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赚钱的大概率 三年回报率150%的长跑型基金亮相

追求赚钱的大概率 三年回报率150%的长跑型基金亮相
2017年10月24日 14:30 投资时报

银华中小盘在《偏股混合型基金3年大师榜》上高踞第8位,近三年回报率接近150%,年化回报率超过30%,如此亮丽业绩与背后独到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不求妙手但求积胜。银华基金追求的是为持有人赚钱的大概率。

在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投资时报》联袂重磅推出的《中国基金业马拉松大师榜·2017》中,银华基金权益类产品多点开花,投资能力再次得到证实。其中,银华中小盘在《偏股混合型基金3年大师榜》上高踞第8位;银华锐进在《被动指数型基金3年大师榜》上排名第13位;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在《权益类QDII3年大师榜》上排名第18位。

最闪亮的明星当属拿下今年基金业权威奖项—“三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的银华中小盘。据《投资时报》统计,2014年至2016年,该基金斩获148.05%的回报率,从425只可比产品中脱颖而出,跻身前十。2017年前9个月,该基金的回报率已达到22.85%,远超沪深300指数同期15.9%的涨幅。

持续稳健的业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密码?爱好《孙子兵法》的银华中小盘基金经理李晓星,自有一套“积胜”的投资理念。

坚守价值成就马拉松大师

随着A股市场回归价值投资逻辑,今年蓝筹行情成为响亮的主旋律。不过,具有成长性的中小盘股同样演绎精彩。持有这类股票的基金获得丰厚的回报,银华中小盘就是个中典型。

从产品介绍来看,银华中小盘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至95%,其中投资于中小盘股票的资产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其重点关注四大领域的投资机会:受益消费升级的消费领域;新农村建设带动下的农田水利、农村服务业及粮食领域;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获利的高端制造领域;以及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扶持下的新兴产业领域。

据了解,由于持续看好符合转型方向的新经济,银华中小盘专注于新兴行业成长股的投资。该基金的管理团队擅长于投资业绩成长股,按照下有安全边际、上有预期差的标准,选择行业周期向上、业绩持续高增长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股价收益。

自2012年6月20日成立以来,该基金频频为投资者奉上亮丽的成绩单—每个自然年业绩排名均处于同类前1/4;截至2017年9月29日,累计收益率达到312.89%,年化回报率达到30.81%;即使面对今年的“二八行情”,该基金的回报率依然超过20%。数据证明,银华中小盘的长跑能力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如今,“讲故事”、炒题材在A股已经行不通,挖掘价值才是取胜之道。李晓星的投资逻辑正是精选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上具备利润创造能力,且估值水平具备竞争力的优势上市公司。对价值的长期坚守,成就了银华中小盘“马拉松大师”的荣耀。

今年7月12日,由工商银行与中证指数公司合作编制的“中证工银财富基金指数”在北京正式发布。这一指数的发布,意味着在基金托管和销售领域最为领先的工商银行,通过近乎苛刻的评价体系从全市场4000多只基金中精挑细选,百里挑一地筛选出44只基金,推出了一个基金投资的“模板”。银华中小盘成功入选该指数,正是其凭借优秀投资能力获得业界认可的最好证明。

8月28日,工商银行首届“工银理财节”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举行。活动当天,由工行精选的10只绩优公募基金享受该行线上线下全渠道申购费率1折的优惠。连续三年获得“金牛基金”称号的银华中小盘亦无悬念现身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晓星管理的产品中,不仅银华中小盘业绩出色,2016年底成立的银华盛世精选同样有惊人表现,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42.37%,在1361只灵活配置型产品中排名第6位。另外,由其掌舵的银华明择多策略定开基金也在今年8月11日成立,其表现值得投资者期待。

每次51%胜率造就神奇

银华中小盘成为市场瞩目的明星,是银华基金十余年管理经验积累和沉淀的结果,亦和基金经理李晓星独到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

李晓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随后其远赴英国求学获得帝国理工大学自动化和剑桥大学工业管理的双硕士学位。2006年学成归来后加入了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领导厂商ABB有限公司。随后的5年时间里,李晓星历任运营发展部运营顾问、集团审计部高级审计师等职务。

2011年2月,李晓星加入银华基金,从行业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2015年7月开始独立管理银华中小盘。

在解析李晓星投资密码的过程中,“积胜投资”四个字逐渐浮出水面。所谓“积胜”可理解为,基金每个月的业绩排名并未处在同类最靠前的位置,但要求每个月都能战胜竞争对手一点,业绩排名持续保持在前二分之一阵营。长期积累下来,基金业绩自然领先。

理工科背景的李晓星,善于“跨界”思考,他将《孙子兵法》、韩国围棋大师李昌镐《不得贪胜》等思想与基金管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到的投资理念。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如《孙子兵法》所言,李晓星不追求以少胜多、逆境求胜,追求的是能够为持有人赚钱的大概率。

谈及基金的投资策略,李晓星引用了李昌镐的话:“我不追求妙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胜率。”

李晓星向《投资时报》记者透露,他长期跟踪的股票在200至300只,在投资组合中出现的则主要是50至60只。凡进入投资组合的股票,他必会去调研。如果持仓出现一定幅度的涨幅,他通常会根据基本面和价格走势做出是否减持的判断;长期看好的股票若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在基本面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则会增持。

“挑出一只能涨三倍的股票难度,远远大于挑10只能涨30%的股票。所以从银华中小盘基金开始,我们的团队负责人一直都在说,追求的是积胜。”

与很多主动投资型基金经理所不同的是,李晓星将量化思维运用在自己的操作当中。“相对于主观判断的逻辑,我更喜欢客观的数字,比如说历史上什么样的股票可以带来长期超额收益,能有超额收益的股票本身会有什么样的因子,这都是我们比较看重的。”

李晓星认为,所谓“历史”,其实就是一种“量化”。“量化投资的核心之一是认为历史会重复。所以,量化投资会通过大数据总结历史,当历史重复时,精准捕捉到投资机会。”

在通过量化手段确定PEG策略后,李晓星便用四步法来选股。“第一是要寻求景气周期向上的行业,第二从中选择业绩增速快的公司,第三找到估值合理的股票,最后是希望这些公司存在一定的预期差。”他的组合均优先以四步法选股,之后便通过当时因子的有效性来决定具体仓位的高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银华基金“积胜投资”的独门策略,成就了旗下大放异彩的“马拉松大师”,也为投资者带来资产持续增值的利器。

此稿版权归《投资时报》社所有。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注来源及作者姓名,否则,违者必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