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资本市场将服务脱贫地区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

谢百三:资本市场将服务脱贫地区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
2016年09月13日 09:07 观点

2016年9月12日,中国证券市场大跌一场 。9月12日午后,大盘突然走低,沪指盘中击穿3000点整数关口,最低探至2999.93点,最深跌到2.51%,收盘跌1.85%。沪市A股下跌:946家,下跌股占90%以上,深市同样大跌。市场一片恐慌。全国1.4亿股民欲哭无泪,如坐针毡。是担心美联储加息吗?非也,有类似固定收益性质的证券:长江电力,A类基金150018,一重债券等等都在涨。它们应该最怕加息。

1亿多灾多难的中国股民是看到9月9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吓坏了!592个贫困县啊,一县三个就是近1800个。加上排队的787家。多少新股上来抢钱。刘士余主席还学中央领导,担任此事组長,还拉上交所深交所领导,对口扶贫。中国证监会主席,尊敬的领导,什么大学毕业的?认真学过《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吗?所谓金融市场,就是指金融商品的交易市场。而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货币,专指货币。只认钱。中外金融市场都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投资者,老百姓,只认钱,收益。招商银行理财产品百分之3.8收益,浦发银行是百分之4.3,老百姓马上把钱搬家。招商银行讲我也4.3,另外0.5个点支持贫困地区人民了。老百姓会理你吗?金融市场的命根子是讲信用,言而无信。

贫困地区有好公司,一样排队上啊!贵州是锦涛同志任省委书记时最穷的省,出了好公司贵州茅台,从31涨到1800多元。需要证监会扶持吗?没有好公司,弄些烂公司来拨苗助长上市吗?这样干,1.4亿股民马上怕了,完全不懂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人在乱搞嘛!扶贫攻坚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让上海帮新疆,北京帮内蒙,广东帮海南。怎么可以把纯经济纯金融的资本市场直接掺乎进去?这样搞下去,40多万亿的资本市场会搞得乱七八糟,外国股资者也会看得目瞪口呆。美国欧洲新加坡资本市场会去扶贫吗?吓死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我们应该坚决听从支持。但是不是这样直接对接上去,这完全是生拉硬扯去让上边高兴。

中央要发展教育事业,你们怎么不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985,211大学全上市呢?怎么不让12000多家希望小学全上市呢?中央要保障人民健康,你们怎么不让20918家医院全上市呢?中央要发展海军,你们为何不让南海,东海舰队上市?有这么机械地,直接地,对接式的执行中央政策和战略步署的吗?总之,这个意见是个政治文件,不是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文件,老百姓发现你们不懂金融,全怕了,只能抛股票离场。

另外,请记住,有一个血的教训,贫困老区湖北出了个蓝田公司,在很多老区老红军,将军们的努力找关系后上市了。和银广厦一样,业绩增长很快,并且每年为革命烈属,军属发一千元。结果全是假的,被刘姝威教授600字一篇短文揭发,立即土崩瓦解。蓝田公安法院还到北京去抓刘教授。全国股民人民愤怒极了,全都支持刘姝威,蓝田公检法才悻悻而退。这个威名赫赫的革命老区来的上市公司后来变成ST公司,后来退市了。难道这些政治硬和金融市场対接的故事还要重演吗?什么直通车,来了就审,马上上市,有这么干的吗?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搞得扎实向上,全国1.4亿股民有实打实收益回报,象美国老太太一样,年轻时几万美金,60时成百万富翁。这才是正道,直接间接帮助了贫困地区人民。

刘主席,我过去点过周小川、周正庆,肖钢的名,批评他们多处。今天实在忍不住了,股市弄成天怨人怒的场所,开始点你的名。希望你大事之前多听听全国股民的意见。你给我打电话很谦虚的啊,说自己是证券市场的新兵,新兵可以违反国际惯例乱来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在做,天在看。

切切,切切。此文将尽快呈送领导同志。(谢百三)

八大利空重创A股,机构建议这样做

股市暴跌,离一个亿的目标又远了一步。

今天开盘跌1.8%,技术上更是全面跌破5日,10日,30日均线。

市场迎来八大利空叠加

1、美国股债油三杀

周五,美国股市迎来暴跌,道指、标普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2.13%、2.45%和2.54%,对于习惯于暴涨暴跌的A股来说,这点跌幅的确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以机构投资人为主的美股来说,2%的波动是相当少见的,而且创造了英国脱欧公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欧洲、亚太市场也是“绿意”一片!

此外,CBOE波动性指数 (VIX , 俗称恐慌指数) 周五收涨39.89%,报17.50 , 本周累涨29.82%,创6月24日当周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周五尾盘,指标意义重大的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报1.675%,这一收益率当日一度触及1.678%的11周高位,而周四尾盘报1.616%。30年期公债收益率则由周四的2.322%升至2.392%。

而周五的原油市场也出现异动,WTI 10月原油期货收跌1.74美元 , 跌幅3.65%,报45.88美元/桶。不过,WTI10月原油期货本周还是累积上涨3.2%。

2、美国加息预期再度转强

9月是美国加息的重要窗口期,但鹰派和鸽派仍就是否加息达成共识。

美联储理事Daniel Tarullo周五在接受CNBC电视采访时,再次表达了他对经济形势的谨慎评估,而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Eric Rosengren则表示,存在合理情境支持逐步收紧政策。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即将于9月20-21日召开政策会议前夕,他们的讲话凸显出了FOMC内部所存在的意见分歧,这对于外界判断美联储的政策前景来说起不到任何帮助。

通常来说,当美联储准备要行动时,他们会在讲话上保持基调一致。由此可见,美国本月加息并非板上钉钉。但不少经济学家预计,尽管采取行动概率不高,但美联储至少会本月加息。

但分析人士表示,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周五的走势的确已暗示,投资人预计美联储在本月加息的几率为30%,高于周四尾盘的18%,这说明加息声四起之时,投资者预期开始变化。

3、扶贫式IPO新规

9月9日,证监会公开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证监会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的企业,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的企业,申请IPO时,适用“即报即过,审过即发”政策。

实际上,这是证监会落实中央、国务院扶贫战略的一个落地政策,但被社会舆论错误解读为变相注册制、劣币驱逐良币,以及为股市带来巨大抽血效果等。对A股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势必有所动摇。

4、证监会再强调从严监管

上交所第七次会员大会于9月10日在上海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大会并讲话:要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重要理念,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

社会舆论对刘士余此次讲话的焦点定在了从严监管和股市要服务实体经济上,实际上刘士余还特别提出了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

可见,社会舆论对刘士余讲话的关注有所偏颇,也显示出投资者心态发生了变化,指数恐高情绪再次抬头。

5、重组新规旨在降温炒壳

在征求意见近3个月后,旗帜鲜明地给“炒壳”降温的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周五面世。

证监会称,为贯彻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理念,进一步规范重组上市行为,《重组办法》于9月9日正式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次修改,旨在扎紧制度与标准的“篱笆”,给“炒壳”降温,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继续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办法》一出,投资者再次担心A股在壳资源连累下再次暴跌,实际上这是误读。《办法》已经征求了近3个月的意见,最终版本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再者,《办法》更多会起到结构性重塑A股价值体系,对整体估值冲击不大。通俗讲,就是会把资金逼进蓝筹,而不是逼出市场。

6、降准降息再度延后

在股市存在局部泡沫和房地产存在整体泡沫、企业宁肯持有巨量现金也不愿贷款投资、人民币持续贬值势头仍不确定的背景下,央行降息降准的举动已暂停数月之久。临近美国加息,央行降准降息的政策将不得不再度延后。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8月份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而未降准,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延后。当前地产泡沫扩大,年底美联储加息概率仍高,均对宽松货币政策构成制约。但8月通胀大幅回落意味着政策不存在收紧的空间,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短期难松难紧。

进入9月以来,海外市场动荡加剧,源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未再放松,不仅美国年内加息预期急剧升温,美债收益率大幅走高,日欧也未加大宽松力度。而国内经济虽然短期保持平稳,8月通胀压力大幅缓解,但在地产泡沫压力之下,货币政策难松难紧,国债利率也从低位反弹。利率下行受阻也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更加低迷,而在债务率约束下财政能否真正加码依旧存疑,短期宜以防范风险为上。

7、央行人士再谈去杠杆和去泡沫

近期,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目前有两大来源导致了杠杆率的上升,第一个就是房地产领域当中,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杠杆率上升1/3的来源是房价的上涨,因此在房地产领域当中还是需要采取很多措施抑制泡沫过度的加大,抑制过度的金融资源流入到房地产行业当中去。

第二个就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是使用了很多金融资源,但是有些是很低效的在使用,因此要在未来想办法强化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不能用太便宜的钱让它去做无效的投资。

当然,他特别强调,杠杆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把杠杆降得太快,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速,甚至造成就业的问题。但是如果中长期不降杠杆的话,风险就会不断地积聚。因此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尽管这位央行人士本次谈及的是房地产市场和国营企业,并未直接提及股市,但对思考当前股市结构性泡沫问题有着不小的指导意义。杠杆要降、泡沫要挤,但要注意节奏,这大概率将是未来股市结构性挤泡沫的主要大政方针。

8、港股吸金效应持续发酵

众所周知,恒生指数已从年内的低点反弹了近30%,这和内地南下资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截至9月9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额达2514.9亿元人民币。若按照之前的总额度限制,港股通2500亿元人民币的总额度已经用尽。不过,这一额度限制目前已取消,才保证了港股通的正常运行。

9月8日,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瑞信预计,险资在2至3年内将为港股额外带来约300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持续的赚钱效应、政策红利和投资者人心所向,港股对于内地资金的吸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疲软的A股是个不小的打击。

机构看市

对于后市, 广发证券认为,接下来基建加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债市“去杠杆”、美国加息预期的提升等因素,都可能使利率上行的幅度远超过盈利上行的幅度,进而打破盈利、利率、风险偏好的均衡格局,这时候存量资金博弈对市场的影响便不再重要;一旦利率向上打破了目前的均衡格局,那么A股出现“久盘必跌”的概率将更大,且不可轻易抄底。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则表示, 今年以来市场波幅收窄源于投资者结构变化,16年中相比15年底,机构投资者在增加,散户比重在降低。目前判断6月24日以来的行情主逻辑还没逆转,不过边际上挑战正变多,行情从大胆向前路段演变到小心驾驶路段,市场中期仍是震荡格局,业绩仍为选股的重要依据。在投资策略上,应坚持稳字当先,业绩为王、适当参与主题,如家电、食品、消费电子、上海国改、PPP、云计算等。

兴业策略表示,熊市重质,当市场真正步入熊市的时候,估值中枢系统性下移,只有业绩才是股价铁的支撑,因此绩优作为当前熊市第二阶段配置的根基,投资者当前愿意为确定性业绩支付合理估值甚至付出溢价,挖掘优质资产,指数对收益率的指导意义下降,向结构要效益。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成长股;另一类是低估值、内生增长稳定的绩优股。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近期市场反复挑战年线,都未能站上,但相信随着年线逐渐下移和走平,未来年线并非判断行情的重要依据。股价回归基本面仍是大趋势,考虑到目前市场的中位数市盈率仍在相对高位,未来仍有一定回归的空间。

国君策略表示,择优慢行,结构至上。过去一周,市场继续在窄幅区间波动,突而不破、跌而不深,同时又难觅方向。近期路演交流中,虽然部分投资者开始对当下横盘震荡格局表示担心,但更多是看空不做空,仓位上并不保守,并有少部分投资者开始憧憬向上超预期的可能。但短期而言,我们认为,虽然多数市场预期逐渐被横盘震荡的行情所钝化,但一些重要的变化还是需要被重视起来。

长江策略表示,由于全球宽松加码预期削弱与利率反弹,资金南下港股趋势强化等因素,A股市场的反弹逻辑在被削弱,短期如果出现一些调整都在情理之中。但目前还看不到市场系统性下行的条件:通胀形势还比较缓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条件还不具备。中期我们依然维持市场震荡格局的判断。结构上,从自上而下看,稳增长依然是未来持续的政策主线,我们认为PPP在短期休整之后依然是中期主题,PPP主题的可扩散性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的热点

方正宏观表示,全球货币宽松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美联储重要官员鸽转鹰,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中国央行锁短放长,未来货币存在边际收紧风险,这将挑战未来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国内政策组合正转向以财政为主、货币为辅,这一变化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是:债市震荡,与财政发力相关的PPP、工程机械等股市板块机会凸显。

多数私募认为,上周五美股大跌对A股而言,可能只是盘中影响。一般美股大跌,A股肯定开盘会受影响,在开盘影响完之后,A股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从基本面来看,A股市场没有“断崖式”下探的空间。

贵人资本梁渊表示,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暴跌,首先美联储鸽派拥有决策投票权高级官员罗森格伦支持加息令市场意外,宽松货币政策即将结束,其次欧洲央行未能如市场预期释放宽松政策加重市场担忧,最后国际原油价格下滑,多方利空令美股承压下行。再看A股,上周五沪深两市早盘平开,盘中热点题材表现乏力,尾盘券商、次新股重挫拖累大市放量收跌,市场情绪谨慎。(老虎财富、财联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