观点

6月美国无天气炒作。7-8月仍不确定。

天气炒作并不是一定发生,历史上单产小幅波动或上调时,美豆生长季的行情仍会下跌,且大多从6月开始。

中国供应压力或将持续至8月,施压现货和豆粕基差,在上游无天气支撑下,共同施压市场持续偏弱运行。

DCE豆粕将考验3400左右的支持,若天气持续向好,重心或进一步下移。不过天气变数大,需谨慎操作。

若天气有干旱风险,此轮弱稳后(成本线附近),仍有进多机会。

美国6月无天气炒作

5月虽然降雨多,拖累了播种速度,但从历史看,整体播种速度正常,且降雨改善土壤墒情,美豆优良率开局良好。6月降雨减少,利好剩余大豆的播种。土壤墒情好,少雨并不会导致干旱,且预期中下旬产区大面积有适量降雨,可以说6月天气炒作落空。

一般而言,美豆生长季行情易受天气扰动,且8月的天气对大豆定产尤其关键。不过并不是每年都会炒作天气导致行情走高。此前因52的单产预估处于历史偏高水平,且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对天气炒作抱有很大预期,但6月气候条件佳,做多的预期落空,盘面回落属于正常现象。

历史上美豆季发生下跌的行情多在6月

天气对产量的影响,最直观的反应是单产的调整,梳理1992年以来的单产调整和行情趋势发现,若单产调整幅度小或向上调整,行情依然倾向走低,且开始月份大多在6月,少部分会发生在8-9月。

数据来源:USDA,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23/24年度全球大豆供应好转,美国库存不断上调,24/25年度虽然面积和单产仍有不确定性,但大概率平衡表继续走宽松,进一步增加了全球供应的压力。

在此大背景下,只有严重的天气灾害,导致产量损失严重,才会对行情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此前曾大胆预估天气最大炒作下,美豆单边的上限约13美元。当前天气炒作暂时落空,在全球供应充足和国内持续供应过剩下,国内外共振,行情下探寻找新的支持。

一般在供求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种植成本的支撑偏强(如23/24年度),若供应增加预期偏强,需求持稳(24/25年度的预期),行情大概率会在成本端附近运行,甚至跌破成本。

目前美豆旧作成本约11.9美元/蒲式耳,新作成本预估继续下降至11美元左右(若总成本下降至2022年水平,单产乐观下,最低成本约10.5美元;中性预估成本在11-11.5美元),目前CBOT大豆11月合约跌至约11.46美元,继续下探成本的支持。

中国到港压力将持续至8月

国内5-8月到港量大的预期持续存在,且最直接的反应在现货基差上。

目前豆粕库存约90万吨,历史最高库存约110-120万吨,还不是最严重的时候,但持续时间久,现货市场比较煎熬。

预估6-7月平均到港1100万吨左右,8月随着巴西供应的减少,国内到港下调至900万吨左右,9月到港继续下降至800万左右,供应压力近强远弱,基差持续承压,且没有见好的迹象。若今年美国产量尚佳,9月后的到港仍将乐观。

数据来源: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豆粕市场以现货成交为主,远月7-9月基差报价M09-20,成交偏差,也反应下游对基差的悲观。近月基差M09-200,若市场仍无改善,预计7-8月基差仍有下跌空间。

短期巴西出口依然旺盛,美国炒作预期落空,上游无利好,国内压力大,国内外共振施压市场,预计短期仍将偏弱运行,3400元/吨左右仍会有较强的支撑。若7月后天气依然偏好,不排除盘面重心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但天气仍有变数,若预估干旱增加,在持稳(成本端附近)后仍可择机尝试做多的机会。不过短期尚无迹象,天气炒作也不是一定发生,仍需多观察,谨慎操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