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融环境并购吃“霸王餐” 被夺权董秘昨天离职了

科融环境并购吃“霸王餐” 被夺权董秘昨天离职了
2017年09月20日 18:50 新三板府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最近因控股股东“内斗”而引起市场关注的科融环境又被爆出在收购永葆环保股权时,竟然吃起了“霸王餐”。与此同时,9月19日科融环境连发三则人事变动公告,这或者是该公司“内斗”的又一次升级。

完成股权转让却迟迟“不埋单”

报道显示,交易对方将永葆环保70%的股权转让给科融环境并完成工商手续变更后,却迟迟没收到科融环境的收购款项,无奈向科融环境发送了律师函。

科融环境主营业务为烟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及节能燃烧等,是一家偏传统型的A股上市公司。但随着PE公司丰利财富的入主,加之经营不善,科融环境的盈利情况陷入窘境。据该公司财报,2013年至2015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0.43亿元、0.23亿元及0.21亿元。直至2016年,公司盈利水平出现严重下滑,由盈转亏,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1.47亿元。

在公司业绩倒退不前的情况下,科融环境试图通过并购的方式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它相中了专业从事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以及水污染治理的永葆环保。

2017年6月29日,科融环境发布公告称,拟以3.85亿元现金收购永葆环保70%的股权。同时,标的公司股东方还承诺,2017年、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5500万元。

资料显示,永葆环保于2015年12月21日挂牌新三板,挂牌后该公司业绩飙增,2016年实现营收7807.69万元,同比增长51.47%;实现净利润3141.28万元,同比增长977.80%。但好景不长,今年5月25日永葆环保公告称,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在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董秘被夺权 今天已离职

除此之外,9月19日,科融环境还公告了公司董秘、副总经理孙成宇、公司董事刘彬及证券事务代表张博的辞职报告,2017年以来,科融环境共计发布了8位董监高成员的离职公告。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孙成宇曾在上市公司共达电声任证券事务代表,刚于今年6月30日被聘任为科融环境董秘及副总经理,但想不到的是,仅过了三个月,就提出了离职。

此前,有媒体报道孙成宇作为董秘,却一度失去了公司的信披权利,无法参与信批方面的工作的事项。

9月14日,江苏证监局就相关事项向科融环境发送了问询函,其中提到“你公司董秘孙成宇在上任之初就被要求签署辞职报告,上市公司信披UK不在董秘手中,董秘丧失发布审核信披的权利。”对此,科融环境的回应中称,“2017年9月6日,公司证券事务部代表张博因家中孩子发烧生病需要照顾,以电话方式向董事会秘书请示并征得同意后,将其负责报关的深交所UKEY和中国结算中心密钥委托给董事长李庆义代管。9月12日,上述UKEY及密钥已经移交给张博。2017年9月6日至12日期间,公司信披事项由公司董事长最终审核。”

翻阅科融环境公告不难发现,就是在公司董事长李庆义掌控信披这段时间内,9月8日,公司公告了饱受争议的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张永辉的辞职报告;9月11日,接连发布了科融环境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临时)决议公告,会议决议聘用刘大治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

“PE+上市公司”的治理难题

也就是上述会议引爆了一场上市公司的“内斗大戏”。

9月11日,王豫刚通过微博发布声明称,“作为科融环境监事会主席,未收到本次董事会会议通知及有关议案,事前也并未审阅相关内容,公告中内容与事实不符,本人将按照相关规定启动问责程序。”

董事郑军也通过王豫刚发声,“召开临时董事会需要提前3天通知董事,而今天我看到科融环境公告称本人因工作原因没有参加也为委托代理人参加会议表决,违背了上市公司提前三天送达审议的原则,与上市公司章程不符。”

同时,张永辉也表示自己是“被离职”,在其个人声明中称“根据交易所的规定,董监高辞职后应该在两个交易日内公告。本人声明,两个交易日内未签署过辞职报告,本人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科融环境对上述事宜解释称,今年8月中下旬,张永辉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亲笔签名的辞职申请,由于当时该公司未有新的财务负责人人选,董事长毛凤丽和张永辉口头沟通达成一致,辞职申请日留白,待确认新财务负责人后,辞职立即生效。另外,公司在9月8日,将召开董事会一事以邮件形式通知全体董事等相关人员,因工作疏忽,漏发给了公司监事,且公告中误将发出通知日期写成9月7日。由于前述疏漏,导致公司监事未能收到议案、公司未满三日即召开董事会会议。

资料显示,丰利财富是一家小型私募公司。自“丰利系”入主科融环境后,公司原董事长、财务总监被捕、业务人员16个中传唤了5个,7个取保候审、江苏省证监局现场约谈、董秘连换4个、董事长变了2轮。不难看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做投资出身的PE机构在掌控一家上市公司之后,对于如何治理公司并不擅长,于是就会出现人事变动、上市公司治理恶化、业绩下滑等一系列“致命”的恶性循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