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特朗普汹涌而来,中国应主动纠偏

朱锋:特朗普汹涌而来,中国应主动纠偏
2017年02月22日 20:15 盘古智库

天地人和     经世致用

Harmony      Knowledge     Solutions   

导读

2月13日,“中美关系与全球化”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主讲人——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认为,特朗普就任以后,其所代表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有席卷全球的危险,中美关系和全球化进程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国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审慎处理中美关系,统筹推动全球化,主动纠偏。以下为经本人审定的演讲实录:

朱锋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中美关系因特朗普上台面临历史变局

特朗普政府上台即将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中,特朗普政府“闪亮登场”,但其内政外交却“乱象丛生”。虽然特朗普已经通过了12个总统行政令,但从禁止7个穆斯林国家居民赴美的“禁穆令”被联邦第九巡回法庭否决、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辞职、坚定地要在美墨边境“修墙”以及把美国的主流媒体称之为“人民的敌人”,特朗普政府这一个月的表现充满争议。特朗普就是一个政坛新手。新手上路,诸多的问题难以避免。由于特朗普政府施政理念的特殊性——美国的民粹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特朗普的美国将注定开启世界政治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是后冷战时代的彻底终结,更是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新周期正式开始。中美关系在特朗普时代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有两个问题却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美国和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它们代表了今天世界政治中什么样的权力形态?中美可以合作、还是难以避免的对抗?

二,这两种力量背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谁更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国际关系的学者更多把眼光放在权力竞争,也就是国际关系的权力结构关系上,其实影响世界进程最深刻的要素同样来自于国内层次。特朗普时代对中美关系传统理论的总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对中美关系的理论总结至少有三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相信中国会被美国改造,因为一个融入世界的中国一定是不断的接受美国价值、美国标准的中国,因此中国的民主化会使得美国人相信一个强大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威胁性的中国。

二,认为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颠覆美国的主导地位,因为今天美国的强大不仅仅是GDP、军事,最主要的是美国霸权背后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强大同盟、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基础。正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艾肯伯里所言,中国加入由美国所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较为容易,想要撼动这一秩序却很难。

三,中美关系很大程度上必须回归现实,这个现实是,一个强大的中国一定会挑战美国,国际关系中大国争霸如潮汐一般,中美不是例外。中美关系的未来最终取决于,第一,美国是否能有效影响中国的行为,第二,中国能否在权力竞争中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制度和国内结构的转型,让中国能够在“硬”、“软”和“巧”实力这三个最终超越美国,实现国际体系的“和平性的权力转移”(peaceful power transition)。

但是今天解释中美关系的国际关系理论都需要更新了。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第一次开始进入了美国的国内政治变革影响、甚至决定中美关系的新时期。特朗普代表了对美国历史传统的回归,这个历史传统概括起来说,就是强烈的宗教精神、民族主义、以及白人中心主义。

这些观念在二战后美国以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改造世界的精英主义实践中曾一度被普世价值、美国权力优势以及同盟体系所掩盖。美国要做世界的领袖,美国不能简单谈自己的民族主义,不能简单谈美国人的基督教精神,更不能将白人中心主义作为美国的政治和价值语言。但是,迈克·亨特教授在《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一书中,经典地总结了美国意识形态的三大内涵:基督教信仰、白人中心主义、以及天定美国的优越感。美国对美中关系的处理与塑造,同样具有美国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特征。白人中心主义,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加上天定美国的优越感,和“中国观念”有着难以回避的紧张:中国人认为天定中国、同样相信天佑中华。

当传统的精英主义的世界秩序不太多的讲这些问题的时候,中美关系中的价值和思想的冲突,常常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但是今天中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回归它的本源,美国人开始露出三百年前在北美大陆上开疆破土的欧洲人和反抗英国专制和宗教迫害的新教徒的那种强烈的自豪感。所以今天的特朗普,包括史帝芬·班纳——他的首席战略设计师,他们的思想核心要素就是要重回美国的价值的本源。当美国发生这样的变化时,中国今天要重回什么?国内政治再次把过去的历史拖回到了我们的面前。

特朗普的美国正威胁全球化进程

特朗普竞选口号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受美国的影响,我们愿意成为一个开放、互通、合作的世界的一部分,但是美国的国内政治让美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中美关系的全球化问题,它提出了三个非常崭新的课题:

首先,全球化将以什么思想和价值为基础?当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开始衰弱,当美国人希望重新回归历史价值的本源时,这个问题前所未有的紧迫。

过去的全球化,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全球化,更包括观念、价值等的政治全球化。精英主义美国给世界带来的是“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它包括了对全球化的最基本的设计、思考和实践,第一是普世价值,第二是全球治理,第三是资本主义的全球自由扩张。但是特朗普的思想和价值的核心是美国不再需要在这套全球治理的自由主义的思想规则中去更多地承担责任,而是要强调重回美国第一。他希望外国资本都应该到美国来投资,买更多的美国产品,要交更多的税收。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背后是强烈的美国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价值是在根本上对抗的。

具体而言,特朗普现在的做法,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重新制定贸易规则,由多边贸易变成双边贸易。特朗普退出TPP,多边的贸易规则、经济的地区规则他认为都要重新来制定。

第二,货币政策,现在美联储的行长跟特朗普有很大的对立,因为美联储面对美国经济的表现,一定要升息,一定要提高美元汇率。对特朗普而言,如果美国要进一步加大出口,必须要降息,降低美国汇率,这样美国产品才会有更高的竞争力。美国的汇率经常波动,但却指责其它国家操控汇率,特朗普应该对于国际金融体系有着很多自己的看法。

第三,劳动力自由的全球流通受到了逆转。这是特朗普保守移民政策非常重要的语言,这个语言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白人有基本的就业,美国的主体依然是白人。全球化重要的价值,一定是自由、民主的美国责任。特朗普不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价值体系是代表美国共和党右翼保守的,例如禁穆令与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都是在把整个美国过去所谓的主张自由开放的人性价值,再变成共和党右翼以宗教意识为核心的价值,这对全球化会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美国这个“自由主义的灯塔”开始暗淡,什么样的要素可以使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以及背后全球化的力量能有更加壮大?是中国、欧洲、还是今天的亚洲?很遗憾的是,特朗普来了,自由主义的秩序开始摇晃,但是亚洲合作却在涣散:比如安倍2月10日开始的美国之行,比如韩国对于坚定要部署萨德导弹系统而对中国在战略上的防范;欧洲的情况也很糟糕:法国总统参选人勒庞的选举口号、荷兰和德国民粹主义的回潮等都预示着欧洲政治在未来有可能结束冷战后的欧洲作为全球自由主义国家和区域治理体制“领跑者”的地位。特朗普来了,世界自由主义秩序开始动摇,欧、亚的合作也可能提前结束。

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不仅让欧美繁荣,让中国繁荣,让世界在后冷战的时代找到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让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让经济活动和财富创造始终围绕着开放、自由、互联互动的市场竞争法则,让世界各国在多元文化共存中找到共同语言和可协调的发展目标。但这套价值体系、实践体系、政策体系正在受到特朗普的威胁。

特朗普的美国正冲击世界政治格局

中美如何在特朗普时代重塑两国关系的基本法则,这个问题被前所未有的摆到我们的面前。目前,世界各国的反映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既然天气变冷了,那就穿暖吧,所以各国都在重回国家能力建设的新的轨道。

二是特朗普来了,反正还有更多的威胁,做这种选择的最典型的是日本,那就是不惜委曲求全,降低身段,为一个特朗普的美国推波助澜。

三是特朗普来了,世界的自由主义秩序开始动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去承担特朗普的冲击,合作的途径暂时也找不到。

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在重新回归重“内视”的发展模式,这是法国、荷兰、德国选举所展示的例子:当默克尔和奥朗德批评特朗普时,国内公众的反映却是不如我们也选一个“特朗普”,这种反映模式可以解释为与其反对特朗普的美国,还不如随波逐流。

面对特朗普的时代,全球化到底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这三种反映模式的未来进程,如果更多的国家随波逐流,跟美国一起通过内视来寻找国内政治的新的变更,使得国家对世界的反映变得重新极端化、民粹化和民族主义化,未来的世界将会进入一个黑暗的时代。如果面对特朗普的冲击,世界主要的大国降低身段,委曲求全,甚至不惜阿谀奉承,那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灰暗。如果面对特朗普的冲击,合作已经提前崩溃,世界各国只能自保,穿厚自己的衣服,那么我们的国际主张和国际合作又将从何谈起。

中美关系正在经历历史性、戏剧性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两国权力的恶斗,而是国际政治中国内变量开始重新成为影响国内系统的核心要素。而这种国内变量在过去历史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比如1933年希特勒没有上台,1936年日本“二二六”兵变等当前,这种国内政治的变量现在也正在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世界。今天特朗普的获胜所带来的冲击,它不是国际关系中权力的竞争导致的,它就是一个国内的政治人物登上了大舞台,他充满雄心,他要改变这个国家,他想改变这个世界。

特朗普时代,中国应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全球化是三个进程的合三为一:

第一,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国家的地理经济边界开始被打破,对货币、市场、创新、技术、劳动力等等这些生产要素的传统的国家限制被不断的降低,所以这是一种资本主义力量的前所未有的全球扩张,人类相信财富创造的本源来自于竞争,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

第二,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是一种巨大的对财富的贪婪,它会使得这个世界在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使用中产生巨大的问题,所以这个世界需要搞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好处不仅在于能有效地影响和推动各个国家自身的国内治理能力和效率,最重要的是全球治理使得世界各国的发展需要去遵循共同的标准,需要去追求共同的法则。所以全球治理的基础恰恰是强大的国内治理。

第三,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全球扩展,一定要有世界意识,一定要有国际经验,一定要有精神和思想的共同全球要点。这就产生普世价值:人权的迫害和伤害一定会被世界所反对;任何市场如果不能有效的开放,那么最严重的后果是它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人道主义责任的缺失,因为移民、难民问题恰恰是国家的基本责任,而移民构成了劳动力——全球进一步流动、流通、流转的重要力量。

今天如果特朗普主义——这样一种美国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果美国的宗教意识,美国的白人优越论重新开始沉渣泛起,全球化将进入新的价值、秩序和规则争论。未来,对中国来讲,维护全球化的一个核心的命题,也是四百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打破白人优越论,这样东方和西方才能真正前所未有地融合,世界才能前所未有的在精神和价值上平衡,而这个历史的使命被前所未有地交给了中国人。没有中国的崛起和成长,东西方平衡将无法实现,也不可能有一个新的稳定的合作的世界。

为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中坚力量,中国还应当统筹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两个大局,为此,中国也必须坚定不渝地推进国内建设和发展中的国际化进程。国际化不仅是说中国能够走向世界、能够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国际化意味着中国能够以世界熟悉、尊重和接受的方式与理解更新和升级中国的各项工作。“国际化”是中国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标准,能够更多符合国际的期待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路径”打造中国的能力建设。中国文化强调温良恭俭让,但孔孟学说的精髓是让中国人一定要学习。但是因为盖房时间太短,不到40年的时间,虽然我们融入世界的过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整个世界发展到公民个人,一些行为、思想和方法,国际化程度依然有很大的问题。所以这是需要时间自然成长和发展的,也是需要有更多年轻人有更好的外语的技巧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和世界对话。

中美关系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从过去400年来看,美国人因为同情中国而对中国进行了文化和政治的帮助,在抗日战争中也给予了中国人不少支持,在今天这个时代,中美关系正在转化成前所未有的新的模式,当重申美国白人中心主义的思想价值反动落后的时候,去阻挡这种盟国历史的重任前所未有的摆在了中国人的面前。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一定要恩怨分明。美国人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帮过中国,而且在尼克松时代之后,美国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很大的贡献,所以中国人对美国的心态不应是简单的爱或者恨,该承认美国对中国的过去150年的引领,但是对于未来,特朗普的美国如果继续使得这样一种民粹主义的思潮,中国应该思考可以去阻击美国的方式,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未来,而且是世界的未来。■

来源于“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相关阅读

赵明昊:面对美国“回缩”,中国需“互联互通”大战略

何亚非:全球化进入新时代,需要中国新思维

朱锋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安全地区安全的研究和教学,学术专长为大国关系与海洋权益斗争、中美日安全关系、东亚区域安全、核不扩散问题等。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美国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CSIS)、英国杜兰大学、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等多所国际著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过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主要代表性专著有:《人权与国际关系》《导弹防御系统与国际安全》《风云2001》《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