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产权房对房价的影响

共有产权房对房价的影响
2017年08月05日 00:15 老晋房产观

导 读

共有产权房:标志性特点是什么?共有产权房:合伙“生意”能赔钱吗?共有产权房:是在让利于民吗?共有产权房: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共有产权房:有多少人排队等分配?

共有产权房:标志性特点是什么?

第一、产权比例和区分:共有产权住房的价格,相比地段同类房子,有显著价格折让。折让部分就算是ZF的“股份”(通过机构代持)。例如某处商品房均价1万元,ZF提供的“共有产权”房售价是7000元,你买了,就获得70%的产权,而另外30%产权归ZF所有。

第二、特定门槛:符合限购条件、且家庭成员名下均无住房的,每户可以买一套。单身购买,需要年满30岁。有房家庭离婚,夫妻无房的一方提出购买申请,需要离婚满3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明确规定,共有产权住房的30%要卖给符合限购条件的“没有北京户口”的家庭和个人,新北京人份额,每年供应约1.5万套。

第三、处置权:买房超过5年后,可转让。可以按市场价格转让你持有的“股权”;满5年的时候,你也可以按照市场价购买ZF持有的“股权”,获得100%产权,成为商品房。

第四、出租权:可以出租,按照股权分配租金,ZF要拿走应得的。

共有产权房:合伙“生意”能赔钱吗?

首先,购买者和ZF所占的产权比例,由此块售价与周边售价的比例决定,也就是说,共有产权房相较于周边同价值的房屋,售价越低,ZF产权占比越高。

其次,如果满了5年,想卖房,收益是和ZF共享。常识,共享收益,当然得分担亏损了。所以,房价如果跌了,ZF还得掏钱和你一起卖房…这就像是ZF和你合伙开公司,那么请问,这个房子有可能亏钱吗?

老晋小结:这买卖有了ZF“入股”,要赔钱是很难的。

共有产权房:是在让利于民吗?(马光远)

以“自住房”的定价为例,以前自住房的售价低于周边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售价的30%,但你以前买的“自住房”是完全产权的,但在转换为“共有产权房”之后,售价也可能低于同地段售价的30%,但你得到的是一个只有70%产权的房子。

也就是说,共有产权房的个人出资额等同于自住房的出资额,这意味着目前购买人获得的70%的产权,相当于以前自住房的全部产权,也就是说,用这些钱以前可以获得全部产权,但现在只能获得70%的产权,这意味着,在房子品质等不变的情况下,你购买到的共有产权房的产权相对于以前的自住房缩水了30%。

马老师:目前的模式,淮安的也好,北京的也好,制度弊端极为明显。等于以前的自住房只是改了个名字叫“共有产权房”,价格没变,面积没变,但产权少了30%。这叫让利吗?

共有产权房: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2017年4月北京发布的规划,未来五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年均1200公顷,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将供地1020公顷、拟建25万套房。新北京人的指标是每年1.5万套。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2.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5年以上纳税人口未知。算算摇号比率,很低是不是?

老晋小结:所以,共有产权房在目前来看,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性质上,归根结底它还是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市场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共有产权房:有多少人排队等分配?

过去5年,中国大陆增加了3565万人,相当于新增1个加拿大或者1.5个澳大利亚的人口。增加的3000多万人究竟去了哪里?去了城市、大城市、一线城市见下表:

过去5年中国人口增长超过100万的有5个城市:天津、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合计净增长764万(等于5年吞掉一个杭州)。这仅仅是官方的数据。

过去5年中国人口净增超过25万以上的33个城市,五年人口净增合计1902万。相等于全国人口规模24%的区域,却生出了一半多的孩子,或者全国一半多新生儿降生到了不到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正是这种流动在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长的高速增长,也开启了高房价时代。

顺便说一下被抛弃的城市

这些城市房价自然没有未来

另外人口增长有限,房价上涨迅速的地方也要谨慎下手,这类城市有苏州、南京、珠海……

老晋小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决定这些区域人口增减的主因不是自然增长,而是钱、机会、上升空间、教育、安全、便利等等。这种不平衡,还在继续房大。

老晋总结

北京即将推出的“共有产权住房”,听上去很美好,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刚才看了关于“共有产权房”的建设标准和装修标准,整体感觉还不错,既然有了标准,相信领导不会建设的太糟糕。“标准”包括容积率标准,大小户型面积和比例,层高,绿化,门窗材料,地板材料等等,都制定了最低标准。“标准”请移步“老晋房产观”今天发文的第二条“共有产权房建设标准”。

就每年1.5万套的供应量会造成大量符合条件的新北京人排队购买,如果不能逐年增加供应来覆盖不断增加的“需求”,队伍自然会越排越长。因为大家都明白,有了ZF的“入股”,这门生意一定不会赔钱,况且自己还可以居住呢,不居住还可以出租获得收益。如此好的福利怎么能轻易浪费掉,最后的结果,不但对商品房市场影响微乎其微。还可能带来负面效果,请参考机动车号牌摇号,最终把号牌交易推向“黑市”。每年30万的人口增加,保障房能覆盖多少人的问题,我看是非常悲观的。

北京的人口膨胀,人口的持续迁移和集中是不可违背的城市发展规律。虽然现在北京在集中疏解人口,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腾退出来的生存空间一定会被一一补充,一个也不会缺席。

就拿这两天热议的北京早餐涨价问题来说,早餐涨价只是刚刚开始,后面很多生活资料都会跟着涨价,因为我们的环境改善了,一切都有代价。其背后的逻辑是,因为北京人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维护环境的人却减少了,在服务不打折扣的情况下,提供服务的劳动力所付出的劳动增加了,所以北京有了更赚钱的工作机会,虽然累点辛苦点。

“共有产权”是自住房的优化版。自住房政策的效果大家都清楚,摇号、抢购、灰色地带,但是依旧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不过对于刚需和社会夹心层来说,共有产权房大大降低他们的购房门槛,ZF高度重视,起码的居住问题得以解决,是大大的进步。就这一点,我举双手支持,点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