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纷纷进场,无线充电让共享充电宝前途暗淡

手机厂商纷纷进场,无线充电让共享充电宝前途暗淡
2017年05月15日 19:55 每日金融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球科技圈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苹果公司宣布出资2亿美元投资康宁玻璃(CGG)。苹果公司称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康宁玻璃的研发和制造工艺改进。

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公司投资康宁玻璃的主要目的在于推进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所谓无线充电技术(WCT),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以磁场传送电能,进行无线缆充电。

“普通的手机金属后壳会干扰无线充电,用玻璃后壳替代金属后壳,就能解决(无线充电时)被干扰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刘勤副教授告诉每日金融,康宁玻璃的主业就是屏幕玻璃制造;苹果此次投资,也可能是为参与研发适配无线充电线圈的玻璃后壳做准备。

苹果的投资动向不是空穴来风。早在今年2月,苹果就已正式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

每日金融记者在WPC的官网上看到:成立于2008年的WPC,其活动宗旨就是为了促进无线充电技术的Qi标准在全球推广。手机厂商加入WPC后,旗下产品只要通过Qi认证,机身就会被打上Qi标志,然后按照统一的无线充电标准行销全球。

在这之前,三星、微软等厂商均在其数码产品上不遗余力的推广WPC的Qi标准,但收效甚微。此番苹果加入WPC,则有可能改变无线充电市场目前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

有观点认为:苹果加入WPC,首先会带来用户对无线充电技术的关注;然后是芯片制造商、手机配件商、代工工厂等产业链企业也会迎合Qi标准,从而促进无线充电产业的发展。

除了Qi标准,WPC还给用户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充电场景,那就是WIFI充电。简单的说,今后我们出门在外,不用携带充电器和数据线,只要在酒店、咖啡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都可以通过WIFI联网为手机充电!

饱受手机电池续航困扰的用户,自然是对无线充电、WIFI充电等技术翘首以待。市场调研机构IHS的最新调查显示:有超过95%的消费者希望自己的下一部手机能提供无线充电技术。IHS还预计,到2020年,全球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将超过10亿部。

但正如硬币都有两面。在无线充电技术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景下,自然也有其他创业者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这就是今年以来,号称又一个风口的共享充电宝项目。就在上个月,每日金融发布过相关文章《以共享之名,这个项目火了,甚至有公司已经融资上亿》。

文中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肯定会得到提升,再加上快充、无线充电等手机充电技术的加强,不出几年,充电宝对手机用户来说可有可无,共享充电宝这个项目将不复存在。

现在看来,加上苹果等大型手机厂商的推动,无线充电技术还将会进一步压缩共享充电宝项目的生存空间。

不仅手机厂商,汽车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无线充电技术。特斯拉汽车曾声明,将推出无线充电装置。奔驰汽车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Daimler AG)透露,奔驰S550e混合动力版有望在2018款车型中搭载无线充电系统。

有券商研报指出,如果能解决智能手机续航能力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紧缺这两大行业痛点,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成为新一代电子产品升级的标配,开启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市场。

每日金融记者发现,今天A股市场上的无线充电技术概念股也是蹭蹭蹭的上涨。文章最后,每日金融照例奉上相关的上市公司名单,供投资者参考。

友情提醒:本文只是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果您按本文的思路投资亏了钱,请继续努力;如果您按本文的思路投资赚了钱,欢迎给我们留言,和大家分享您成功的喜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