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11月摘牌十公司创纪录 下调投资者门槛尚不具备条件

新三板11月摘牌十公司创纪录 下调投资者门槛尚不具备条件
2016年11月23日 11:07 买三板

姜洋:进一步规范发展新三板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22日说,要深化改革新三板,也就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更好服务创新创业活动。新三板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包容性理念设计准入机制,对申请企业在所有制、地域和盈利等方面不做限制性要求,支持鼓励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债券等实现直接融资。目前,9000多家挂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六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合计占比超过七成。同时带动了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支持的前移,有私募股权基金参股的挂牌公司占比约60%。

下一步证监会将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效率。在发展壮大交易所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展新三板,完善挂牌融资、交易和退出机制。

下调新三板投资者门槛尚不具备条件

新三板投资者门槛话题升温源于8月28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召开的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在谈到降低新三板投资者门槛时表示“可以探讨”。他表示“投资者门槛从500万元降到300万元,甚至100万元,我们也可以探讨。但是坚持机构投资者市场的方向不变。”

事实上,从近段时间监管层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新三板投资者门槛的监管目前是一个趋严的态势,而且当前“降”的时机也并不成熟。

分析认为,新三板门槛的降低并非一件易事,引进“活水”同时也要顾及投资者保护,当前挂牌公司多为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早期的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新经济、新模式特征明显,业绩分化现象突出,要求投资者应当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从今年对新三板违规案件的处罚来看,数量也明显增多,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结合监管力量与市场规模,加强对新三板公司的监管以及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体系,降低投资者门槛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33家券商因新三板业务领43张罚单

通过统计股转公司官方网站发布的监管信息,法治周末记者发现,仅前11个月,股转公司就向券商发出了43张罚单,涉及33家券商,其中东莞证券三次被点名,平安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在内的多家券商两次被点名。

这些券商被处罚的原因,券商在从事新三板业务时的违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违规为不合格投资者开户,有13张罚单因此而发;二是在企业挂牌后未尽到持续督导义务,相关罚单有12张。

新三板11月摘牌十公司创纪录

今年以来,新三板已摘牌企业数量已达38家。目前,虽然距跨入12月尚有数天,但即便如此,11月新三板公司摘牌10家已创出史上第一。这些公司平均挂牌时间一年,最短的才6个月。

从摘牌原因看各家企业也不相同。森东电力和众益达等2家是因未能及时披露半年报,被股转系统强制摘牌,其余8家均是主动摘牌。而网营科技、健耕医药、中汇瑞德这3家企业摘牌则是因为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另外,网城科技表示因积极调整目前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认为,今年就是一个监管年,而且在未来较长时间里新三板将进入强力监管周期,新三板的监管向主板靠齐,这其实对新三板是个大利好。

随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将加速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摘牌进程,推动更多的企业主动或被动地摘牌,以达到净化新三板的目的,实现新三板的新陈代谢。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表示,这样对新三板市场有好处。主动摘牌这个现象很正常,市场毕竟有9600多家企业,不可能所有企业都运行良好,未来摘牌还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个情况,能进能退才是个健康的市场。

如果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扫描关注 买三板 微信公众号“maisanba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