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立:敏捷变更管理把握创新

张礼立:敏捷变更管理把握创新
2017年02月27日 19:45 盘古智库

天地人和     经世致用

Harmony      Knowledge     Solutions

引子

创新是必然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故此,变更需要敏捷。主动地自我改变永远比被动的自我改变更能敏捷地适应外围环境的变化。敏捷性和创新性被合理统一后所能激发的能量绝对不可小觑。

张礼立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玖道科技首席战略官

事物的本质变化叫变革,创新是变革的一种,是一种创新型的变化。《礼记·大学》中说:“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每天都能让自己更新,那就应该日日更新,不断进入新的境界,使自己每天都有提高和进步。而创新和进步离不开变革,不创新即落后。

创新是必然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故此,变更需要敏捷。

情与事迁,事迁则备变。信息和数据随之更新和充实,这是变更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一。非标准数据是一种与期望数据存在差异的数据,这种数据是由于某种原因不符合自动处理系统的内部规则或不符合性能监控系统的指标而产生的。

如果一家企业的系统中出现了这类数据,相应人员就应该迅速介入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而这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最大的机遇就来自于他们对异常问题或者威胁的检测和应对方式。

主动地自我改变永远比被动的自我改变更能敏捷地适应外围环境的变化。变更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标准方法和过程可以得以运用,从而变更可以很快地并且对服务质量可能产生影响最小地得以处理并且改善日常的运维。而且所有的变更都必须可跟踪。可见变更管理力求变更的快捷,尽可能减少错误和避免风险。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强调分工,让不同的人做其最擅长的事情:其实,对待计算机也应该如此。计算机最适合处理像日常数据录入或者任何形式重复的工作,如采购订单、货物托运、账户余额、订单状态、地址更改等,并且它做这种工作比人亲自做得更好、更快、也更廉价。

同样,人类最擅长的是思考、沟通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人类能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得以脱身,然后进行一些针对解决复杂问题的相关专业培训,培养我们如何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的日常运作中的处理异常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建造过于复杂、过于昂贵的新计算机系统。甚至当我们成为训练有素、积极进取和被授予权力的真正智能人时,我们就不需要使我们的系统具有人工智能了。

我们感兴趣的,成为了潜心于思考、与他人沟通并解决问题这种类型。反之,我们人类的大脑也会由此变得更加灵活,因此人类比任何一台计算机要更适合做这类工作。如果将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例行的和重复性的日常工作自动化,就会发现这样做能产生巨大的成本效益。

另外一部分就是传统的IT人或是技术业者一般与机器打交道的能力远远超过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恰恰是云平台我们所提到的专业分工的一部分。

如果企业能对此一类非例行任务进行授权,其对客户特殊需求的反应将会变得非常快捷。正是通过将效率和反应速度相结合的方式,许多企业才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企业在通过这种协调的方式不断地优化他们公共和特殊的业务流程之后,成本自然会下降,企业也就能够通过定期地调整自身业务流程来适应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

效益是在通过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的过程中产生的。为满足苛刻的客户需求而定制的服务远比这些产品本身更有价值,并且这种定制的服务在产品销售中的价格要略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

因为客户愿意为这些定制的服务多支付一些费用。换句话说,从开始选择这种倾向型的产品服务类型那一刻开始,企业已经领先市场一步了。你的企业交付给客户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服务或是商品。

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人们具有紧迫感。因为具有了紧迫感的人才会去克服原有不良的工作习惯。所以,设置一个时间表和资金的额度,来限制你的团队解决问题所需的成本,这是使员工产生紧迫感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个表格和额度应在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优秀的管理者同样应该明白张弛有度。

敏捷性和创新性被合理统一后所能激发的能量绝对不可小觑。■

来源于“观察立”微信公众号相关阅读

张礼立:2017年推动商业前行的三个ITSM战略

张礼立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管理学博士,2016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国IT治理与管理年度人物。玖道科技首席战略官。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秘书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浦东新区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信息化中心专家成员、中国人民大学CIO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IT服务管理新论-中国式智慧和西方文化整合的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敏捷红利》、《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中心与智能运维的软件定义解析》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