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手机“获救”,危机源头是啥?后面怎么办?

乐视手机“获救”,危机源头是啥?后面怎么办?
2016年12月13日 10:17 无冕财经

两个月内,乐视系手机业务危机重重,“亲子”乐视手机欠下巨债,“养子”酷派巨亏。乐视手机业务的危机哪些虚,哪些实?它的救命稻草来自哪里?

2016年的最后三个月,似乎是乐视的受难月,而乐视移动的日子过得更是煎熬,但灾难似乎在渐渐过去。

12月7日,微博账号“白城以北”爆料乐视员工正排长队办离职;同样在12月7日,乐视融资盘被卷入券商平仓传闻,酷派集团股票当日再度暴跌13.75%,每股报0.69港元。

▲ 贾跃亭,乐视控股集团创始人

此前的11月18日,酷派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16年度将亏损30亿港元;而早在11月初乐视手机业务便被曝出拖欠供应商上百亿元款项:11月2日,两位男子在乐视总部大楼下拉横幅示威,上书“乐视到期货款不付,造成供应商千人工厂停工,员工闹事”;而11月25日,乐视移动总裁冯幸被传出离职……

但是,11月底冯幸在内部信中说明乐视手机供应链危机已经部分解决;贾跃亭在12月11日透露乐视手机的资金链问题已经解决了60%、70%。

短短半年,乐视帝国的手机业务陷入一个又一个泥潭,危机迭出的背后,窟窿真的如传闻那么大吗?它的真正命穴在哪里? 如何获救的?

酷派巨亏,乐视负债

11月18日,酷派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预计由盈转亏。根据公告内容,酷派集团预估截至12月31日,酷派2016年全年将亏损约3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7亿元)。

公告透露,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销量同比减少约43%,主业手机业务亏损约7.3亿港元,同时受电商分支Coolpad E-commerce拖累亏损约2.3亿港元。

▲ 酷派集团内幕消息及盈利警告

据酷派解释,销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地手机市场衰退及竞争激烈,而酷派今年专注于清理库存,仅推出一款新的智能手机产品。

受亏损影响,本已经一跌再跌的酷派股价11月21日再度暴跌近11%至每股0.91港元,8月以来股价近乎腰斩,市值蒸发超过20亿元。

今年,酷派一再遭遇投行削价降级,瑞信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酷派盈利预警在市场预期之外,将目标价下调25%至0.9港元并维持「跑输大市」评级。而且,瑞信将酷派2016年手机出货量预测下调26%至1700万部。

此外,该行认为酷派大股东乐视的资金状况将对酷派带来长远的影响。此前,汇丰证券也发表研报表示将停止对酷派集团的股权研究,并将目标价由下调至0.8港元。

随着大股东乐视欠款风波的发酵,酷派的股价多次震荡,被推上风口浪尖。

滥觞于海外的乐视汽车拖欠施工方款项,蔓延至乐视体育、乐视移动等各业务板块。11月2日,有两位男子在乐视总部大楼下拉横幅示威,横幅上写着“乐视到期货款不付,造成供应商千人工厂停工,员工闹事”;11月6日,贾跃亭在给乐视员工的内部信和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承认,乐视手机确实拖欠了供应商款项,但是并没有透露具体数额;11月8日下午,乐视楼下再度出现供应商举横幅示威。

随后传出某些供应商终止与乐视合作的传闻,乐视移动业务面临的窟窿真的如传闻那般巨大吗?欠款究竟几何?摊子到底有多烂?从泥潭里迈出了几步伐?

“150亿”欠款的虚与实

乐视手机的欠款风波,始于一张疑似雷军的微信截图。

11月7日,一张疑似雷军与他人对话的微信截图被曝光,截图中雷军说:“昨天,几个大供应商和我说,乐视欠款总额在150亿以上,四五家供应商欠款在10亿以上。明天估计有四五家开始起诉……”尽管之后雷军进行了澄清,但乐视手机欠供应商100多亿元的传言层出不穷。

乐视手机真实欠款几何?欠款是死穴吗?

11月14日,《财经》杂志发表“乐视危机虚实”一文,较全面地揭露了乐视手机供应链危机的情况。根据《财经》杂志报道,乐视目前所有的应付账款在100亿元左右,由于部分供应商给了乐视六个月的账期,乐视的逾期欠款在20亿-30亿元之间,与之前传闻的150亿元相差较大。

▲ “乐视危机”引媒体纷纷报道

据《财经》杂志报道,乐视移动欠款额度比较大的有信利、仁宝、立讯精密、AAC等五六家,对信利、仁宝的欠款约在7亿美元,欠舜宇光学2亿-3亿元。这些数据并未得到乐视方面确认,舜宇光学方面表示其实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两千万元。

乐视手机的欠款总额,可能被夸大了,短期流动债务可能在20亿-30亿元。整个11月,贾跃亭和乐视都在努力解决乐视的资金问题。11月30日,乐视移动总裁冯幸发表内部信,称乐视手机的供应链问题已经部分解决,乐Pro3也将重启现货售卖。12月11日,贾跃亭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时透露,11月以来乐视手机资金链危机已经解决了60%、70%。

仁宝和ACC曾私下向《财经》杂志表示不愿再与乐视合作,但11月23日,乐视手机主要代工厂仁宝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乐视已于11月中旬依约还款、履约情形良好,仁宝与乐视的交易条件并没变更。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透露,乐视与仁宝、信利以及瑞声之间的欠款问题,都找到了双方认可的解决方式。联发科执行副总经理暨首席运营官朱尚祖也对外证实,乐视目前和联发科的合作进展顺利。

今年被乐视并购的酷派,虽然首现巨亏,但毕竟还有一定的积累。“酷派是2014年之后才开始走下坡路的,现在技术实力和供应链还是很强。再加上众思六七百人加入,以后技术、品牌、渠道、供应链、研发实力,在国内应该还是前列的。”刘江峰加入酷派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 酷派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

烽火台资本特约经济学家江瀚告诉《无冕财经》,虽然酷派今年亏损额度较大,但它的经营一直比较健康,“酷派的运营其实一直不错,它的运营商渠道相当之好”。酷派2016年中期报告显示,酷派集团2016年上半年债务较去年有所减少,资本负债率下降为33.3%。酷派方面表示,目前酷派的现金流并未受乐视危机影响,现金流比较健康。

刘江峰入主酷派之后,一直在清库存和对酷派进行战略调整,今年酷派仅推出一款手机Cool1。根据酷派方面提供的数据,上市三个多月来Cool1销量为173万台,第一手机界的孙燕飚认为这一数据是真实可靠而且比较不错。

“Cool1单一机型用一百多天的时间实现173万台的销量,表现已经算是可以的了,当时让锤子科技被供应商认可的坚果一年的销量也就百万台。”

由冯幸掌舵的乐视移动、刘江峰主管的酷派及众思组成的乐视手机业务,虽然问题并不如传闻那般严重,但乐视手机业务陷入麻烦却是不争的事实。乐视系手机业务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摆在乐视面前的机会在哪里?

如何止损?如何注入现金流?

将乐视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手机供应链的巨额负债传闻,但负债缺口并没那么大,而单凭负债并不能压垮一个企业。烽火台资本特约经济学家江瀚告诉《无冕财经》:“除了格力等少数国有企业不负债运行之外,基本上大部分企业都是负债运行而且是高额负债运行,现在不负债运营的企业太少太少了。”

江瀚认为负债多少没什么关系,负债并不是乐视的问题。“乐视手机业务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是因为贾跃亭疯狂烧钱扩张、乐视的摊子铺得太大,他什么都想做;二是乐视在手机方面其实非常厉害,它已经收购了酷派。”

“乐视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资金链的畅通,只要能确保资金链的流畅它就没有任何问题,他要做的其实是把现金流变成正的。”江瀚表示。

2014年5月,乐视移动注册成立,手机业务逐渐划拨到乐视移动下面。2015年4月,乐视发布了三款低中高配的产品,实行负利定价策略,卖一部手机亏损一两百元。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算了一笔账,以乐视卖得比较好的乐2为例,定价为1099元,但成本需要1299元,每多卖出一部就多亏损200元。

▲ 乐视移动旗下产品

孙燕飚认为,尽管乐视手机资金紧张,但现阶段对在售机型涨价以减少亏损获得正向现金流并不现实,减少销售以减少亏损才是比较可行的方式。据孙燕飚透露,乐视10月份和11月份的销量不是很正常,他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供应商讨债闹得比较凶,减少了供货;二是乐视资金紧张,主动减少需求,通过少卖减少亏损。”

他猜测之后乐视可能提高乐3等将出机型的定价。贾跃亭在12月11日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时也曾表示,“手机是分几层,第一层是BOM层,我们的定价肯定会超越BOM,第二是加入很多营销成本,我们定价会到NBMC的水准,这样就不会产生直接的硬件补贴。”

▲ 贾跃亭参加2016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但相比于止损,现金流才是王道。12月11日,贾跃亭透露乐视手机业务的资金链问题已经解决了60%、70%,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将会有上百亿资金注入乐视,手机资金链将在未来的三四个月内恢复正常。

至于乐视系的酷派,孙燕飚认为它需要做的是保持稳定,“酷派目前需要做的,主要是减少乐视危机对酷派的影响,将大股东当作一个投资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维持酷派自身的稳定。”

在他看来,酷派的发展比较乐观,“刘江峰入主酷派时间仅三个月,在大股东主营业务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酷派的销量表现能够中规中矩,其实已经说明了刘江峰的领导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转载时,请注明:转载自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作者:韩江雪@广州。如有其它需求,请联系我们(微信号:xiaomian0504)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