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接班人“淡出”,美的董事会换届透露什么秘密?

家族接班人“淡出”,美的董事会换届透露什么秘密?
2024年06月21日 13:28 ZMoney投资时报

何剑锋退出董事会虽然出乎意料,但这也许正是美的集团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董琳

公司创始人之子退出董事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的集团,000333.SZ)职业经理人接班节奏愈发明显。

6月14日晚,美的集团连发71条公告,事关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及一系列关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事宜。公告显示,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独子何剑锋将不再担任美的集团董事。

对于这一变化,业内有声音认为,何剑锋退任虽然出乎意料,但这也许正是美的集团战略调整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何剑锋在美的集团董事会的角色更多代表家族利益,他的退出可能标志着美的集团将向更为专业化、现代化的企业治理迈进。

那么,在董事长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集团将驶向何处,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2024年以来美的集团股价走势情况(元/股)

数据来源:Wind

董事会将迎6位新成员

公告显示,美的集团第五届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4名独立董事。方洪波、赵军、王建国、伏拥军、顾炎民、管金伟被提名为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肖耿、许定波、刘俏、邱锂力被提名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与第四届董事会相比,美的集团第五届董事会更换了2名非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则由3名增至4名,且全部为新晋董事。

具体来看,赵军、管金伟将接替何剑锋、于刚,成为美的集团新晋的非独立董事。其中,赵军现年48岁,曾任美的电器董事、财务总监,现任美的集团监事,同时兼任美的控股执行总裁以及美的置业非执行董事。管金伟现年44岁,曾任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美的国际总裁助理兼东盟区域总经理等职务,现任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楼宇科技事业部总裁。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新晋的四位独立董事均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其中,肖耿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实践教授及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兼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等职务;许定波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法国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并担任副教务长;刘俏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邱锂力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市场有分析认为,新董事会成员或将为美的集团的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

何剑锋退出影响几何?

除了新晋人选,此次美的“少东家”何剑锋的变动也引起外界广泛关注。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尽管何剑锋退出了美的集团董事会,但其掌控的盈峰集团与美的集团仍有着紧密关系。

1994年,何剑锋创立盈峰集团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至今。盈峰集团旗下产业布局环境、文化、投资、科技、消费五大领域,拥有3家A股上市公司盈峰环境(000967.SZ)、百纳千成(300291.SZ)、顾家家居(603816.SH),以及盈峰中联、上专股份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

三年后,何剑锋成立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小家电的集成电路板和控制器,美的集团正是其背后的最大客户,助其完成最初的原始积累。2007年,何剑锋则通过盈峰集团以1.65亿元的价格从美的集团手中收购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的股权,成为易方达基金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同时,何剑锋旗下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里的多位高管都来自美的集团。其中,盈峰环境董事长马刚早在2001年6月便加入了美的集团,曾历任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副总及国内营销总经理、美的集团国内市场部副总监等职务。百纳千成董事长、总经理方刚,于2004年任职美的集团,曾任美的集团生活电器事业部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等职务,后于2011年加入盈峰集团。顾家家居的董事兼总裁李东来、副总裁李云海、欧亚非、廖强等人,此前也均拥有美的集团任职的背景。

业内人士认为,何剑锋的退出并不意味着其与美的集团会脱离所有的业务关系,也并不意味着何剑锋不再参与美的集团相关管理与业务发展事宜。

目前,何剑锋仍担任美的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美的置业(03990.HK)的非执行董事。同时,何剑锋虽未在美的集团持股,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由其父何享健及其妻子卢德燕分别持有94.5455%及5.4545%。

与职业经理人团队深度捆绑

不过,随着何剑锋退出美的集团董事会,何享健对职业经理人的接班计划或愈发坚定。

2009年,何享健辞任美的电器董事局主席及董事职务。3年后,他正式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职位,不再参与美的集团管理。也正是从2012年开始,美的集团正式交到职业经理人方剑波的手上。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从创始人控股经营成功转型为家族控股并高度授权的企业,背后离不开美的集团的激励机制,以及专业化、现代化的企业治理体系。

一方面,公司根据不同层次对团队成员进行不同的激励政策。另一方面,美的集团在内部的组织架构中做了进一步的改造,缩减了企业中的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弱化以集团目标为主的理念,强调在内部实行单位经营。从长远方面来看,高管的考核指标与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加深了分红收益与企业收益的捆绑,也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信任。

2013年9月,美的集团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1月,在完成整体上市后仅4个月,美的集团就推出了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管理层和核心骨干近700人进行激励,共授予4060.20万份股票期权。

2017年3月,美的集团又针对中层管理者,首次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将股票给到员工,而资金来源则为员工自筹。此外,美的集团针对总裁以及总经理级别的管理人员采用合伙人持股计划,高管通过提高每年的业绩,来获取更多的公司股票,之后每年滚动推出期权激励至今。

经粗略统计,2015年至今,美的集团持续实施了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九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八期全球合伙人持股计划、五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6月13日,美的集团设立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次日,该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相关公告。

年报显示,2023年美的集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为1.38亿元。董事长、总裁方洪波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354万元。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方洪波持有美的集团1.17亿股股票,占总股本的1.68%,为美的集团的第四大股东。美的集团的其他高管也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在公司中持有股票。

方洪波的下一站

从业绩方面来看,多年来美的集团持续稳健发展,并在2023年创下历史最高业绩。期内,公司总营收从2012年的10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37亿元,净利润从61亿元增至337亿元。

但新的成绩下,美的集团并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和挑战。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在2023年年报开头的致股东信中,公司董事会表示,在新的经济周期,不确定性是常态,美的要以战略的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目前,美的业务主要由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构成,即To C和To B。其中美的集团的收入支柱依然是C端,近三年贡献营收接近七成,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分别为2349.18亿元、2328.26亿元、2463.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与5%,已连续三年低于整体增长的20%、1%与8%。

2024年第一季度,美的集团的B端业务增速亦有所放缓。除了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之外,该公司智能楼宇科技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6%;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则同比下降12%。

此外,美的集团智能家居的出海业务,既包括OEM/ODM代工业务,也包括自有品牌出海。2023年,该公司代工产品的占比仍在60%以上,自有品牌占比不到40%。而早在2019年,海尔智家(600690.SH、6690.HK)就宣布海外业务自有品牌占比已接近100%。这也进一步导致美的集团的整体毛利率水平落后于同业公司。

为此,在执掌美的集团12年后,方洪波没有选择停下,而是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港股上市。4月29日,美的集团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这已经是美的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A+H”上市。

在2023年度美的集团股东大会上,美的集团高管表示,港股上市不是为了募集资金。最根本的原因是港股具备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便于公司打造新的增量方向。

2024年,方洪波为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定调,将经营重点落在“全价值链运营提效和结构性增长升级”,公司表示要坚定推动业务模式升级、结构升级与产业升级,以战略上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的环境与变化。其中的业务模式升级,即是坚持中国市场DTC(Direct To Customer)与海外OBM(自主品牌)优先战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