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主席的大智慧,你这辈子都学不会!

刘士余主席的大智慧,你这辈子都学不会!
2016年12月06日 10:29 观点

 周师傅 陆家嘴周师傅

上周六,刘士余主席怒了,直接大骂“某些持牌金融机构是妖精、害人精”。

结果,昨晚,保监会出重手了:直接叫停了前海人寿的万能险新业务。

 

昨天我文章最后怎么说的?

昨天文章话音刚落,这监管的锤子就砸了下来。

但是:

前海人寿万能险叫停,你以为这是保监会耍赵太爷脾气凶悍执法?

悠着点吧!别说暂停一个险种的新业务。如果偿付能力问题严重到实质性破产程度的话,保监会可以直接吊销保险公司牌照、让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整个公司。保监会这么做,名正言顺。

前海人寿万能险叫停,你以为这是保监会项主席慑于证监会刘主席的破口大骂而火线表态?

悠着点吧!别说刘主席骂几句,就算是更高层大佬发飙、就算是谁气得在金融街裸奔,这保监会暂停新险种的公函,也不是说一个工作日内想下就能随便下的。

再说,证监会主席发了飚,怎么可能让保监会就乖乖地火线表态?打狗还要看主人。何况这两个主人是央行生的亲兄弟,谁服过谁?

而且,保监会对万能险进行重点排查,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今年3月还叫停了一年期万能险。

今年5月开始又对前海人寿“重点盯防”,当时就对前海人寿下了单独的公函,要求按监管规定整改。昨晚的公函是对它整改不满意的阶段性盖棺定论。

重点是,这公函说的可是一家保险公司业务到底达不达标的结论性事件,怎么可能突然在周一这样一个繁忙无比的工作日,因为隔壁部门的老大周末发了个飙,就让自己部门在周一草草下了个这么重要的结论?

所以,请一定要记住:

第一:给前海人寿的这个红牌,是保监会早就准备好了的。

第二:这种红牌,只有保监会自己有权决定发不发。

但是,请注意,我上面说的是“这红牌”,不是“这红牌”。

就凭这点,足以判断刘士余主席的大智慧。

就凭哪点?是不是感觉一头雾水?此话到底怎讲?

昨天我就说了,凭刘的政治智慧,他那番脱稿“妖精论”,有三个不可能:

1. 不可能没有事先内部通气而突然只图一时口快

2. 不可能没有事先考虑过这些言论的后果,包括可能的市场波动、保监会对掐、民意反弹

3. 不可能只有他一人在证监会内有这些想法

重点就是:这番话是脱稿讲的,而且他全程没看一眼手上的稿子。

这里要科普一下:官员在本应该念稿子的正式场合讲话,突然脱稿,这是什么意思呢?

官员如果老老实实念稿子,绝不是他缺乏脱稿演讲的能力。随便一个公司的科长给科员训话都能滔滔不绝骂一个小时,哪个级别的官员没有脱稿演讲的能力?念稿子,意思是:稿子是事先准备的,经过了所在单位决策层讨论。出了事,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决策层的事。

那么反过来,脱稿的意思就是:这些话没有事先讨论过的,是我临时想说的。除了我,谁也不知道我要讲这番话。如果出了什么事,我自己负责。

潜台词是:我实在是憋不住了。

高级官员脱稿讲话,通常都是十拿九稳的才敢讲。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事后被上层追问时的应对策略,心里都有一本账,绝不会为了政治生涯中的单独某件事讲几句不该讲的话而搭上自己的整个政治前途。

他破口大骂的原因,昨天我也分析了:积怨+借口。管不了保险资金横冲直闯的积怨,拿着最近险资大肆举牌风气当借口。

但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

其实,他是:

迫不得已+十拿九稳

迫不得已

证券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如果险资这种自带高杠杆的资金出了事,到底谁负责?他不绝不想步前任的后尘。

十拿九稳

刘主席到了这把年纪,应该明白“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不回大丈夫”的道理:你要是个看棋的,就别瞎哔哔。你要是下棋的,每走一步都没有退路。说话也是一样,话说完了,就别想有反悔的退路。

所以,他敢这么说,那么他一定就会事先想到:

第一:事后一定会被舆论大批特批

第二:事后一定会被领导追问

第一点,他其实无所谓。到现在为止,哪个证监会主席不挨骂?挨骂是常态,不挨骂是奇怪。所以,他早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二点才是关键:领导追问怎么办?

刘主席怎么说,我不知道。但如果是我,我会这么说:

领导,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高声疾呼。保险业的地盘确实不归我管,但它放了几头蛮牛跑进了公家的瓷器店,把公家的东西砸个稀巴烂,我这完全是为了国家啊!我被百姓骂几句事小,国有资产流失事大,杠杆崩了引发股灾就是国难啊!

上层会怎么说?难道怪他说话太严厉、管得太宽?

笑话!你听说过家长怪老师对小孩太严厉吗?过去,私塾先生给学生打板子,当父母的还要陪笑脸说“打得好,我这冥顽不化的孩子就得劳先生多加管教。”

 

监管部门说几句严厉的话,就算不是自己份内的事,领导层怎会多怪罪?

领导层只会想:嗯,士余主席一心向着党国大业,其言虽激,其心可鉴。

而且,刘主席公开地把这个矛盾抛出来,不但不会给证监会惹麻烦、不会给自己惹麻烦,反而只会加速这个问题的解决。

为什么?

我举个例子吧。各位有没有处理过下属矛盾?

比如,不同部门的小弟闹矛盾,两个部门老总各自维护自己的小弟而吵得不可开交,最后闹到公司总经理那了。

如果是聪明的总经理,这种情况怎么办?

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总经理多说一句废话。他只要说三句话。

 第一句:你们都讲讲怎么回事。

于是两边就都开始立论陈词。但别忘了,这次,这种外来蛮牛砸了公家瓷器店的事,谁占理谁理亏,一目了然。等双方话都讲完了,领导又讲话了:

第二句:你们自己说怎么办呢?

理亏的那方,只要不是上面有人有恃无恐,只要还想在这个位子上继续干下去,说着说着,自然就得主动表态

这个事虽然没有XX部门说的那么严重,但确实我的小弟不对。该批评的、该处罚的,我绝不姑息。请领导放心。

为什么?因为理一定是越辩越明。到最后,如果都是明摆的道理了,理亏的那一方还不主动承认的话,等领导自己发话定罪的时候,他就一切都晚了。

占理的那方,有了对方在领导面前的承诺,自然可以先放心了。

这时,领导只用说最后一句:

第三句:就照你们说的去办吧。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种自己和集体都占理的事,只要领导还是个真明事理的好领导,最好的策略,就是赶快把矛盾公开化。到时候,领导不用纠结谁对谁错,自己也不用再多说一句,对方就会主动就范。

不过别忘了,我反复强调的这种策略的前提:自己和集体都占理;领导明理。

所以,我前面为什么说,保监会这红牌,真是映衬了刘主席的智慧:

1.把对自己有利、对大局有利的矛盾公开化,加速矛盾的解决。周一的红牌,虽然是保监会早就捏在手里了,但刘的矛盾公开化,一定加速了这张红牌的下发。而且,今后双方配合、高层协调的事,只会越来越多。

2.他一心想严格监管的红心,只会被领导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3. 既然前任倒在了股灾上,那么,只要他死守住不发生股灾等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就足够比前任做得好了

你可能还会问:安邦也是红色背景,难道他不怕得罪?

记不记得我昨天说过的?以前安邦举牌了那么多大蓝筹、央国企,证监会都没有多说什么,因为那时的举牌都是名正言顺,也没有短期炒作,也没有搞乱上市公司治理。

但今年以来的恒大人寿炒作梅雁吉祥、前海人寿趁虚而入格力电器和野蛮入主南玻A,给了刘主席一个极好的“群骂”借口:我骂的不是你安邦一家,我骂的是市场上的不正之风。

安邦就算有什么意见,除了忍着,敢说半个不字?别忘了,安邦背景再怎么牛,说到底是个戴着镣铐跳舞的金融机构,而不是政府部门。当年肆意蛇吞象、以小博大拿下成都农商行的玩法,总归不可持续。缺德不违法、砸坏公家东西的事,就算证监会管不了,自然有人管。

最后再提醒各位,股灾以来,高层一直在强调什么?监管!监管!监管!所以,刘主席上台以来,第一句话讲的是什么?

 

去年,周小川说:“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证监会在强调什么?“让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看出二者的区别了吗?去年强调资金,今年强调实体经济

在这样一个强调监管、强调实体经济的时候,刘士余不惜以“裁判员与运动员对骂”的方式、自损名声的方式公开疾呼,只会更加让他的监管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深得信任。至于野蛮保险资金举牌概念股大跌导致大盘大跌,反而让证监会理直气壮:谁让某些妖精玩弄规则横冲直闯?病从口入,保监会自己不也叫停了有问题的万能险么?

所以,刘主席的智慧,岂是你我可揣测?

所以,保险资金畅行无阻地举牌潮,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这一定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短期市场一定会有所反应。昨晚的万能险叫停对险资举牌概念股的打击一定是相当大的。然而,单就这一个因素,对市场负面影响有限。因为,这不是系统性利空,这只是一种不当投机手段的寿终正寝。

当然,影响市场的因素实在太多。毕竟,今天招商证券开策略会。

包不同微信seeurey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