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3559亿财富管理经验,提示2017赚钱机会

带着3559亿财富管理经验,提示2017赚钱机会
2017年02月27日 21:46 新钱NewMoney

2017年有些什么赚钱机会?相信这是小财迷们最关心的问题。

菜鸡请到诺亚财富的首席资产配置专家陈昆才先生,做客理财沙龙群,跟财迷群友们分享了他的专业见解。

在此之前,菜鸡还私下请专家开了次小灶,面对面聊了好长时间。

诺亚财富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财富管理公司,至今累计管理资产已超过3559亿元。

陈昆才是诺亚财富业务资源中心总经理、首席资产配置专家,2016年11月出版《财道——资产配置方法论》,获李开复、罗振宇、巴曙松等知名人士推荐。

专家不愧是专家,一开口就是一套一套的,干货感满满。

菜鸡不敢私藏,为了让更多小财迷也享受到赚钱的快乐,这两天加班把专家的要点整理出来,小财迷们可以先收藏再看! 

小菜鸡:陈总,向你请教今年的投资机会之前,想先请问下,家庭财富管理有没有什么简单通用的技巧可以学习?
陈昆才:要配置资产,第一步要对资产进行分类。在我看来,“钱”可以简单地分成三类:快钱、长钱和老钱。 
快钱就是财富创造阶段赚的钱,广大中产家庭都处在这一阶段。
长钱是财富保有阶段的钱,与快钱的区别就在于:快钱追求收益,需要集中化投资,而长钱以控制风险为首要目标,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就是所谓的“保值增值”。 
老钱是财富传承阶段的钱,目标是实现“富过三代”,这时候可以借助一些金融工具,比如家族信托、家庭工作室,这也是目前全球高净值人群通行的做法。 
从快钱到老钱,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越往后你可以选择的产品丰富度越多、风险承受能力越强、资产流动性的要求越低。 
小菜鸡:照这么看来,菜鸡的读者主要是普通中产家庭,应该算是快钱的居多,再加上部分长钱了。对这部分群体来说,有什么资产配置方面的讲究?
陈昆才:的确,现阶段大部分中产主要是快钱和长钱。他们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高,同时也追求产品的多样性。

这些需求,在目前的市场完全可以满足。

比如通过QDII基金来实现全球化投资;通过股债组合来实现多元配置;通过区域风险分散来进行房地产类的投资;通过长短期限产品搭配来让资金不站岗等等。

在搞清楚自己的资产类型后,第二步是要先弄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再去有针对性地选产品。
对于怎么选产品,我一般把产品分三种类型,可以用三个经济指标来衡量你的理财目标: 
1、跑赢CPI(目前2.5%)。需要配置“通胀保值型”资产,比如国债、黄金,都是最典型的防通胀资产,前几年有租金回报的商铺也是这类的。

2、跑赢GDP(目前6.8%)。要不拖国家后腿,你就要配置一些所谓“风险降低型”资产(意指预期收益要求显著战胜通胀水平,而波动率又低于权益投资市场的指数水平)。

比如比国债信用评级低的信用债、量化策略的对冲基金,以及一些绑定大型央企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3、跑赢M2(目前11.3%)。形象点说就是要跑赢国家的印钞速度,你需要配置一些所谓“成长型”的资产。

比如偏股的公募基金、众筹(天使投资的一种形式)、高收益预期的P2P(信用评级达不到投资级债券的水平)等等。

这类资产一般是靠基础资产背后的企业实现成长,来让你分享成长红利得到高收益。但与此相对应,若没达到成长目标,就存在投资风险。

最终怎么进行资产配置,就是根据风险偏好在上面三类产品中进行组合。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年化收益超过10%的投资产品风险都很高。

还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是资产配置的前提和基础保障。

作为中产,你往往是家庭的收入主力,一般都需要配置的是一份寿险、一份重疾险,和一份意外险。

这些保险的效果是,假如你出现意外,家庭生活质量可以保障5年不会受到影响。

小菜鸡:一般的道理解释得很清楚了,那我们来看看今年的形势,具体该怎么来配置。2017年,美国经济复苏,川普上台,而中国经济继续探底,并伴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你对今年市场整体的看法是什么?

陈昆才:我们每年都会做宏观的投资决策报告,过去几年对宏观形势的预测也比较准确。

(小菜鸡插播:看到过一张不同机构对中国GDP的预测,发现诺亚研究过去3年的预测值,甚至比世界银行和高盛等还靠谱。)

就今年来说,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弱复苏时期: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市场波动性高、 美元走强。尽管经济增长趋势乏善可陈,但全球衰退的风险也不高。
国内的经济预计上半年GDP增速在6.3%-6.6%,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也不会过大,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分恐慌,总的来说,国内的投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小菜鸡:资产类型这么多,你觉得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哪类资产赚钱的机会更大些?(赤裸裸地把小财迷们的心声袒露无遗,有没有?)
陈昆才:不同类型都有些机会,我们分开来看。

首先,固定收益类资产,是刚需,属于资产配置组合的基础。

以我接触的高净值人士来看,即便主业是做VC/PE的高风险属性投资人,也会配置较高比例的固收产品。

一方面是追求稳定的即期收益,另一方面,固收产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作为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调仓资金来源。

这里我们比较看好消费金融(小额、分散、风险可控)、现金流比较好的资产证券化(如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依托于大型企业的商业信用)。

其次,成长类资产我们比较看好股票权益类。

比如股票型基金,具体来说,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就比较看好港股;

从长期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会推动消费升级(消费类板块),劳动力缺失会促发技术升级(科技类板块),这些板块机会比较大。

目前来说,中小创的股票由于估值偏高和IPO增速会面临较大压力。

对于权益投资的参与方式,建议中产家庭还是以公募基金为主。

其实我一直奉劝散户离开二级市场,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去打理。因为在股指期货、权证等衍生工具不断推出,银行理财、险资、产业资本等机构资金不断入市的背景下,选择专业机构管理资金的赢面更大。

我推荐两个投资公募基金升级的方式:

一个是定投,第二个是FOF基金(投资对象是各类优质基金,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它会降低你的择时调仓风险,另外,这类产品现在门槛也不高,线上1000块钱就能参与了。

小菜鸡:前面这些主要说了国内资产,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持续,你觉得有哪些全球资产可以推荐配置的?
陈昆才:首先,欧洲的股票资产没什么机会了;
其次,对于美股,我们去年底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不用过度恐慌,美股今年还在不断创新高,目前可以配置些防守型的医疗类股票; 
亚洲新兴市场上部分国家的货币还是比较宽松的,所以可以投这些地方的债券;
再来,大家也可以配置一些印度越南的股票,主要的逻辑是制造业世界工厂的转移,其实他们的现在也就是我们的昨天,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我所服务的机构,诺亚财富其实也针对2017年制定了海外配置策略,这里也可以跟大家分享:

关于资产配置,财迷们还有什么问题?老规矩,评论区留言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