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有产权」保持警惕

对「共有产权」保持警惕
2017年08月08日 14:29 德科地产频道

文︱刘德科

1. 据说,「共有产权」这个东西最近很热门。北京出了个文件,把稀奇古怪的「自住型商品房」改成了「共有产权房」。

2. 改个名字挺好。「自住型商品房」这名字实在是充满歧义:其实它就是经济适用房。

3. 简单讲一下历史:1998 年,中央宣布取消福利分房制度。真的取消了吗?它以经济适用房的方式继续存在,区别是需要付点钱,差不多就是比建安成本略高一些,三四千或者五六千,因为土地是免费的。

4. 于是,经济适用房就变形了:一部分变成了福利分房的变种,或者说福利分房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继续存在,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他们才有机会,我们没机会;另一部分才是分给我们真正的低收入者。

5. 又过了几年,他们也觉得这样太不像话了。于是默默取消了经济适用房,改成了「自住型商品房」,共同点是继续低价,区别是卖掉以后 30% 的收益要上交给政府。这其实已经具备了「共有产权」的性质。

6. 所以,现在干脆把名字也改成「共有产权房」,至少更加名正言顺。

7. 那么,「共有产权房」该是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方向吗?这是领导们该思考的事情。我们认为不该是方向。

8. 凡是保障,就不该给其收益。简单说,就是要切断利用保障房牟利的一切可能性。虽然「共有产权房」和经济适用房相比,已经少了很多牟利空间,但仍然存在牟利的可能性。

9. 1998 年我们国家从新加坡引进了经济适用房,当时的美好想法是,大部分人都可以买到,不止是低收入者,听上去很温情的。现在,「共有产权」也很温情脉脉。

10. 住房保障的惟一出路是:只给住,不给任何产权。这样,才能让保障房真正区别于商品房。不然,连保障房都可能变成是炒的,而不是住的。

11. 这么说很冷酷,但这种冷酷才能真正指向温情。换句话:先小人,才能后君子。

©本文版权归“德科地产频道”所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