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特首选举前瞻:"治港必先治楼"

2017特首选举前瞻:"治港必先治楼"
2017年01月23日 09:05 欧洲经济与文化

▋ 2017香港特首选举,楼市问题绕不过去

香港特首选举如箭在弦,参选人对解决房屋土地问题,有何良方,将仍是选战的其中一个焦点。

已经宣布角逐的叶刘淑仪,上周六在香港电台的节目中表示,她的政纲主打,将是房屋土地政策,希望在市区重建上着手,解决供应问题。

胡国兴政纲的房地政策太简单,但他跟乡议局见面时,认为应研究靠近市区的丁屋可以「起高啲」,也是解决供应的一个方法,而且新界土地有庞大发展潜力,胡官循这方面入手,也是一种新思维。

另外两名有意角逐特首的人选,皆有处理土地的经验:林郑月娥在曾荫权政府内当发展局长,是掌管土地供应的主要官员;曾俊华以财政司长身分,身兼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主席,对土地问题也不会陌生。他们在房屋土地问题上,有没有什么新思维,以及是否令人相信他们有足够执行力,去落实政策,将是下届政府管治成绩的一次考验。

如果在房地政策上一事无成,社会怨气将难以消弭。

踏入2017年前夕,政府在上周五,公布香港楼市的最新数字:2016年11月,楼价指数升至306.6点的历史高位,已经连升8个月,反映过去3年,政府为治理楼市而推出的「辣招」,毫无作用,既冷却不了楼价,反而令有意置业者更难「上车」(住宅物业印花税15%,令置业成本大增)、发展商推出的单位更细更小。置业难,而居住质素变得更差,本届政府自夸房屋土地政策有成绩,到底成绩何在?

1997年之后历经3任特首,在房屋土地政策上,都无法交出一张合格的成绩表。

董建华以八万五供应量,希望达到七成港人有自置物业,但遇上金融风暴,令楼价暴跌造成大批负资产苦主。

结果到曾荫权任内厉行紧缩,房屋和土地供应,都压在低水平,楼市终于喘定。但到经济复苏之后,需求回升,政府却没有适时回应,结果供应和需求脱节,令楼市迅速升温。

到梁振英上任,标榜施政重点,设在房屋土地问题,为了贯彻增加供应的承诺,政府四出觅地,但劳而少功,可以建屋的都是小地皮,还因过于勇进,而被批评为「盲抢地」。

不少人应记得,梁振英在竞选特首期间,经常说香港「大把地」,只是没有认真开发应用,这跟他上任后,觅地的狼狈情状,似乎显示出他对房屋土地问题的认知和现实,有较大距离。

▋ 香港楼市价格高,只是因为土地供应不足么?

土地供应不足,是房屋问题其中一个死结。原因之一,有分析认为是可用土地,都集中在发展商手上,他们持有的土地面积加起来,比政府更多,可以调控市场供应,而政府的土地储备不足,无法抗衡地产商,结果房屋供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楼价也就拾级而上……此说是否成立?大陆最近的楼市「新说法」,也许可以作参考。

上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了内地楼市的发展方向,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经济评论界都认为是点中了问题要害。内地自2009年起,一直主张买房是为了住,不是为了卖,但效用不大,内地楼市继续被炒得热火朝天,中央也束手无策。

按道理,大陆不像香港,土地资源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发展商成不了「地产霸权」,政府更有不同政策工具,可以调控楼市;为何大陆的房屋问题,也一如香港,楼价大上大落,年轻一代同样叹「上车」难、置业难!

对土地供应,有足够控制权的内地政府,同样「驯服」不了楼市,人民对住的问题,也是怨声载道;说特区政府因土地储备不及发展商,而无法治好楼市,明显欠缺足够说服力。土地供应,固然直接影响楼宇供应,但要「解决好」房屋问题,除了土地供应,还要配合其他政策。

▋ 增加自置物业率,安定香港民生且有经济效益

房屋政策背后,除了有民生的考量(住屋基本需要),也有社会目标,例如照顾基层、社会安定等等。

经常拿来跟香港比较的新加坡,房屋政策甚至有强烈的政治功能,就是以相对廉价、面积宽敞的组屋(政府以低价出售的平民住宅),争取人民支持执政党。新加坡政府每发展一处组屋,就会派人民行动党的干部进驻,发展基层组织,培植组屋,成为执政党的票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加坡八成人口,住在政府补贴的组屋,成为新加坡政府有效管治的重要基石。

香港很难抄新加坡模式,但大幅提高港人自置物业比率,是安定民生,且有经济效益的政策,更可在短期内见到成效,做法包括:以极低价出售公屋,及以成本价把居屋「卖断」给业主,这些都是在单靠觅地,增加新楼供应以外的新办法。走不出一条新路,香港房屋土地问题,仍会是下届政府的计时炸弹。

中国大陆常说「治国必先治水」。在香港特区,则是「治港必先治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