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杨凡欣:中印合作的新时代契机

【分析】杨凡欣:中印合作的新时代契机
2017年04月20日 19:05 人大重阳

作者杨凡欣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18日《香港文汇报》,原标题为《“一带一路”下的中印合作契机》。

中印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却常常被媒体描述为“龙象之争”,尤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沿线重要国家的印度却没有作出积极响应。有学者指出,这可能是印度追求世界大国的心理在作祟,这种心理使其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担心中国经济会对印度经济造成冲击。而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亦有源远流长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必将促进中印进一步经贸的往来和人文交流。

1

“一带一路”与中印历史关系

广义的丝绸之路是指,横贯欧亚大陆,甚至包括跨越北非和东非部分地区在内的文化交流及商贸的交通线路总称,还包括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根据史料记载,在丝路南线上,中印之间贸易往来繁盛,中国的生丝、丝线和丝绸便是被运到印度港口——婆卢羯车大商业中心,然后再销往印度其他地方。

如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六大经济走廊,勾绘出一幅连通欧亚非的经贸和交通网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将欧亚走廊的经济效应辐射到了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传统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印度港口城市空前繁荣。根据英国统计学家麦迪逊估计,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印两国的贸易额就占了全世界生产总额约一半以上。

如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重点方向之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再到印度洋,它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也是沟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将互联互通中国与相邻的东南亚以及印度洋更广阔的海域。《愿景与行动》文件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要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促进商贸往来。

2

“一带一路”将促两国互惠互利

目前,中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动甚少,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转向亚洲地区的趋势势不可挡,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印双边关系和地区互动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首先,两国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构想具有契合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过去20年来,中国提出过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大构想并取得成功,如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可以成为中印两国合作的典范。与此同时,印度也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宏大构想。自2014年5月执政以来,莫迪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振兴经济、改革政府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印度制造”计划、“智慧城市”战略以及税收制度改革等。

3

扩大农村、基础建设投资

2017年,莫迪政府新财政年度总预算案显示,将扩大对农村、基础建设和消除贫穷等领域的投资。2017-2018财年,印度铁路新通车里程计划将达到3500公里。印度还编列6400亿卢比,用来兴建国家高速公路等。鉴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中印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其次,中印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空间。从阿里巴巴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蚂蚁金服入股印度最大在线支付工具Paytm,再到正泰集团与印度TATA、POWER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和新能源网络体系。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只是一个浙江省,近三年来,已经在印投资的大型项目就高达22个,中方投资金额高达4612.38万美元。可以看出,中印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中印两个大国加强经济合作是大局也是大势。目前,中印经贸合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产业链中找准各自优势与定位。中印企业可尝试开展战略合作,联手开辟第三方市场,从而一道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和利益。两国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着力发掘可实现互利双赢的合作领域。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印度和中国作为亚洲的主要大国之一,两国领导人如能借此契机开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领域合作,这不仅反映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亦凸显出两国成熟的外交风范,也必将为区域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