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这轮国企改革要不忘炒壳?

为啥说这轮国企改革要不忘炒壳?
2016年07月13日 00:44 环球老虎

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老虎财经(laohucaijing01)

当前现状是:避险品种已高、次新股已高、高送配打不起鸡血。欣泰电气,没有直接停牌退市,还要交易一个月。今天开始第一个跌停——这是对概念股的“游街示众”。管理层用心良苦。

来源:山石观市

造假场子已扫、针对恶炒监管升级,要不要去捧国企改革的场,怎么捧场?这应该是下半年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场专家苦笑的交流会

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合并、宝钢武钢合并、中航和保利谋划地产业务整合、中国国旅并入港中旅.....

市场对于改革节奏和效果的偏悲观预期,与今年5月以来政府对国企改革方面的重视程度形成较为鲜明偏差。

上周,习大大刚说了一个对国企改革的指示,要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理也再次对国企改革做出批示。

这会是提升市场对国企改革关注度的催化剂吗?

中信证券旋即邀请国研中心有关专家,就国企改革问题与客户交流。

现场并不乐观:二级狗拼命在问答环节,诱导专家回答未来员工持股最好做、最值得关注、下半年还有新的政策出来刺激改革情绪,专家一脸苦笑。

2014是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机制上中央成立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地方上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文件上,地方20多家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2015年中央出台《指导意见》,陆续出台13个文件,近年22个文件陆续完成,1+N个顶层设计文件完成。

北京聚集在公共服务,疏解非首都功能;山西和陕西集中在能源领域,东北煤炭钢铁企业关停;上海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中部地区集中在工业制造,各有侧重。

两年下来,囚囿不少。

改革空转。表现在政策多,信号混乱,措施落地困难,改革政策化。政策太多使得政策之间存在矛盾,不利于协调政策。一些政策不利于改革的推动,比如由于党政机关干部和高校院系主任受到任职限制,外部董事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目前国企改革动力小,受制于容错机制不完善、以现在的文件看待过去的改革等问题。

混改方面,国有股权的最低要求到底是多少,国资监管职能上,企业自主经营决策归位不坚决,未明确管资本如何管。

落实董事会的职权方面,如何处理落实董事会的职责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党组织和董事会的关系如何处理,需落实好董事会对于经营人的决定权、高管人员的管理问题,体制内转为经理人的退出机制、不同体制下薪酬激励机制差距大。

 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国有资本的定位,国有企业的定位。

一言以蔽之,症结在双头方向往哪边走:市场化改革、党委负责制。即,党委下,如何在国有企业内部真正实现制度创新,按照公司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东北国有经济占比最大,现在却是最危险的。广东浙江国有比例低,却是当前经济中坚力量。北京几乎没啥国有实体产业,却固若金汤——这是现实与文件的当前反差。

一个壳股故事及相关解读

第一批央企试点,试点企业提交的改革方案没有被批准。

第二批央企试点,有别于第一批,将先报方案后报试点——当然最后很多方案还是会被否;当然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代表你必须要做什么。

那怎么炒?

国资做小做优担心道德风险,背负国有资产流失指责。有一种思路是炒大炒合并。

此前国资委负责人表态2016年兼并重组的力度将不低于2015年,按此规划今年可能至少要进行10户以上的央企合并,这意味着下半年央企合并步伐可能会再次加快。

这其中,上半年已公告战略重组或托管方式的央企,今年合并可能性较大,比如中国诚通上半年托管了债务困境中的中国铁物。

中金按两条脉络梳理合并可能性较大的央企:

一是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重叠的领域。从近期的动作来看在去产能等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产能过剩领域(煤炭、钢铁、建材、有色)是央企合并的重点,主要目的是加大去产能效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除以上领域外还可以重点关注军工、船舶行业央企的动向。

二是“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重叠的领域。央企合并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集团整合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较为典型的包括南北车合并后的中国中车、以及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合并后的中远海运集团。可以重点关注交通运输以及相关的基建建筑、机械类的央企。

第二种思路是炒地方。央企没有自发的动静,只能寄希望于胆大的地方政府,比如上海、深圳、山东。

比如山东,大力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组织部任命,推进速度不错。但是山东当然也做不到完全市场化。现在是将原本在体制内的人变成职业经理人,还不能直接从市场上进行招聘。而且三年后,当事人还能选择是体制内还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职业经理人的推动与省长郭树清有很大关系。

第三种思路是炒国企壳股。

有机构老总讲过一个故事,事关众人瞩目的顺丰借壳。

鼎泰新材之前公告,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拟置入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发行股份完成。由此,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卫,顺丰借壳上市。

老总说,“鼎泰的人去年来我这时,很坦率:女儿不想接班,创始人刘老爷子年纪大了,对装新东西搞市值兴趣不大。老实人,就想平安退休。”

这样的上市公司心态很多。找个好人赶紧嫁了吧。

同时,再补充两个机构人士的对答。

A:有个拟借壳企业问,借壳新规以后,壳价格是不是会跌了?我说不会,壳公司是投资品,还很稀缺,不是消费品,你们属于刚需,但市场上有很多投资客在炒作,证监会新规属于限购。跟房地产一样,限购只会短期影响市场,如果没有持续改变供求关系,价格自然是走高的。顿时,茅舍顿开。

B:同意。新规办拉长了做盘机构的运作时间,没有改变市场供求关系,这会让运作方更审慎地考虑方案。在IPO没有解决堰塞湖之前,价格单轨制发行依然会长期存在,急于注册制推行可能性低。出于参与运作机构的融资时间成本考量,IPO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时间,而需求方依然旺盛,这是壳公司存在的价值。

去年初第一波炒国企改革时,市场玩笑是:押国企改革思路是地方国企(婆婆少,好摆平),基本面烂(改革无阻力),董事长人品低下(他想捞一笔),这种改革动力足,我们要同流合污,助纣为虐。

是的,央企里也是试点公司下面那些小烂票涨得好,A股市场就这样,大机构领导也时常提醒大家要搞100亿以下的。

附上中信国企改革专家交流问答——如何读出梅西

1、前两天习总书记刚说了一个对国企改革的指示,要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那么请问“做大”是否非常重要,怎么看待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地方推进国企改革存在一定困难,有一个原因就是上级政策中将左、右两方面的意思都涵盖了,地方基层不知道哪边方向是对的,这使得落实很困难。这次习总书记讲“做强、做优、做大”,将做大放在了最后,与以前将“做大”放在最前是不一样的,现在把“做强”放在最前,当然现在非常强调党的领导。吴敬琏老师曾说,做大蛋糕可以由国有企业做大,也可以由别的企业做大,比如引进民间资本。为了使经济有活力,有很多不同方式都可以采用,包括税收方面也可以有不同方式。

2、目前国企改革较为缓慢,现阶段推进的节奏如何?

答:最近上层出台文件很多,但落实相对比较难。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思想不太统一,基层都在等待上层统一明确的态度。还有就是试点方面,改革的空间是不是可以搞大一点,一些领域存在突破,试点不是按照已有文件试点,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很重要的一点是改革需要有容错机制。另外,对改革的企业和人的激励要提高,要让改革的企业和人受益。目前规范性的文件要求过多,激励性的制度设计较少,使得很多地方不作为,并且不仅仅是在国企改革方面,其他很多方面也不作为。

3、市场担心的问题是政策现在强调得比较多的部分是管的部分,一个是党的建设,一个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些所谓红线的设定会不会对于改革者形成心理障碍;另一个问题是,之前政策是供给侧改革,但现在改革方式多体现在兼并重组。那么往后国企改革的方向是以兼并为主还是改善激励?

答:制定红线可能是对于过往出现的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所以现在可能更加强调改革要有规范性的措施,整体上政策收紧。前段时间国有资产评估政策没有出来之前,很多企业不敢动,因为很多企业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所以现在明确了,但是即使现在明确了,那么国家的评估标准和市场是否一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评估的手续很长,评估方式是否能快速应对市场,是否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至于兼并重组,未来一定是要做的。宝钢和武钢的兼并重组一方面是因为产能过剩以及产品的同质化。这个问题是过去做大做强的要求下形成的,这需要扩大提速,那么企业就会担心被兼并,所以急于扩大规模。以前宝钢和武钢是有分工的,但后来需要扩大规模,避免被兼并,但是在扩大的同时同质化变得愈发严重。现在过剩太多,同质化严重,兼并重组是一个方法,可能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产能可能会降低,所以兼并重组应该是一个大的方向,特别是煤炭产业。

4、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评估总体偏保守,未来如果加快改革,该如何突破?如果形成突破,突破的核心和重点领域在哪里,该如何唤起改革者的信心?

答:我认为目前改革的效果没有预想的好,如果要继续推动改革还是要解决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要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比如英国日本国企的效率低下,所以私有化,其领域主要集中在民生和战略性领域。我国国有企业应该集中在私营企业不愿意干的领域。但我国现阶段没有哪个领域国有企业不做,有些战略性领域可以进,有些领域需要退出,不能一味地做强做大做优。

现在推进改革不力的几个问题:国有资产划分,是否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现在许多部门谁也不要愿意承担责任,企业也不愿意,制定文件的人也不愿意,很多试点方案都没有审批。有些地方比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南方沿海做的不错。地方国企推进的力度比央企推进的要快一些,因为地方相对有更大的空间,敢于承担责任、锐意改革的大领导推进快一些。现在反腐巡视,使得基层政府有些无作为,政策不敢落实。现在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还是需要看到改革的成果。

5、对第一批改革试点怎么看,现在第一批改革相对较慢,但第二批的改革会不会有所改变?

答:思想统一很重要,技术上的问题都好解决。试点的对象并不重要,试点需要的是创新的空间。试点能够做的突破可以到哪里,推行先行先试,改革的单位要有一些特殊政策。现在第一批试点没看到这些,试点企业提交的改革方案也没有被批准。第二批试点,可能会有所改变。

6、以保利和中航的房地产业务整合为例,保利有军工背景但房地产业务好,中航优势在军工,但也有地产业务,那类似这样优劣行业交叉的整合,从改革方面说会不会是一个方向?

答:这种重组是结构布局的调整,有同类项是不是合在一起是公司的想法,但也仍然存在争论,到底是兼并重组好还是综合性好?从调研的结果看,两个企业兼并重组不存在固定的模板,有的合并同类项好,有些分开好,这还是得看市场,只要把经济搞活,那么分开或者组合都是可以的。2003年成立国资委,解决了“九龙治水”的问题,之前做了很多事,现在管得过多了。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成立两类公司,国资委只管理到两类就可以了,类似淡马锡,成立两类公司就是为了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下面的运作就作为市场化运作就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