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被套、定增破发 新三板投资人要小心

员工持股计划被套、定增破发 新三板投资人要小心
2017年05月12日 18:30 新三板府

员工激励一般被称为“金手铐”,没想到除了业绩“铐”,还会被二级市场“套”牢。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5月11日,A股今年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30家企业中,有24家的股价目前已经跌破了员工持股价格。

再观新三板。2017年至今共有18家企业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已经实施完成的有3家,6家已获董事会通过,还有8家经股东大会通过。若将时间界限拉至去年初,新三板上发布过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数量也不过百,仅有93家,而实施完成的也仅有12家。

7成企业员工持股获利 最高浮盈1174%

以该12家企业为基础,不难看出,相比持股价格,超过66%的新三板持股员工都显示浮盈。其中蓝海之略(834818.OC)员工持股计划获得1174%的浮盈。

 

2016年5月19日,蓝海之略发行蓝海之略共享财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每股价格3.87元,2017年5月11日该股收于49.33元。若以此计算,不超过56名员工获得2.81亿元浮盈,而本金只有61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A股由公司从市场回购不同,新三板员工持股计划更多是参与公司定增,也有少部分是通过大宗交易或二级市场购买。

相比蓝海之略,春茂股份(430463.OC)的持股员工就没那么幸运了。去年11月23日,春茂股份公告了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以均价每股2.29元,完成二级市场463万股的股票回购。而对比目前公司股价,参与此次激励计划的不到200名员工目前浮亏26.6%。

当股价低于员工持股目标价,也就失去了持股的意义。因此,业内人士表示,为了保证持股计划的有效性,对员工激励的积极性,也会及时对原有的持股计划进行修改。

协议企业更易“破发” 交易方式待改善

然而,相对于“亲生”的内部持股员工,那些通过定增进入的投资者更像是“领养”的。

府爷统计,2017年以来股票增发上市的挂牌企业中,有186家挂牌企业遭遇“破发”,若从去年年初计算,则多达766家。

在今年“破发”企业中,包括爱酷游(835089.OC)、房掌柜(836918.OC)、龙图信息(832272.OC)、华讯投资(833924.OC)、奥星电子(836668.OC)及贵太太(834352.OC)6家企业的折价率超过了90%。

 

其中,爱酷游的最新股价相比于增发时最高折价96.8%。公司在今年1月中旬公告称,为投入新产品研发,以31.8元/股的价格,向3名投资者发行119.94万股,成功募集3814.08万元。然而,目前该公司的停牌前的股价跌至1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爱酷游因违规重组,被股转系统要求采取提交书面承诺,同时主办券商西部券商也被连累处罚。此后,公司因存在重大重组事件,股票被停牌至今。

根据细分数据不难发现,“破发”的新三板公司呈现出了很显著的结构化特征,其中采用协议转让方式交易的挂牌公司无论在“破发”数量还是价格跌幅上,都占据多数。府爷统计,在破发的186家挂牌企业中,有140家的交易方式是协议转让,占比75.3%;跌幅超过50%的挂牌企业中,89.3%为协议转让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应正确理解协议转让方式下的新三板公司价格,同时正确看待新三板公司所谓“破发”的情况,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方式不同沪深交易所市场,此“破发”并非彼“破发”,不应简单对等。另外,部分采用协议转让方式交易的新三板股票出现较大的定价差异,交易价格与定增价格相比跌幅较大,这反映出协议转让的交易机制亟须优化完善。

“说曹操曹操到”,近期新三板上一直有引进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机制的风声。据多方消息,相关交易制度改革,已进入深度测试阶段,各家券商近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系统的测试。而最新的交易制度将取代协议转让制度,以改善新三板流动性,同时也是市场规范的进步体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