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不用攒钱买房啦,集体租赁住房或成新宠

福音:不用攒钱买房啦,集体租赁住房或成新宠
2017年11月24日 18:05 花卷财团

经过房产调控政策的一阵儿干预之后,房价回稳趋势明显,甚至铺天盖地的房价下降信息不断袭来,但即便这样,也并没什么可兴奋的,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和收入差距之大,即使房价再降,普通人仍无法实现买房的愿望。不过,还没有在打拼的城市拥有房产的你,千万不要灰心,一项利好政策已经来临,距离解决住房问题已经不远了。

近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市住建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工作的有关意见》,规定,未来五年,北京市每年新增集体租赁供地任务量约200公顷,即未来的5年时间里,北京将供应1000公顷的集体土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住房。除此之外,浙江、成都和深圳等9个城市也升级了其有关租赁的政策。

北京这样的一个用于集体租赁住房的集体土地面积代表着约1/3的新增住房将为租赁住房,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占市场的80%。这是中共十九大召开后,首个集体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公布自己的租赁政策,对未来租赁市场的影响巨大。

目前,北京的住房制度由两个市场构成,一是商品化市场,即土地房产市场;二是包括土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在内的具有政府保障的非出让土地房产市场,这样的市场结构基本也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然而,商品房限购了,就连公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或者是公租房,大多也都针对的是本地户籍的居民,但是,大城市住房问题最严峻的就是非本地户籍居民的住房问题,非本地户籍人口占到大城市人口的一半左右,比如蚁族、鼠族、黑中介等都是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映射。

以北京为例,北京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的典型代表,如何保证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成为市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于是,建设集体租赁住房迫在眉睫。据统计,北京市未获得北京市户籍的流动人口在北京拥有住房的比例不到15%,其他大部分采取租赁、集体宿舍等形式解决住房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居住在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好多私人的平房,由于农民的住宅建设和管理缺乏相应的规范,消防条件不达标,租金偷税漏税、非法转租等事件频发,租房者虽然享受到了廉价的租金,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安全保障。因为城乡差距巨大,大量农民缺乏正当的稳定收入,所以利用现有的住房资源创收,也是可以理解的。

按照新政策,集体租赁住房将采用和大产权商品房一样的建设标准,由正规企业开发建设,后期统一运营管理,除产权划分归属不同外,一切都将和商品房无异,这是改变之前脏乱差环境的一大机遇,农民也会因此成为此次改造中最大的受益者。

虽然,由于集体租赁住房只租不售,资金回笼渠道只有租金,租金回收是个慢过程,融资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再加之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主要租金及收益基本由租赁业务管理者及村集体获取,政府却并不能获得土地保证金等收益,政府监督和决策容易缺乏动力。

不过,相信政府会有相对的对策,比如引进专业的运营商,用市场化机制运营,或者发明更好的价值回收方式,让多方受益,再或者政府和集体应该承担的投入借助资产证券化和未来受益化等金融产品来实现,以上种种都能有效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既然利好政策已出,相信,初见成效也是指日可待,在打拼的城市无产权房屋的同志们,再也不用苦逼的攒钱买房啦,让我们一起去拥抱集体租赁住房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