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机构或逐渐沦为小型支付通道

第三方支付机构或逐渐沦为小型支付通道
2016年07月05日 22:16 支付头条

今天开始进入下半年,一系列新规将正式实施,其中与我们生活关系最紧密的,当属第三方支付新规。打开支付宝点击余额,很多人都已经可以看到红色的“剩余额度200,000.00”字样。总结一下就是,以后不管是转账、消费还是向余额宝内充值,只要不选择余额途径,就不会减少余额的限额。而且,就算超过了20万限度,也并不是不能使用支付宝了,用户还可以选择通过银行卡快捷支付和余额宝支付的方式消费和转账。

  

因此,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受到的影响都并不严重。但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来说,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不像P2P那样急需为行业“正名”,但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银行等机构重整旗鼓意欲夺回市场,首批牌照续期尚未落地,监管趋严已是板上钉钉。以今日开始实施的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为例,其核心是20万限额,背后直指两个重点:一是禁止第三方支付吸收存款,二是禁止资金在第三方支付体系内转账,两个重点的本质都是保证客户资金最终还是在银行体系内。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再吸收公众存款,只有少量资金在支付机构做短暂的停留,于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就会逐渐沦为普通的小型支付通道。一如网上热传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所说得那样,新规防止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吃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理顺支付机构业务发展激励机制,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回归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

这还只是开始,前不久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大会上通过了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简称“网联平台”)的议案,网联平台进入大众视野,也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技术、业务、管理和风控上的多重变化。

目前,还无法轻易下结论,对三方支付的整肃与规范是否是以拖拽金融创新的脚步为代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势已经渐渐不显,最好的时光或已经过去。

来源:《信息时报》

了解更多金融行业相关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支付百科

ID:PayPedia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