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又卖SOHO 网友:玩单反费钱把楼都卖了?

潘石屹又卖SOHO 网友:玩单反费钱把楼都卖了?
2017年10月24日 23:37 猫财经

昨日(23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与基汇资本旗下一家于香港注册成立从事房地产投资及管理的公司就建议出售凌空SOHO项目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订立框架协议。

初始代价基于订约方协定的凌空SOHO项目资产价值50.08亿元厘定,主要根据于2017年8月31日目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营运资金净值及凌空SOHO项目公司的未偿还境内银行贷款本金进行调整。

根据双方的交易合约,基汇资本需要付给SOHO中国29.53亿元人民币现金,并承担项目公司19.9亿元的银行贷款,累计为49.44亿元,与协定所约定的资产价值50.08亿元相比,尚有6400万元差距。

消息一出,有部分网友认为潘石屹这是要套现跑路,也有网友觉得潘石屹就是把价钱炒高了再卖。但猫妹认为,事情根本不是这么简单……

频频出手SOHO潘石屹果真看空楼市?

这次被潘石屹卖掉的凌空SOHO,是由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所设计的,是上海足具未来感的建筑之一,《欢乐颂》、《何以笙箫默》等热门电视剧都有在此选景,而这里也是携程的总部大楼。

2014年9月,SOHO中国以30.5亿元,约3万元/平米的价格将刚开业的凌空SOHO中的10.02万平方米卖给了携程;昨日,又以49.44亿元,约3.96万元/平米的价格将其中的12.8万平米出售给了基汇资本。如今,凌空SOHO中仅剩12.18万平方米属于SOHO中国。

当然,这已经不是潘石屹第一次卖楼了……

2014年2月,上海SOHO静安广场和SOHO海伦广场以52.32亿元卖给金融街控股;

2016年7月,上海世纪广场以32.22亿元出售给国华人寿保险;

今年6月,上海虹口SOHO被SOHO中国以35.7亿元卖掉。

加上2014年之前的出售,目前,SOHO中国通过出售旗下项目套现接近400亿元,当然,这样疯狂地卖卖卖,每一单都是赚钱的。

如此频繁的出售公司项目,潘石屹果真是不看好楼市了么?猫妹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凌空SOHO的租金收入分别为7千万,2016年为1.43亿元,2017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9千万元。这样算下来,凌空SOHO的年回报率仅为3.6%。按这样的速度,若要收回成本,恐怕要十几、二十多年时间。

此外,商业地产空置率的提高可能也是潘石屹做出此举措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戴德梁行发布的上海地区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三季度上海核心商圈的空置率为11.6%,环比增加6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潘石屹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重资产资源浪费严重,写字楼空置率较高,SOHO中国售卖项目,根本目的在于向轻资产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发展。

在今年SOHO中国中期业绩会上,就关于出售资产引来的外界质疑,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曾表示,“说我们跟李嘉诚、王健林一起都要跑了,这是误解”,“我们能往哪儿跑去?说我们是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向平台化的共享经济模式,这是对的。”

在潘石屹看来,租金回报率低于3%,或可实现其资产增值收益,而出售资产获得现金后,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偿还贷款,降低负债,尤其偿还境外贷款,规避汇率风险,另外的目的就是向轻资产转型,拓展SOHO3Q。

不是准备跑路、也非为了炒高价钱……

回报周期长、空置率上升等,剔除不理想的项目获得现金流用来支持由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转型,这或许是潘石屹抛售项目的主要原因。

为何潘石屹会如此青睐共享办公?

从行业态势分析看,共享办公将会成为未来办公的一种主要形式。

基于新经济业态下,未来就业形式和方式可能会以多种形式呈现。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工业4.0发展大势下,未来就业将以个性化灵活就业为主,目前的8小时坐班制工作形式将不复存在,这就决定了灵活办公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员工自己安排与支配工作场所、时间等将会成为主要的就业方式。

根据统计网站Statista的数据显示,从2007至2015年,共享办公或称联合办公行业每年以71%的增速蓬勃发展,从2016至2018年,该行业全球年增长率预计达68%。尽管增速如此惊人,不过共享办公空间在全球办公领域的渗透率却不高,美国纽约约为5%,英国伦敦则是不到7%,而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更是不到1%。

如此看来,共享办公这块蛋糕着实不小。谁一个来吃,谁就可能分到很多……

在共享办公领域,估值近200亿美元的WeW ork,被视为鼻祖。

而在国内,除了潘石屹的SOH O3Q之外,还有毛大庆创办的优客工场、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36氪旗下的氪空间等等。克而瑞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数量已超3500家,提供超过10万张工位。

潘石屹的爱人张欣此前在接受财新网专访时曾表示,潘石屹如今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SOHO3Q的品牌建设上。

在潘石屹看来,SOHO中国的第二次转型,即是SOHO3Q业务的诞生,经过两年的运营管理,SOHO3Q已经成熟。潘石屹正打算全面拓展SOHO3Q,虽然目前该业务仍未给SOHO中国贡献太大利润,甚至收入占比非常小,但在潘石屹的设计中,该业务将是SOHO中国未来盈利的重要来源。

为了做表率,潘石屹还把自己的专用办公室都取消掉了。甚至给全公司发邮件称,自己之后去哪里,那里就是自己的办公室。否则自己以一出国,自己的办公室就闲置在那里了。

嗅觉一向甚好的资本,也已闻到了共享办公领域扑鼻而来的香气。

今年7月,众创空间WeWork已经在新一轮G轮融资中筹集了7.6亿美元资金,估值达到200亿美元。优客工场也获得一笔3000万美元的投资,市场估值超10亿美元……

说到底,又是一场资本燃烧下的“共享经济”正在袭来,潘石屹能否在如此复杂的大背景下又一次成功转型,对市场来说,还是蛮期待的~

以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