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清洁”还是“肮脏”?央行刚刚表态

人民币“清洁”还是“肮脏”?央行刚刚表态
2017年03月03日 19:34 博闻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博闻财经(ID:tttmoney),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两会”即将开幕,信息的盛宴也正在开启。今天(3月3日)有多位重量级人物谈到了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央行“二把手”易刚有这样几个观点值得注意:

1、人民币清洁汇率的实现没有时间表。

2、当被问及央行未来是否会继续“随行就市”上调逆回购利率时,央易纲表示,利率的波动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总体来说国内的利率非常稳定。

在这里,易刚使用了一个术语:汇率的“清洁浮动”。所谓“清洁浮动”,其实就是自由浮动,央行基本上不干预。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采取浮动汇率,但经常性地干预,而且汇率目标不公开、不透明,在可以成为“肮脏浮动”。

这里的“清洁”和“肮脏”是没有褒贬含义的,只是客观表述。至于人民币目前的浮动方式,当然是“肮脏浮动”。

其实,全球真正能实现浮动汇率的国家就不多,能“清洁浮动”的就更少了,基本上是10多个发达市场国家,比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新加坡和欧元等。

清洁浮动需要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以及高度透明的数据。此外,经济效率要高,发钞速度不能显著偏快。

中国有相当一批学者认为,中国到了可以实现“清洁浮动”的时候。以央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余永定为代表的学者就认为,中国应该保外储而不该保汇率,应该让人民币尽快实现自由浮动。他还表示,如果特朗普跟中国开打贸易战,中国就应该让人民币自由浮动。

其实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汇率警察)眼中,让人民币汇率“清洁浮动”更有意义。如果真的这样,中美贸易不平衡恐怕会继续扩大,因为人民币肯定会贬值。

余永定是个直言不讳的学者,他今天就表示:人民币近期上涨,但今年仍有贬值压力;中国央行面临避免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巨大挑战;中国经济近期有一些好的回升迹象,但不确定能持续多久。

我的看法是,由于我们国企和地方政府仍然是投资主体,所以中国经济仍然低效。其结果必然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往往要维持在GDP同比增速的1.5倍以上,这就是我提出的“1.5倍魔咒”现象。这就意味着,人民币每年存在四五个百分点的贬值空间。

如果实现清洁浮动,人民币就会年年贬。除非你控制住M2增速。但目前情况下,M2如果回落到GDP增速的1.5倍以下,必然闹钱荒。由于担心出现金融风险,央行必然屈服。所以,目前的“M2增速除以GDP增速”仍然维持在1.68倍左右。

如果在特朗普的逼迫下,人民币继续难以贬值,则外汇管制只能越来越严格,人民币国际化将无限期推后。

【版权声明: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否则视作侵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