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跌破中小创当年估值底 新三板公司的可投资性毋庸置疑

已跌破中小创当年估值底 新三板公司的可投资性毋庸置疑
2016年09月12日 10:19 买三板

目前,新三板做市转让整体估值在26倍,创新层在22倍,已经跌破当年中小创的估值底。随着今年中报收官,新三板公司成长性完胜主板。而可新三板公司成长性比肩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78倍,足足高出20倍的新三板3倍有余。可见,新三板公司的可投资性是毋庸置疑的。今天买三板和您聊聊新三板近期发生的这些事:

市场信心修复 新三板行情止跌反弹

三板做市指数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回升,市场持续漫长下滑以后终于有了企稳的迹象。数据显示,从9月2日到9月9日,三板做市指数在已经持续下跌5个月后,终于迎来六连阳,上周五收于1083点,市场成交额扩大到9亿元,反弹持续时间和成交量都接近5月底“创新层行情”的水平。

6月份以来,新三板协议转让交易量有所回暖;特别是8月中旬以来,交易量波动持续放大,超过同期做市转让的总交易量。Choice数据显示,参与协议转让的券商有108家,2984个营业部席位,为1373只协议转让个股贡献超过99%的交易量(剩下不到1%的交易量由机构席位提供)。

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里,政策在发生明显变化。要解决新经济替代旧经济、降低双创企业成本的问题,聚集了近一万家的新三板应该是政策实施最好的平台。这些企业上新三板付出很大代价,如果市场不能给它们带来更多的融资,这种压力也会增加。”

政策助力新三板市场良性发展

一、股转系统将从四方面深化新三板改革

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业务部副总监尹舒在8日表示,新三板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担当”,已经初步显现了积极效应,未来将从四方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其中包括研究一揽子方案提升市场流动性等措施。

首先,逐步落实挂牌公司分层管理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其次,研究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解决方案,提高市场的定价能力。第三,优化市场管理,更好地聚焦市场定位,提高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能力。第四,强化市场监管,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夯实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新三板交易机制有望更加完善

有业内人士认为,政策风向的转换和部分优质股票超跌可能预示着新三板市场底部的到来。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高层决定要“发挥主板、创业板和地方性股权交易场所功能,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机制”。这是国务院首次提出要完善新三板交易机制。这表明,新三板交易机制受到高层的关注。

根据规定,新三板市场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它转让方式。而在目前,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成为新三板股票转让的最重要交易方式。而实际上,由于其本身所存在的弊端,这两种方式并不能活跃新三板的交易,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此次高层提出要完善新三板的交易机制,显然是有的放矢。

8月28日,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公开演讲中称,股转公司正在研究市场分层差异化制度安排。在促进市场交易方面,股转公司已经完成私募基金做市的论证,能够在年内推出。此外,QFII和RQFII参与新三板的政策可能很快出台,而公募基金入市也在研究之中。

已跌破中小创当年估值底 新三板公司的可投资性毋庸置疑

对比近几年中小创的估值变化,自2010年后,经过两年时间下跌,中小板在25倍、创业板30倍见到底部,最终创业板率先在2013年逐渐启动并走向牛市。目前,新三板做市转让整体估值在26倍,创新层在22倍,已经跌破当年中小创的估值底。

最新新三板整体PE(市盈率)仅为中小板的53.06%,创业板的35.61%。如果我们以2012年中小创的估值作为新兴行业的估值底部区域,叠加新三板政策不明朗、流动性匮乏的不利因素,积极来看,我们正逐步走进估值底部。

再看中小创企业近几年的成长路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2009-2011年表现出非常好的成长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当年上市的代表着国家新经济的公司,现已成为行业翘楚,部分公司的市值远超当年。而在2012至2013年内生增长放缓时,借助资本力量,中小创又兴起了一波并购潮,内生与外延的增长让中小创企业盈利增速重新抬头,企业盈利规模、行业影响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市值也是节节高升。

随着今年中报收官,A股和新三板的公司业绩浮出水面,新三板公司成长性完胜主板。而可新三板公司成长性比肩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78倍,足足高出20倍的新三板3倍有余。可见,新三板公司的可投资性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扫描关注 买三板 微信公众号“maisanban”,以新三板投资者的视角,为大众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最快速的新三板信息,整合资源提供新三板全产业链服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