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南海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下去

于洪君:南海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下去
2016年12月13日 20:45 盘古智库

天地人和     经世致用

Harmony      Knowledge     Solutions   

引子

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局面,总体上不会改变,可能时而异常尖锐,时而风平浪静,但是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没有哪一方能够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做出妥协退让。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

在“2016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

于洪君

盘古智库高级顾问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大家知道,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已经三年了,三年多来,我们在宣传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南海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地区之一。南海地区的局势非常复杂,这里是国际上海空运输大通道,资源比较丰富,国家也比较多,各方利益博弈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都是比较复杂的,将来可能更趋紧张。虽然目前形势已有所缓和,但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局面可能要长期存在下去。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海上丝路建设中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我们同东盟十国,这几年的贸易额每年以18%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我们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了1500亿美元,很多重大项目,特别是互联互通项目,还有一些工业园区项目,都在持续推进之中。

我们对于海上丝路建设的前景,还是看好的。但现在南海地区局势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需要认真关注。第一是美国白宫要换主人了,美国可能不再搞“亚太再平衡”了,因为这个概念希拉里的痕迹太深了,但美国不会放弃对于南海的关注,反而可能变本加厉,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能以为特朗普可能放松对南海事务的关注,不会这样。第二,我们看到菲律宾对华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总统换人后政策发生了差不多180度的大转弯,这给我们改善中菲关系,推动南海各方合作,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菲律宾新总统也是一个善变总统,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总统。中菲关系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第三,新加坡拉拢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加大,目前在挑动南海局势发展,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觉。新加坡是我们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伙伴,过去我们的合作成就不错,现在的合作规划也很丰满,但我们现在对新加坡要有所警惕。

还有一点是日本。美国正式宣布废止TPP后,日本要在这个地区争当经济事务中的老大,主导建立以它为首的经贸规则与经贸秩序,我想这对我们也构成严重挑战。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果显著的情况下,美国可能改变过去的消极态度,特朗普会以一个商人的姿态引领美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但美国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不会是建设性的,而主要是“”搅和“”,他们的本意是不能把机会完全让给中国,不能把南海地区这个市场完全交给中国,不能让中国在这个地区做大做强。

日本也要在这个地区加大投入,包括安全上的,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文化上的。美国可能考虑加入亚投行,它要参与,但日本不会加入亚投行,要对抗到底。对这些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都要未雨绸缪,早做研判,作好积极应对的各种准备。

在具体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各种大项目中,无论我们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或是企业层面,要适当淡化宣传中的意识形态色彩,不要口号太艳丽,应尽量少使用那些军事战略味道很重的词句,诸如摆脱困局、扼住咽喉、锁定命门等,这会让人毛骨悚然的。我们还是要突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们还是要讲打造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

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局面,总体上不会改变,可能时而异常尖锐,时而风平浪静,但是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没有哪一方能够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做出妥协退让。因此,我们要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用与整体利益、我们的利益与伙伴的利益、双边合作与第三方合作等诸多问题统筹考虑、有机结合。要把我们“一带一路”的项目推进的扎扎实实,推进的更稳更好。要把南海地区的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纳入到我们国家对外战略的总体格局当中去。在当前的过渡时期,要抓住机遇,谋划构建我们在这个地区的经济主导权,参与并引导制定好南海行为准则,从安全上看,这对推进“一带一路”至关重要。谢谢!■

首发于《财经》杂志,本文系于洪君前副部长在“2016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