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全定投数据,我不算,也许永远没人知道(下)

全网最全定投数据,我不算,也许永远没人知道(下)
2016年07月01日 10:04 小基快跑

昨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测算中,看到了:

定投虽可以大概率获利,但不能包赚不赔 

从盈利概率来看,定投8-10年为宜,20年更佳

长期定投赚钱是大概率事件,但需避开低点赎回

定投不能一夜暴富,但能战胜通胀

定投时间越长,平均收益或越高,收益率越稳定

如果运气好,定投收益可与股神巴菲特的收益并驾齐驱

短期定投波动大,买房、买车等短期要用的钱,不宜押宝在定投上

今天,我们将带小伙伴看看,定投的实用操作技巧,包括:

周定投、月定投哪个好?

一个月中,哪天定投好?

创业板指数基金真的适合定投吗?

定投需要止损吗?

定投需要止盈吗?

……

希望有了下篇的介绍,小伙伴对定投的认识、操作能更顺手。

下篇7大实用技巧

周定投、双周定投、月定投,几无差异

目前各基金公司在推定投时,会提供“周”、“双周”、“月”等扣款周期选择,也有很多客户问,哪个周期最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测算了标普500任意时间开始5年期定投的情况,将每周、每两周做定投的数据与月定投比较,发现:

定投频率对盈利概率、平均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同频率的定投盈利概率都在80%左右,平均收益在4%左右。

收益水平来看,频率越高的定投熨平风险的效果越明显、收益曲线更平直;频率低的定投收益波动更大、因而也更可能获得较高的平均收益。

波动性的细微差异并不是考量投资成败的主要因素,因而我们认为定投频率并无明显优劣之分。

由于周定投、双周定投、月定投基本没有差异,而大家的工资、租金等收入,一般都是以月为单位发放。为了方便资金安排,月定投是不错的选择。

定投选择哪天扣款并不重要

一个月中哪天定投比较好?

对于定投日期选择,我们做了大量的模拟和比较,涵盖了标普500指数任意定投6个月、1年、2年、3年、5年、8年、10年和20年的数据,随机抽取了每月7号、15号、21号、30号定投的数据来测算:

先看看不同日期定投的盈利概率: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各种不同定投期限下,不同日期的定投的盈利概率几无区别,基本在1个百分点左右。

最大的差异出现在10年期(120个月)的定投上,每月30日扣款的定投盈利概率也仅比每月7号扣款的少4个百分点,差距很小。

再看看不同日期定投的收益率:

同一定投期限下,不同日期定投的平均收益率基本相同,并不会因为扣款日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最大的差异出现在6个月的定投上,每月30号扣款的平均收益比每月21号扣款少1.2个百分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总结一下上述数据:我们并没有发现定投的盈利概率、平均盈利水平与投入的日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基本呈现随机分布态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长期定投而言,随意选择一天扣款即可。

由于我们多是选择月薪的结余部分进行定投,所以将扣款日选在发工资之后的两三天,比较合适。

股基比债基更适合定投

目前市场上有2000多只基金,什么样的基金适合定投,也是大家关心的。

为此,我们在Wind数据库中,选取了股基指数、指基指数、混基指数和债基指数4只指数的月度数据,将其分别模拟为基金,以此来对比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分别做定投的情况,我们发现,投股比投债合适:

定投股基指数、混基指数和指基指数的平均收益、最高收益都明显好于债基。这符合定投的特质,瞄准波动性大的基金做定投准没错;

5年以上定投股基的平均收益为7.97%、混基为6.87%、指基为4.67%,而债基无论什么期限的定投,收益一般稳定在3.7%左右;

不得不承认的是,定投债基的风险的确比其他几类基金小。

创业板指数等波动性高的标的,更适合定投

目前,很多小伙伴喜欢用创业板指数基金做定投。那么创业板指数的定投效果如何?

我们把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定投效果做了测算,发现:

 

对比它们做定投的效果可以看到:创业板定投盈利概率、收益均高于上证指数。

2年以上创业板定投盈利概率超过82%,远高于上证指数(54%);

比较两者的平均收益,创业板也有明显优势:1年以上定投的收益水平高于上证指数,且随着定投期限的加长,创业板指数高波动性带来的超额收益越来越丰厚。

创业板指数的成立时间尚短,它囊括了市场上一些成长性高的创新型公司股票,相比代表大盘的上证指数和标普500更年轻、更有活力、波动性也更高。尽管样本量有待进一步丰富,但近些年的数据仍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波动性大的标的更适合定投。

熊起牛终的市场对于定投来说是最佳CP,熊市加码的效果更佳

从走势来看,上证指数自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四次明显的牛熊转换,我们分别模拟从每轮熊市开始定投、牛市终止的情况,可以看到:

定投收益率远超指数涨幅;

即使市场没有涨回前期高点,定投也可获得不错的收益;

下跌时间越长、回本时间越快,跌幅越大、回本越容易;

下跌市场中开始定投的收益率远高于上涨市场中开始。

如果必须说出一个提高定投效率的秘诀,那一定是熊市坚持并加码。

如果每月固定现金流充沛,可在熊市加大定投,利用市场下跌多攒份额,争取获得更高收益。

下跌请补仓

下跌补仓是有意义的,比不采用任何措施的盈利概率和平均收益都有显著提升,补仓力度越高,对平均收益的提升会越明显。

如上图,我们模拟了上证指数任意定投20年的数据,每逢下跌10%、20%、30%、50%和70%时,补仓30%、50%、80%、100%、120%和150%的收益情况。

由于上证指数下跌50%、70%的次数并不多,我们取到的样本量较少,不具代表性。比较下跌10%、20%、30%补仓与不补仓的区别,我们发现:

在跌幅较小时就开始大幅补仓,会获得最佳效果。

尽管补仓与不补仓的收益差距仅1个百分点左右,但这是年均数据。如果从20年的期限看,算上复利效应,差距可能会超过20个百分点。

数据验证了常识,但这需要以足够多的资金为前提。现实中,大幅补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实操性不强,我们对补仓幅度不予建议,与自身财务规划结合起来、因人而异最好。

止盈策略失效

定投是否需要止盈?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尤其是当你打算做一份20年期的定投时,这个问题肯定是绕不过去的。

毕竟,无论中国股市还是美国股市,历史已经表明,股市在20年的时间里都会经历不止一轮的牛熊转换。为了不让定投的账户收益坐“过山车”,我们究竟是否需要止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以任意定投20年的标普500指数为模拟标的,进行数据测算,对比止盈和不止盈的情况。

就定投止盈而言,通常有两种策略:

一是止盈后不再继续投入。即在达到目标收益后,赎回全部盈利的基金不再继续投入,只是继续原有的定投扣款;

二是止盈后低位回补。即在达到目标收益后,赎回全部盈利的基金,等待市场下跌后,再在低位被赎回到账的资金全部进行申购,同时继续原来的定投扣款。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看看两种策略的效果

1、止盈后不再投入

我们在5%收益到200%收益的收益区间中,选择了13种不同的止盈点,分别测算了定投标普500指数20年的盈利情况,并与不止盈的策略进行了对比。统计数据如下:

长期定投(任意定投20年标普500)止盈指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

对于20年的定投,是否止盈,对盈利概率几无影响

从平均收益来看,不止盈的策略更好。也就是说,止盈影响了定投的收益,止盈点设置愈低,定投的总收益愈低。

综上,止盈后不再投入这种策略,对于长期定投而言,并不可取。

2、止盈后,在低位回补

我们以定投累计收益30%、100%、150%为三种不同止盈点,测算达到止盈点赎回全部份额,但保持每月定投继续扣款;当基金净值由止盈点下跌10%或者30%后,再将前期赎回到账的资金全部一次性重新申购。

将上述策略与不止盈的情况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止盈后低位回补的年平均收益率也同样是低于不止盈策略的。

坦率地说,这个数据结论与我们的预想大不一致。所以,我们反复进行了数据验证。

但结论的确如此。

不必沮丧。定投一直有“贵在坚持,难在赎回”的说法。由于市场变化莫测,固定的止盈策略,无异于刻舟求剑,失效也就不足为奇。

文章很长,

数据很多、且烧脑。但希望我们的测算、解读,能让小伙伴对定投的认识更多一些,操作更有头绪。毕竟,定投是一项长期投资,如果对它理解不到位,容易半途而废。

而时间和坚持,是定投最好的朋友。

感谢融通基金金工小组盛鑫成等同事大力支持

以上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 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