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张燕玲:自相矛盾的特朗普逻辑

【聚焦】 张燕玲:自相矛盾的特朗普逻辑
2017年02月04日 18:35 人大重阳

作者张燕玲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30日环球网。

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关于他的美国内政外交总方针可以概括为:美国第一,让美国再次伟大,买美国货,雇美国人。

特朗普原是个国际级房地产大享,不仅在美国,也在全世界建设高楼大厦,包括中国,他肯定懂得现有国际贸易规则。

那么,他是在全球化大环境中发的财,当然知道国际贸易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化(贸易自由),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国际潮流而动,只能导致贸易萎缩,阻碍经济发展。

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引领和倡导的。特朗普却说,全球化是破坏美国经济的元凶,自由贸易是掠夺美国就业岗位的罪魁祸首,这不是个天大的笑话吗?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谁造的孽?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的金融泡沫破裂,引发了危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当时,美国束手无措,不得已放下身段,拉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为其出钱埋单,分担危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特朗普却换了一副嘴脸。按照他的说法,美国成了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受害者,一边厢要闭关锁国,高喊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另边厢,又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要对贸易逆差国强制征收高额惩罚性的关税,以此扭转美国经济的困境。

实际上,正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所说的,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其次,适当鼓励国人增加对国货的消费,企业增加雇佣国人比率,改善就业问题,无可厚非。可是偏执到强制在国外发展的企业必须回国经营;提高贸易份额较大国家惩罚性进口税;硬说进口贸易国抢夺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导致了美国企业破产等等,这些都是违反常识的逻辑。

去年12月1日前往辛辛那提开启“答谢之旅”之前,特朗普正式宣布与印第安纳州的开利空调厂达成协议,不把工厂转移到墨西哥,而是把大约1000个工作机会留在这个美国中西部州。作为交换,开利公司获得了7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承诺。

尽管如此,开利仍然准备将1300个工作岗位外迁到墨西哥,每年可以为开利公司节省6500万美元。

特朗普炫耀他与开利公司的谈判协商,是为争取工作机会回流到美国的一个范例。特朗普过渡团队成员认为,此举是这位当选总统上任后经济政策的一个缩影。

特朗普在竞选时曾批评开利和其他在墨西哥投资的美国公司,称他们“不爱国”,并威胁将对在墨西哥制造的产品加重税。

特朗普曾威胁,如果不能达成更有利于美国的条款,将废除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他声称,该协定使得美国制造业流向墨西哥,造成产业空洞。

但是,不少人认为,这份贸易协定没有使墨西哥经济腾飞,反而使得墨西哥丢失了数百万的工作岗位。

墨西哥官员对此表示,特朗普和开利公司达成的协议是一个“三输”的决定。这样的举动也逾越了政治人物的本分。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自1994年NAFTA生效以来,墨西哥过去22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2.6%,而更富裕的美国取得了年均2.5%的经济增长率。考虑到两国经济规模的巨大差距,谁是最大的获益者,不言而喻。

再次,当总统的特朗普主张的与商人特朗普所实际干的完全是两回事!当特朗普想当总统时可以随便一张嘴就说”国人应买国货,企业应雇国人”。但特朗普还是个商人时,却是另外一副嘴脸。特朗普在海外搞房地产开发时,承担工程建设的企业和员工不会是从美国招聘的吧,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也不可能都是美国的,建筑材料和水电汽洁具空调等设备也有就地取材的吧。特朗普之所以跑出美国开发房地产,瞄准的就是价差。

最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货物进入美国市场,不是炮舰轰开美国国门,威胁美国买进来的,而是按照美国主导制定的国际贸易规则通过正常的国际贸易程序进入美国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无利可图还得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中国带着一帮国家跑到美国抢饭碗、挣俏钱,那美国的10艘航母、几千导弹都是儿童玩具不成?

2017年1月26日,亦即特朗普正式上台6天,美国白宫表示计划向墨西哥征收20%的进口税,以资助在美墨边境造墙。美国国会领导人向媒体表示,特朗普政府很快将向国会申请12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开支用于美墨边境造墙。

白宫发言人说,作为特朗普政府全面税改方案的一部分,美国计划向墨西哥这样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征收20%的进口税,美国每年可获益100亿美元,足以资助造墙计划。

在美墨边境造墙是特朗普最早作出的竞选承诺之一。美国多家媒体认为,特朗普的造墙计划将遭遇许多现实困难,墨西哥领导人一再明确拒绝为美国政府在美墨边境造墙埋单。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征收边境税将促使美元升值,可能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美国国内依赖进口的零售企业和石油炼厂强烈反对征收边境税,表示这一税种将迫使他们提价转嫁成本。

所以说,美国人的饭碗不是外国人抢的,是美国政府和资本家给砸的;美国的企业也不是外国企业弄破产的,而是国际国内自由竞争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自愿做出的选择。

特朗普可以从商人变成政客,也可以用“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第一”说事,但千万记住,国际贸易是平等交换的原则,不应有谁第一谁第二之说,更不应该随意以增加税收为武器,制裁贸易对方,那就是强取豪夺!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特朗普先拿墨西哥开刀?墨西哥不是美国的北美自贸区的小兄弟吗?原来这是在试水,看一看世界的反应。果然,世界上大多数看热闹的国家就像看热闹的吃瓜观众一样,敢怒不敢言。但是,当事者墨西哥反应非常激烈,墨西哥总统取消了美墨首脑会谈,并表示绝不会为美国造隔离墙埋单。

或许特朗普对此事也有所顾忌,最新传来的消息是,美墨两国总统经过一个多小时电话的协商,又一致同意暂时搁置这个议题,看来有所缓和。

这里面隐藏的大阴谋就是,如果小试成功,即以此做铺垫或台阶,下一步就会直接找茬中国,强征中国高额的进口税,报复和打压中国,使“美国再次伟大”的路程更顺利一些。

其实,美国为什么落到如此下场,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发展畸型造成的。美国的产业链断条,利润率低的产业,比如轻工产品制造业,完全依靠进口,以至才有今日。

作为商人特朗普应该明白,贸易战连零和博弈都不是!如果贸易战真的实施了,结果只能是双输或皆亏,不会有赢家。别说中国目前的实力,就连墨西哥那样的弱小国家都敢于据理力争,妄想以征收高额进口税来压制中国,使中国屈服,可能吗?想都不要想!

全面贸易战对美国有多大影响?美国彼得森研究所的报告估算,如果美对中国征45%的税,对墨西哥征35%的税,而中墨全面反击,对美征同样的税,则美GDP增长从2017年的2.7%降到2018年的0.3%,2019年的-0.1%;失业率从2017年的4.9%上升到2018年的6.4%,2019年的8.4%,2020年的8.6%。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特朗普,你的总统宝座还能坐稳吗?

特朗普可以用“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来忽悠,但别忘了,美国绝不是靠闭关锁国发展起来的,逆全球化潮流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若要美国重新振兴,惟有彻底抛弃贸易保护主义,敞开国门,重新融入全球化洪流中自由竞争、和平发展。除此而外,别无他途。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