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刚刚,央行宣布放水!

刘晓博:刚刚,央行宣布放水!
2016年07月13日 19:36 博闻财经

【想看刘晓博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闻财经(ID:tttmoney)】

今天(7月13日)下午4点45分,央行通过其官方微博宣布:开闸放水!

不过,方式不是此前大家预料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是MLF(中期借贷便利)。“水量”也不算太大,只有2590亿元。央行微博的全文如下:

7月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590亿元,其中3个月1010亿元、6个月1015亿元、1年期56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没错,央行不避讳13这个数字。所以,才在13日对13家银行搞了一轮MLF。其实,选在13日做这事,多半是因为今天海关总署公布了上半年和6月份的外贸出口状况。

海关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今年前6个月中国对外出口同比下降了7.7%;其中6月出口同比下降了4.8%(预期-5%,前值-4.1%)。

6月的数据传递出两层含义:第一,这个月出口比预期的略好,这是因为此前人民币一直在贬值;第二,下半年中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出台更多支持措施,或者人民币进一步适当贬值。

海关总署还对一件事做了说明:今年内地从香港的进口飙升是因为黄金需求增加;香港黄金库存大、价格低,促使内地进口。如果不包括黄金,内地从香港的进口按年小幅下降。黄金进口增加意味着什么:仍然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在增强。

好了,我们仍然回到央行放水的话题上。

此次央行放水所使用的MLF(中期借贷便利),是2014年9月创设的工具。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向央行申请获得MLF资金投放。但需要提供质押,质押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等。

央行通过MLF的频次、总量和利率高低,来调节市场流动性。目前常用的期限有3个月、6个月和1年。

跟降准相比,MLF的资金是有期限的,到时候就要收回。而降准是降低银行在央行被冻结的准备金,是银行“拿回自己的钱”。从理论上说,降准增加的资金没有时间概念,直到下次提高准备金率为止。此外,降准提供的资金对银行来说,成本更低。

所以,相比之下,降准是强刺激方式,而MLF不算。

除了MLF这种方式,央行还有诸如PSL(补充抵押贷款)、SLF(常备借贷便利)、逆回购、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下面我们对比一下央行放水使用的几种主要工具:

PSL投放资金的时间长达1到3年;

MLF是3个月到1年;

SLF是1到3个月;

逆回购期限一般是7天、14天、21天不等;

SLO一般是7天之内。

降准释放的资金几乎没有期限,至少到下次提高准备金率时。

目前货币乘数是5.24倍,央行此次投放的2590亿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衍生出1.357万亿的广义货币M2。当然,这些钱是有期限的,央行将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是增量延续MLF,还是减量延续MLF。

我的看法是:今年下半年央行将不断通过PSL的方式对政策性银行放水,通过MLF的方式向商业银行放水,以此补充基础货币,而不会轻易降准、降息。

不管怎么说,今天央行给市场送上了一个利好。当然,这个利好是中等规模的。

因为一次降准0.5个百分点可以增加7000亿左右的基础货币,这次MLF的力度,连半次降准都没有,而且这些钱还是有期限的钱!

【想看刘晓博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闻财经(ID:tttmoney)】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