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行这三句话最值钱!买房的人又笑了

今天,央行这三句话最值钱!买房的人又笑了
2017年03月10日 18:16 博闻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博闻财经(ID:tttmoney),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今天(3月10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率三位副行长易刚、潘功胜、范一飞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

这是“两会”期间关注度极高的一场发布会,汇率、利率、房贷、金融监管改革这四大问题最受瞩目。

无论美联储还是中国央行的高层,历来都比较会打“太极拳”,这是他们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主要是避免引起市场动荡。所以,我们往往很难从他们滔滔不绝的话语中,获得多少新鲜的信息。

今天的发布会,有用的信息也不太多,我整理了几句干货,提供给大家:

一、关于房贷,买房子的人又要笑了

路透社记者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去年住房贷款在新增贷款接近40%的比例,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周小川的回答是:

去年,房地产信贷里面增长比较快的主要是个人购房贷款。个人购房贷款的增长,一方面有助于居民买房子,同时,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住房库存比较多,有助于降库存。但是反过来说,在一二线城市又容易使住房价格上升。

总体上来看,个人通过住房贷款购房以后,实际上资金就转到开发商。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会带动一系列产业供给,所以这个贷款不能简单看作是买房子,实际上会传递到相当大的产业链上。同时,这个产业链还带动与它相平行的一些产业链,比如家用电器等。我就不多说了。总体来说,住房贷款在中国还会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确实要适当平衡。随着住房产业的政策调整,估计会适当放慢。

点评:

这里面隐含了几个意思:

第一,房贷通过房地产产业链支持了实体经济,比如家电;

第二,从杠杆率(负债率)上看,居民家庭仍然有加杠杆的空间(具体见下面一条),所以周小川说“住房贷款在中国还会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发展”;

第三,长远看,房贷增速会适度放慢;

第四,他注意到了房贷增长过快对于房价产生了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需要通过房贷给楼市去库存。

今天央行的新闻发布会,再次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信号:此次两会,虽然大家都强调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但无论国土部、住建部、央行、银监会,都对楼市呵护有加。银监会直接表态,希望楼市平稳,这样有利于金融安全。此次央行再次表态,房贷还会快速增长。人大则表示,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纳入立法规划。

今年的经济形势非常复杂,美联储加息很定会提速,特朗普新政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中国楼市在“挤牙膏式调控”之下,一直迟迟拒绝入冬。或许,各地政府有意在前几个月多卖点地和房子,拉动经济、增加今年的抗风险能力。

二、去杠杆,股市将担当重任

在谈到“去杠杆”(降低全社会负债率)这个问题时,副行长易纲是这样说的:

我国的杠杆率总体不是特别高。从结构看,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还不是特别高,但是企业部门,就是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从全球比较看,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说的降杠杆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杠杆率的持续增加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考虑降杠杆首先要考虑稳杠杆,就是总的杠杆率还是要把它稳住,或者让它每年增长少一些、慢一些,要稳住。二是在总的杠杆比例下,家庭、政府、企业间的杠杆结构还可以有一些优化。

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这个格局下怎么走出来?无疑有一条思路非常清晰,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要有更多的资本金进去。

点评:

易纲的话,值得关注。中国早在2015年末就把“降杠杆”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2016年全社会杠杆率仍然在快速上升。可见,在经济调整期、增长模式切换期,想控制“杠杆率”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先稳住”,然后再想办法降。

所谓杠杆结构优化,其实就是降低企业杠杆率,提高政府和家庭的杠杆率。看来,大基建和房地产仍然是要仰仗的。企业的杠杆率怎么降?当然只能靠股市、债市。所以,今年A股扩容压力较大。

总之,一句话:2017年股市很难太好(因为扩容、给企业降杠杆,货币政策收紧),楼市很难太差(因为要给家庭加杠杆)!

三、中国将继续用两大办法“扛住汇率”

彭博新闻社的记者这样问周小川:您认为中国和美国在利率方面的差异,对于维持人民币的稳定重要性如何?

周小川的回答是:从外汇市场的交易层面上看,特别是有很多交易室、交易员,从他们的层面上,利率差异往往是导致一些短期操作方面的动因,钱是会朝着利率高的方向移动。但是,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各国的利率水平主要由国内经济的情况所决定的,而国内的经济情况既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对本国经济的信心以及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各国也不一样,各国利率也都是有差异的。比如,你们看日本多少年利率都很低,跟其他货币有明显的利率差距,但不见得说就一定会导致非常明显的、持续的投机活动或者资本流动。这是我的看法。

关于外汇储备减少,周小川这样说:易纲行长过去说,储备的东西是干什么的?储备的东西就是要留着用,而不是攒着看的,所以这也是一种正常的事。

副行长易纲这样补充:使用外汇储备和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整个过程,是利大于弊,对中国和对国际社会都有好处。有的朋友问过我,说外汇储备是不是动用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在这儿跟朋友解释一下,我们卖出美元都收回了等价人民币,不是说外汇储备都打水漂了,这是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

潘功胜副行长则介绍说:中国对外资产持有主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前几年,官方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对外资产大概占到70%、80%,到去年年底,官方的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对外资产和市场主体所持有的对外资产,一半对一半。易行长讲过,藏汇于民,这是一种体现。

点评:

很显然,央行认为提高人民币利率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其实这很好理解,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人民币变得贵了,当然在国际上就更值钱,汇率就更高。所以,要稳定人民币汇率,在美元加息之年里,必须稳步提高人民币利率。但问题是,如果美元加速加息,人民币也要被迫启动加息周期吗?若如此,则对于股市、楼市都构成利空。

此外,央行现阶段无意于保外储,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还远远高于警戒线(最宽松的警戒线在2.2万亿美元,目前外储有3万亿美元)。为了证明中国没有操纵汇率让人民币贬值,就有必要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央行目前的“提高利率+降低外汇储备”,都是为了给美国看,避免打贸易战,避免中国被列入“外汇操纵国”。

2017年显然是美联储加息提速之年,今年可能加息3到4次,其中3月和6月都可能加息。所以,人民币市场利率走高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易纲行长说的“我们卖出美元都收回了等价人民币,不是说外汇储备都打水漂了,这是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我完全不同意美元是美国印的,人民币是中国央行印的,中国卖出了自己不能印刷的、全球公认的硬通货,换回来自己想印多少印多少的人民币(对于央行,收回的人民币实施等于注销),这其实很不划算。等外汇储备降低到2万亿美元一下,恐怕易行长就不会这样风轻云淡了吧。

【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否则视作侵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