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 7年内都没戏! 税率会出乎你的意料!

房地产税? 7年内都没戏! 税率会出乎你的意料!
2017年12月21日 18:30 博闻财经

文 | T教授

“房地产税”就如那只久未落地的靴子,这两天又被热议起来了,而且还是两个重量级人物。

一个是国家财政部长肖捷,在昨日(11.20),其就“房地产税”问题在人民日报撰文,便指出

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并进步一步指出,要完善地方税种,在目前已实施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等为地方税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地方税的范围,同时逐步扩大水资源费改税改革试点,改革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

这段话里流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房地产税按什么标准收,二是征收“房地产税”的最终目的和意义。

这两点,笔者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详细阐述。

另一个则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同是在昨日,其在参加《2018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时,对21世纪经济报记者表示,

“房地产税不会那么快出台,即使征下来,对房地产也没多大影响。”

一个郑重其事的表示“房地产税”离我们不远了,一个则告诉我们“房地产税”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房地产税”这一新物种呢?

▌什么时候开征房产税?

“房地产税”什么时候开征?离我们还有多远?

当下很多人怕是都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答案就在我们的立法程序里,

按照审议通过的《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新开征税种,一律由法律进行规范;将税收的开征权由国务院收回到全国人大。

根据《意见》显示,要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

就是说,“房地产税”开始立法,最早也是在2020年以后了。

另一方面,考虑到“房地产税”的重要性,立法周期恐怕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比如之前的《中医药法》,从列入立法规划到形成最终法案耗时8年,而且8年里有7年的时间,是用来探讨草案及反复的审查修改。

况且,“房地产税法”涉及的内容远比《中医药法》更多更复杂。

所以,最乐观估计,也要到2025年了。

▌征收多少?

开征的话,每年要征收多少?

这也是每个有房一族最关心的话题,毕竟征收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

征收的方法就是文章开头,财政部长肖捷所说的“按照房产的市场评估值”,其实这个也好理解,届时的市场价格是好多,就按好多征。

另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系数标准,到底是按1% ?0.1% ?亦或是其他 ?

当然,这个值是有经验可取的,

早在2011年,重庆、上海边作为试点开征了房地产税,其中重庆制定了0.5%、1%、1.2%三个档,上海则是0.4%、0.6% 两个档。(重庆是按交易价来算,上海是按评市场评估价的70%来算)

而且需要指出的一点,两个城市都设置了免征面积,其中重庆为100平(普通住宅)、上海为人均60平。

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房地产税开征,现在试行税率也会得到借鉴。

我们不妨按照现有的房价,测算一下房地产税带来的成本。

(备注:以家庭住房面积90平,2个人的家庭收入为标准计算)

比如北京,如果不算免征面积的话,刚需家庭一年的房地产税为2 — 2.5万之间,占到家庭年收人的9%,这对于刚需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很重的负担。

而对于多套房或大面积豪宅的人来说,每年的房地产税收成本至少在6万以上,基本上抵消了房租的收益。

我们不妨再看下美国的房地产税税收成本,最高的新泽西每年的税收负担也就有7500美元,最低的西弗吉尼亚仅有600美元。

而美国中产家庭的收入基本在10万美金左右,所以,房地产税负担对美国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表来源:华尔街见闻)

因此,基于这种比较优势,日后房产税开征后,刚需家庭的首套房,基本都在免征范围内或是象征性的交些钱。

主流税率将会在千分之几左右,不然过重的负担会引起社会不安。

当然,对于炒房客们来说,情况就比较糟糕了,像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每年的房地产税在6万以上。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这个数字,而忽略了另外一层逻辑。

如果是北上广深及其他新一线城市,房子本就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有多套房的投资客来说,是完全可以把这个成本转移给租客的,因为不怕没人租。

而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来说,过高的地产税收成本,很有可能刺破楼市破灭,造成当地经济危机。

所以,若要考虑到这层因素,基本上可以断定,房地产税征收标准就更不能定高。

因此,也基本可以确定,未来的房地产税不会对刚需和投资客造成太大的影响。

那么,新的问题产生了。

如果,房地产税对楼市没有影响,为何还要开征呢?

▌为何要征?

其实,这个问题,财政部长肖捷在昨天的文章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即完善地方税收。

说的直白点,就是给地方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看看下面的这些数据,就明白了。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4358亿元,同比增长8.7%;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5850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390亿元,同比增长35.3%。

即是说,现在的土地收入,占到了地方政府收入的32%,而且还呈现高速增长之势。

可问题是,土地越卖越少,总有无地可卖的那一天。

所以,政府需要为未来打算,而房地产税就是未来地方土地财政的最理想替代者。

▌小结:

“房地产税不会那么快出台,即使征下来,对房地产也没多大影响。”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的这句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因为,房地产税压根儿就不是为调控房价准备的。

【本文为TT财经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