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炫富之谜:花5元开豪车,花20元摆拍百万现金

微商炫富之谜:花5元开豪车,花20元摆拍百万现金
2017年10月23日 19:20 防骗大数据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微商。他们有的坚持每天上货、晒订单、晒收入,告诉你一天就挣了几千元,做好了就可以月入10多万元,半年就能买豪车,一年时间全款买房...(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他们看起来年轻貌美、事业有成,凭借自身的努力,已经登上了朋友圈财富的顶峰。每天刷屏的除了大把三无产品,还有毒性满满的正能量鸡汤,比如“一个女人,努力是你的象征,自信是你的资本”又或者“多少鸡汤都比不上一张钞票给的安全感。”

最能激起人屏蔽欲望的,是他们动不动就晒玛莎拉蒂,晒买家转帐记录。微商届也流传着这样的金句“宁愿做个炫富的微商,也好过当个仇富的loser。”那些奢侈的生活有时候简直让我们怀疑人生,分分钟想辞职和他们携手征战星辰大海。

但是记者在淘宝搜索发现,只需花十几元,就能够完美地模仿微商,在朋友圈炫富一把。

在一家淘宝店铺的介绍中,炫富有实拍和PS两种制作途径。这家店可以提供豪车照片、苹果手机发货照片、现金照片和奢侈品照等。产品介绍中标明是“微商炫富必备”。

炫富的第一步,是要证明自己的家底雄厚。店家称,P图5元一张,真实拍摄15元一个汉字。记者以普通买家身份,花20元让卖家将钱摆成一个大写的“AI”。卖家承诺,图中大约有100万人民币,而且都是真钱。

这也是该店铺最畅销的一项服务,月销量达到188笔。

作为有钱人士,当然要配备一辆豪车。卖家称,保时捷实拍是最贵的,90元。但是P图只用5元一张,可选择宝马、保时捷、宾利和玛莎拉蒂。他告诉记者,之前拍摄豪车是和一家车库合作,但是曾经的合伙人被调走,现在只能实拍保时捷。(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收到图后,可以假装自己坐在玛莎拉蒂上看文章。

除了人民币和豪车,秀转账记录也是微商们惯用的伎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生意兴隆。交易记录当然也是可以造假的。在这家店铺,微信提现、微信红包转账记录和支付宝转账都可以实现。按金额收费,5000元=10元,1万=20元。

记者想假装发给对方一个4999元的红包,卖家要求先提供一张真实转账聊天截图,随后再进行改动。对比两张图片,如果仅用肉眼观察,几乎看不出区别。

原图

PS图

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卖家透露自己的生意非常忙碌,还询问是否有意向成为代理。缴费198元后,代理只负责找客户,卖家负责拍摄,代理的订单一律半价,从而赚取中间利润。卖家称代理可月入过万,但对自己的月收入保密。(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淘宝上还有一些其他店铺,可以提供修改国际机票信息和朋友圈定位的服务,假装人在国外。

回头再来自己满是套路的朋友圈,忍不住想给那些自导自演的微商一人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有才的网友总结朋友圈微商的套路,模仿微商的语气讲一句话。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找到了那种正能量、循循善诱的feel!简单感受一下。

你连都试都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一个产品,可以骗一个人,却骗不了一群人,更骗不了大中国五湖四海的人。因为我在用,所以我推荐;因为我认同,所以我分享!

女人,靠父母充其量是公主,靠老公最多是王妃,靠自己你才是真的女王!

做微商不丢人,丢人的是不去挣钱还满身的负能量!今天我没时间,明天我怕卖不出去,试想,连试都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你不行?

我已经在反哺父母了,而你还在用着他们给的钱!

......

正是这些稍显奇怪的语气,以及刷屏式的推销,让不少人觉得,做微商就是“搞传销”。

但这样说又有点绝对,毕竟许多微商和淘宝店家都差不多,甚至同时开两种店。许多正经微商也对此表示委屈。

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较权威、可靠的说法呢?

工商总局:打着“微商”名义搞网络传销,屡见不鲜

据新华社报道,为加强网络传销打击力度,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

报道称,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日益突出,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爱心互助”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屡见不鲜。

网络传销因其主体和标的虚拟性、行为跨地域性等特点,与传统传销相比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网络传销案件往往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员多、波及地域广、涉案金额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做微商”并不代表是传销,但有人会借着“微商”的名义搞传销。那么,怎样辨别你朋友圈里那些刷屏的人是微商还是传销呢?

网络传销的五大表现形式

1、“电子商务”式。不法分子首先注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再以此名义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并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

2、“免费获利”式。社会上出现不少“免费获利”“增值消费”式传销行为,宣称“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消费=存钱=免费”“消费满500返500”等,欺骗性强,诱惑力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最终上当受骗。

3、“网上创业”式。打着“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吃着火锅刷着微博,月收入10万元”的宣传旗号。一些网络传销分子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从而达到发展会员进行网络传销的目的。

4、“网络博弈”式。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业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

5.“爱心互助”式。某些网站宣传一些有“特别功效”的生物保健品,宣称入会后就能便宜或返利,以此进行网络传销。

套路深似海,切勿蒙蔽哀!

内容来源:防骗大数据(FPData)综合AI财经社、杭州交通918、金融防骗手册,特此鸣谢!

编辑校对:白茂生、花魁、不知火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