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摆乌龙,险酿惊天风暴!央行打响人民币保卫战!

谷歌摆乌龙,险酿惊天风暴!央行打响人民币保卫战!
2016年12月06日 18:09 天天说钱

作者:刘晓博。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昨天今晨,谷歌的一个“乌龙”,差点在外汇市场掀起一场风暴!

当中国人正在睡梦中的时候,很多远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惊讶地发现,人民币离岸汇率突然暴贬,对美元从6.88:1,瞬间变成了7.43:1,贬值幅度达到了令人震惊的8%!

难道是谷歌搞错了?很多人切换到专业的外汇网站XE,发现报价跟谷歌基本相同。

很多人顿时惊呆了。有人开始发牢骚,说以后付不起留学费用了,只打道回府了。有人则哭诉,跟国内的代购亏钱了。

到了今天(12月6日)下午,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此次错误是谷歌系统错漏造成的,市场上并没有真的出现7.43的价格。

而在今天早上,央行就迅速做出了反映,今天给出的人民币中间价是6.8575,比上一交易日大幅升值了295点。

至于人民币离岸价近期的走势,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从11月24日人民币汇率创下新低之后,就一直在升值的大趋势里(图中下跌代表人民币升值)。近期中国央行通过减少资金投放(主要是逆回购、MLF)的形式,减少市场流动性,起到了类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

市场里的钱少了,利率自然就走高了。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高则代表资金贵;贵的货币,汇率自然就高。也就是说,央行通过控制资金供应量的方式,在力挺人民币汇率。

也许有人要问了:人民币贬值不是可以刺激出口吗?为什么不让人民币贬值?

贬值当然可以刺激出口,对实体经济有利,特别是有利于出口企业获得订单,出口企业的工人保住饭碗。但利益的天平不能彻底倒向一边,那些在海外并购的大企业则希望汇率坚挺,这样可以少花钱多买东西。此外,欧美日不希望看到人民币过度贬值。

除了担心欧美日不高兴,中国央行还担心一旦形成人民币贬值预期,就会越来越多的人去兑换美元。中国人手里的广义货币价值21.7万亿美元,但央行手里只有3.1万亿美元,一旦7个人去争夺1样东西,那就会非常麻烦。

所以,央行要经常出其不意地打乱市场的预期,不能让市场形成同一个交易方向。而且1月1日快来了,到那时刚刚换了5万美元的人,又将获得新的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所以,央行大概是想在12月稳住汇率,而11月的急贬,是为12月的稳定腾出空间。

所以,我猜未来一段时间(三个月)人民币大概会对美元保持基本稳定(12月15日、16日例外)。按照最近一年多央行的“不对称贬值”的新玩法,在对美元保持稳定的时候,人民币大概会腾出手来对其他主要货币轻微贬值,比如对英镑、日元和欧元。

央行的人民币保卫战分为国内、国外两大战场,做法基本类似,都是收紧人民币流动性。比如最近香港市场人民币隔夜拆息就出现了大幅飙升(今天降低了一些),究其原因,就是人民币少了。这样,做空人民币的人子弹就少了。

有的读者留言问:谷歌是摆了个乌龙,但未来一夜贬值8%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人民币身上?

一切皆有可能。事实上,在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就出现过一次高达50%左右的贬值(见上图)。当时一夜之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5.8贬值到了8.7。

这次剧烈贬值之所以没有在国内、国外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当时中国外贸份额比较小,人民币使用范围也不广;第二,当时存在官方汇率、调剂汇率和黑市汇率三个价格,这次贬值事实上是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的并轨。随后,黑市汇率也逐步消失了。

目前人民币只有一个价格(离岸和在岸差距不大,没有黑市),中国外贸份额占全球比例今非昔比(1994年出口额占全球2.9%,目前占全球的14%)、人民币使用比较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急剧贬值,将在全球外汇市场产生巨大波澜,会引发一系列重大波动。

2015年8月11日到13日,人民币曾在三天内贬值超过3%,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内企业汇兑损失严重。可见,如果人民币上演幅度达到8%的单日贬值,影响将有多么大。

展望未来一年,人民币快速剧烈贬值很难发生,但阶段性小幅贬值,将是不可避免的。7这个整数关口,央行会非常重视。

作者:刘晓博。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