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响惊雷!央行出手了

楼市再响惊雷!央行出手了
2016年10月13日 18:34 天天说钱

作者:刘晓博。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今天(10月13日)上午9点27分,“财新网”在头条位置发布独家新闻:央行召集17家银行开会,出手调控楼市。

“财新网”的报道有以下内容值得关注:

记者从多家银行高管处获悉,10月12日下午,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据记者了解,9月按揭贷增速仍然很快,10个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的按揭贷占到了总按揭贷款的40%,风险急速集聚。多位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房价上涨过快,确实对金融稳定、金融安全带来考验,容易造成产业空心化,甚至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下一步,各地利率自律组织机制也将发挥作用,热点城市的按揭贷利率不排除会上升。这是因为,在今年楼市上涨过程中,部分地区银行曾按揭贷利率竞相下浮,有点恶性竞争的情况。目前,各地按揭贷利率基本是基准利率下浮20%甚至更多。

在新增贷款投放上,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监管不会直接做出比例限制,但总要求是新增贷款不能过多投到房地产上,放缓住房信贷增速,引导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中。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10月12日上午,上海银监局召集辖内机构高层开会,发出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的警示。报道称:

银行资金进入商品房用地交易方面将会被“穿透式”监管。银行人士称,预计违规的房抵贷、实质为首付贷的消费信贷等也会受到整顿。银行资金创出“土地过桥”业务、通过信托发放贷款,通过“永续债”做手脚变贷款等种种“花招”均在此次监管之列。

看来,一场来自央行、银监会的调控风暴已经开始。

其影响是两个方面,一是会影响房企获得开发贷,但这似乎暂时不是重点;二是收紧对个人的房贷,甚至可能调整利率优惠幅度。

我此前在“天天说钱”专栏里多次分析过,真正能控制房价的是两类东西:一是货币增速、利率、按揭成数,这些掌握在央行、银监会手中;二是税,掌握在政府手里。香港前两年和温哥华最近成功控制房价,使用的都是重税。

但央行、银监会手里的武器也非常具有杀伤力。比如M2增速如果回落到跟GDP增速持平,中国楼市肯定会暴跌;如果利率大幅提高,楼市也受不了;当然,还有按揭首付的成数,也非常重要。其实,对房抵贷的控制,就是堵塞漏洞,维持官方规定的按揭首付成数。

要知道这波“房地产政策牛市”的大背景,就是经济下行之后流动性的放松,以及利率走低。经过多次降息和优惠的叠加,中国商业房贷实际利率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不用央行加息,只用取消或者部分取消利率优惠,就可以大幅提高购房者的成本,对楼市起到抑制作用。

从9月30日北京率先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至今,政策加码的迹象非常明显。看来,中央对楼市泡沫极为重视,力度也在加大。

今年8月2日,在楼市地王频出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题为《赌国运的时候,楼市必须“挥泪斩马谡”!》的文章,认为严厉的调控措施最终必将出台,一批冲在最前面的、拿天价地王的开发商,将成为牺牲品。我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楼市的这一轮政策牛市,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首当其冲的,就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诞生的地王。这些项目及其开发商,弄不好会成为官方挥泪斩杀的马谡。

 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50大城市土地出让金高达9655.9亿,同比上涨38.5%。其中,超过100亿元的地块就达到3宗,分别出现在杭州、深圳、天津。1—6月份,全国50个主要城市诞生的“地王”(统计口径为单宗土地金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多达219宗,其中的苏州拍出27宗、杭州25宗、合肥22宗、南京21宗、武汉11宗、天津14宗。

不要以为诞生地王多的城市房价最容易失控,事实上那些诞生地王不多的中心城市反而更危险,因为这些城市没有多少住宅用地可以转让了,比如深圳。

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的房价往往是被地王项目带起来的。只要地王诞生,周边楼盘就会涨价,位置更好的房子更要涨。虽然在诸如“非典时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曾出现了地王被套的情况,甚至有开发商找政府退地,但从长远看,绝大多数地王要么成功解套,要么赚了钱。

正因为如此,开发商才肆无忌惮地敢于拿地王。尤其是央企、上市房企,他们有更多渠道拿到低成本的资金,甚至有能力长期捂地,或者最终低成本退地。所以在不少人眼中,这些身份特殊的开发商跟地方政府之间有“合谋”关系,涉嫌共同坐庄房地产市场。对此,连新华社都发表过评论。

亢龙有悔。这种疯狂的玩法显然越来越难以被高层忍受,如果放任今年这110个地王,则意味着三四年之后中国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城市的房价将翻倍。到那时,恐怕人民币汇率要出现剧烈贬值才能稳住资产价格。

抑制资产价格、防范金融风险是中央政府的重中之重。不这样,经济就可能出大问题。所以,只有让这200多个地王中的大部分亏钱,中国经济才能有曙光。如果这这些地王各个都赚钱,则实体经济将惨不忍睹。

这是赌国运的时刻,虽然我长期看好中国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但我愿意看到这大部分地王被中央政府“挥泪斩马谡”。他们太疯狂了,疯狂到了无法承受。

那么,管理层将采取何种手段“挥泪斩马谡”?其实很简单,通过央行控制住M2增速,年内不再降息;此外,通过银监会和证监会控制住贷款和股市融资的使用;在热点城市重启限购限贷,目的就达到了。

现在看来,这种判断正在应验。

如果央行、银监会真的出手,最终带来按揭利率的实质性上涨,那么楼市的调整期将明显延长。弄不好,整个2017年的楼市都处于阴跌(上半年)和横盘(下半年)之中。

但从长期看(5年以上),中国有显著人口增量、级别较高的城市,其优质住宅仍然可以看好。

作者:刘晓博。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